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bgx5810

五体不满足(连载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08: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四章  冲击开始
   特殊团体
   1996年度的早稻田大学新生入学典礼在霏霏细雨中举行。那天,校园里人山人
海,万头攒动。原宿的竹下大街本是东京最拥挤的地方,此刻比起这里来恐怕也大
为逊色了。这里光新生就有万余人,还有高年级学生,谁也不清楚到底积聚了多少
人,简直像人的海洋。那些高年级学生三五成群,专找新生,不是散发传单,就是
即兴演讲,千方百计劝诱他们参加自己的俱乐部。
   入户山高中的时候,我曾见识过高年级学生劝诱新生加入各种俱乐部的情景,
那场面远不及今天这里的声势浩大。高中毕竟不能与大学相比,更何况是全国著名
的早稻田大学。在校园里,你只要伸出双手,随便走上十来分钟,保证能接到上百
张传单。
   眼前传单飞扬,地上熙熙攘攘,校园里一片喧腾的景象。我也是一名新生,却
似乎局外人一样,因为我们单独形成了一个小团体,独往独来。所谓小团体,就是
户山高中时代美式橄榄球俱乐部的伙伴,我们都是补习一年后考进来的。旧友相逢,
格外亲密。那个膀大腰圆的壮汉是阿良,那个老气横秋、一脸威严的“老头儿”是
阿成,身穿笔挺黑色西服、外号“黑手党”的是阿影,而我则一头披肩发。我们的
穿着打扮尽管不相一致,但在外人看来都是怪模怪样者流,又形影不离,因此,我
们被敬而远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说不定还有人在心里责骂我们呢。
   如果我们这个小团体正列队而行,即使有高年级学生过来,我也不会首先向他
打招呼。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列队在人群中穿梭,只觉着浑身贯注着一种傲慢。
   走着走着,阿影突然大声喊叫起来:
   “干什么呀?那小子递补传单,送给我就送给我呗,可看到我的脸,又把传单
要回去了。”
   “人家当然得要回去了。你的眼神太可怕了。”我说。
   “有道理。”众人齐声附和。
   这下可惹恼了阿影:“说什么呀?你们……你们的眼神难道不可怕?”
   新生入学时的紧张我是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到,可是那些从外地一个人考来的学
生却不一样。谁是从外地考来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两手紧紧抱住装着办理入学手
续材料的纸袋,心神不安地东张张西望望,一副胆怯茫然的神情。他们也许是第一
次到东京来,而我从四年前就一直住在早稻田,早稻田大学就像我们家的一个大庭
院。而且,还有橄榄球俱乐部的伙伴,不光有今年考来的,还有去年考来的,一入
校就有了这么多的好朋友,怎么能有紧张感呢?
   环境是熟悉的,朋友行影相随,心中踏实,相对于外地新生,又滋生一种傲慢。
就在这样的心境中,我开始了全新的大学生活。
   可是,我选择哪个俱乐部呢?
   以人民的名义
   我游离于热闹的场景之外,不被人劝说,也不感到被冷落,悠哉游哉,但我最
终要归属于一个俱乐部,当然这个俱乐部必须是我个人所喜欢的。这样,我就只能
主动去接触那些劝说者。周围的一年级新生被人拦住,甚至拉住,面对高年级俱乐
部同学的苦口婆心,百般鼓动,只有被动的招架之功。在这种时候,尽管你对某个
俱乐部感兴趣,但若要开口请求详细介绍一下这个俱乐部的情况,也实在是一件相
当需要勇气的事情。
   当年美式橄榄球俱乐部的伙伴,入了大学以后多半继续在橄榄球俱乐部中活动。
早稻田大学橄榄球俱乐部有一支名叫“早稻田莱布鲁司”的球队,户山高中的学生
大多进入这支球队,进来以后,没过多久一个个就挑起了大梁,紧接着球队实力大
增,竟至打遍关东无敌手。高中时代未能实现的梦想,今日如愿以偿,“早稻田莱
布鲁司”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强队。但是,“莱布鲁司”却不是我的唯一选择,我
甚至不想再接触橄榄球了。高中三年,我作为橄榄球俱乐部的一名成员,为球队打
好每一场球尽心尽力,我是那个集体的一员,因而我要融入那个集体中。可现在我
又有了新的想法,想发挥我自身的“个性”,这样我就不会加入到橄榄球俱乐部中
了,我决定寻找一个能充分施展个人才能的俱乐部,而对伙伴们的球队,我将密切
关注,做一名好的啦啦队员。
   早稻田大学的俱乐部不下两三千之多,我选择的是一个名叫“ESS ”的俱乐部。
ESS是“Enghsh Speeking Society”的简称,俱乐部的宗旨在于提高成员的英语能
力。我的几位好朋友也加入了“ESS ”俱乐部,据他们说俱乐部的活动特别有意思,
人人心情舒畅,快快乐乐,而且,我天生嘴快,就连平时从不嫌我吵闹的父亲也说
我有语言才能,多次建议我学习英语,“ESS”也许会适合我。
   由朋友带领,我参加了“ESS ”的一次活动——俱乐部宗旨说明会。那天,我
走进会场,一下子就惊呆了:约有400 个座位的大教室,竟坐了一多半人。朋友告
诉我,“ESS”每年都有200位左右的新生加人进来,在全校也是数得着的一个大型
俱乐部。不过,我所惊异的不仅仅是俱乐部的人数,还有它的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
活动制度的严格规范。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俱乐部。
   加入俱乐部的第一天,一位高年级同学送给我一本小册子,小册子里密密麻麻
印着大段大段的英语。“这是什么?”我问。高年级同学告诉我:“这是这个月末
演讲比赛的课本。”“演讲比赛的课本?……”我莫名其妙,一脸迷惑。
   这次演讲比赛与一般的演讲比赛稍微有点儿差别。一般的演讲比赛是演讲者在
众人面前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英语畅快地表达出来,而这一次是同一命题演讲,也
就是说,凡参加演讲者所演讲的内容是一样的,只是男女有别而已。男生的演讲内
容是《以人民的名义》,这是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著名演说辞。首先
要从背诵开始。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即使在厕所里,也口中念念有词,似乎着了魔
一样。
   真是的,好不容易考完了大学,又要……啊,这是何苦来着!
   争夺“决赛权”
   打开这本小册子,只见在一个个英文词句下面,画了各种不同的符号。仔细一
看,原来是朗读提示。这里,要强调;这里,应该流畅;这里,必须语调缓慢……
所有的男生所要朗诵的都是这同一篇文章,所以要想获得优胜,发音纯正无误自不
必说,还应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也就是说,重形式而不重内容。又加之这是一
篇总统的著名演说辞,在朗读过程中能否充分体现总统的堂堂威严和气度,也是十
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一点对于我来说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我在演讲方面的才能早有定评。我的英
语的发音姑且不论,但就演讲本身来说,我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的。在初中的时候,
我曾当过学生会的委员;高中的时候,在最后的毕业典礼上,我代表毕业生发言。
长时期的锻炼,我已把在公共场所讲话视为平常之事,根本感觉不到紧张。
   “干!”我咬紧牙关,决定大干一场。
   这次演讲比赛,首先要选拔出参加决赛的人。否则,参加演讲的200 多人不可
能在一天内比赛完毕。决定了决赛日期,从一周前就开始预选,裁判是高年级学生,
最终选出男女各10名参加决赛。
   200多名参赛者中,男生大约100名左右,能参加决赛的人大概只有十分之一。
我知道,“ESS ”俱乐部成员有很多是归国侨胞的子女,他们的英语水平都相当高,
最后的决赛肯定是一场激战。经过一周的预选,参加决赛的20名学生产生了,由一
位三年级学生宣布名单。教室里坐满了人,每喊出一位参加决赛者的名字,就爆发
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一名,两名,三名……已经喊出了八名同学的名字,仍然没有
我。看来是完了。我正这么想着的时候,突然听到“乙武,新宿小组”的声音。
   我先是一愣,紧接着看到坐在周围的同属新宿小组的同学一齐朝着我鼓掌。他
们显得比我还高兴,简直就像自己入选了一样。
   所谓新宿小组,就是一个小活动团体。“ESS ”俱乐部的成员太多,不可能总
在一起活动,为了活动方便,就按居住地域分成若干小组,我所属的小组就是新宿
小组。在预选中,演讲者是以活动小组的名义参赛的,所以新宿小组的成员才那么
高兴。
   “乙武,祝贺你!决赛那天要加油啊!”
   “乙武,好好干!到时候我们去给你助威。”
   我接受了伙伴们的祝贺,却没有忘乎所以。我明白,我的英语能力是无法与归
国侨胞的子女相比的,我之所以入选,大概是沾了演讲风度的光,但愿在决赛时也
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Mr OTOTAKE(乙武)
   组委会规定,参赛者在决赛那天必须身穿西服。决赛会场也不是设在学校的哪
一个教室,而是租借的地区会馆。预选赛的裁判由高年级同学担任,决赛时则全换
成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这次决赛,一切都显得那么正规,我有些惶惶不
安:我真的要参加决赛了吗?尽管惶惶不安,我却没有丝毫的怯场的感觉。正是我
天性中的对新鲜事物的跃跃欲试,促使我重新开始了发音的练习。“V ”的发音日
语中没有, 应该注意有意识地咬住下唇, “L”和“R”的区别也相当困难,还有
“山”等,不管怎么练习,发出的音总有漏气的感觉……我问自己:这样能行吗?
   我排在后面,要等到下午才能出场。上午出场的同学个个神情自若,仪态大方,
口齿伶俐,语调规范,博得观众阵阵掌声。看到他们成功后的喜悦神态,我暗自叫
苦,自愧不如。中午休场的时候,我连午饭也吃不下去,独自一人反复练习,口中
嘟哝不停。那一时刻,我处于一种从未有过的紧张状态之中,连我自己也感到惊讶。
   如果是日语演讲,我自信我不会输给谁,那么这次的英语演讲呢?……高中的
时候,我的英语只到三级水平,说起来真是有些丢人,所以入大学后,我才加入了
“ESS ”俱乐部,目的就是提高我的英语能力。现在,这一当初的目的似乎为一种
好胜心所替代,此时此刻,我处在了良好的竞技状态中。
   “Fourscore and two years ago…… ”我的演讲开始了。会场内鸦雀无声,
一片寂静。这种寂静,使我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快意,如陶醉了一般。演讲竟有如此
的快感,简直不可思议。我的语调顿挫有致,神情时而亢奋,时而和缓,完全进入
了林肯总统的角色中,那一刻我就是林肯,林肯就是我。
   演讲结束后好长时间,我仍沉浸在激动之中。
   “First Prize Mr OTOTAKE。”(第一名,乙武。)
   第一名是谁?也许我没听清,或者说我压根儿就没想到我会获胜,当宣布了第
一名以后,我竟左右张望,看到的却是一张张朝向我的混杂着激动和钦佩的笑脸,
还有如雷鸣般的掌声……一时间,我像傻了一样,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确实,刚
才的演讲,我自认为肯定能吸引听众,却决无获取第一名的奢望。可是……这简直
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回到家里,我仍然没有从梦境中醒过神来,两眼直直地望着“优胜杯”一动不
动。
   我是期待着“能发生点儿什么事”才决定报考早稻田大学的,谁知道入学不久
事情不但发生了,而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说不定这才是刚刚开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08: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五章  重新认识自己
   vintage’96
   英语演讲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也令我十分高兴。可是
刚刚过了两个月,我突然决定退出“ESS”俱乐部。本来,加入“ESS”俱乐部是朋
友拉我来的,从一开始我就没打算大学四年一直呆在这个俱乐部里,但也从未想过
两个月后就离开……有这种想法,是出于不得已。
   首先,我对这个俱乐部的活动深感厌烦。演讲比赛结束以后,马上是英语剧排
演。排演时,要在校园前的广场上大声背诵台词。我对这种傻乎乎的行为从内心里
感到一种羞耻。“我不是来做‘游戏’的,更没有将来要做演员的打算。”我对排
演英语剧非常不积极,找出各种理由消极怠工,恨不得赶紧逃之夭夭。
   再就是我另外有事在身,分身乏术。实在说来,这应该是促使我脱离“ESS ”
俱乐部的最直接的理由。当时,我还加入了另外一个俱乐部,是一个名为“AIESEC”
的学生团体,亦即“国际经济商学学生协会”。从名字就可知道,这个“协会”与
国际交流和商务活动关系密切。平常的主要活动内容,诸如召开学生就职讨论会、
为学生去海外企业实习牵线搭桥等等,不一而足,丰富多彩。从入学之初,我就对
“协会”的所有活动非常热心,随着夏天将要开展的一项重大活动的渐渐来临,一
些准备工作要做,一天忙似一天,我不得不全身心投入进来。
   夏天那项重大活动,名为“VIlltsge’96”。其实,高年级同学从一年前就已
经开始着手这项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了。据测算,这项活动大约需要资金100 万日
元。既然这项活动是由学生们自己来操办的,那么资金问题也应由自己解决。可是,
这100 万日元决不是一个小数目,它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怎么办?只能到企业
去“化缘”。
   先是打电话,简要介绍情况,然后约定会面时间。当然,也有企业婉言谢绝。
我们按照约定,穿着整齐,携带名片,准时赴约。先向对方介绍“AIESEC”是个什
么团体,举行这次的活动意义是什么、有什么目的……然后慢慢地把话题转到活动
资金困难上来,希望能够给予一定的赞助。
   学生本不应该把心思花在这上面,但这种社会活动对于我们有极大的魅力。
   这项活动的内容,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大体说来,就是以商务研讨活动为契
机,着眼于人生设计,探讨人们的生存问题。与会者是亚洲各国大学生,会场设在
代代木的奥林匹克中心,会期一周。白天,各国大学生就本国经济和亚洲乃至全球
贸易状况展开讨论,或到日本有关企业参观,了解日本的商务贸易现状;晚上,举
行各种联欢。毕竟是一群学生,而且是不同国家的学生,整个活动洋溢着青春活力。
一天晚上,我们组织了一次盛大宴会,各国的名吃应有尽有,大学生们唱啊跳啊,
会场一片欢腾,直到深夜,仍然意犹未尽。活动中的每一天,大家都只睡三四个小
时……
   “多么快乐啊!”在那次活动的过程中,我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我明白,那是
一种对人生美好、幸福感到欣慰的自豪……现在,每当回忆起那年夏天,我的心头
就会涌出无比的欢欣。那次活动结束以后,我继续在“AIESEC”俱乐部中参加各种
活动,我的人生中就不再仅仅是如那次感受到的快乐了,还有许多许多……从这个
意义上说,“villtage’96”给予我的应该是一种意识,一种思索。
   那年夏天以后,我开始认真思考我的人生问题了……
   转机
   夏天过去,秋天来临,那一段时间,我时常陷于一种痴迷的思虑中。秋夜长,
人难眠,辗转反侧,思绪万千。从今以后,我的路该怎么走?我的脑中被这一问题
塞得满满的。
   “我的路该怎么走?”这是一个需要我立刻找出答案的问题。它与我将来要成
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密切相关,也是我把握今后人生的最重要的立足点。我必须严肃
地对待。
   坦白地说,在此以前,我考虑最多的、最为看重的是金钱啦、地位啦、名誉啦
什么的……中学时期我曾一度幻想将来要做一名律师,却从没有拯救弱小的起码的
道德意识,而只是憧憬律师的流洒风度和高收入。我加入“AIESEC”俱乐部,而且
对所有的活动热心投入,也不是因为看到了它在国际交流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更没
有借此了解别国文化的愿望,而只是对商务贸易等感兴趣……我完全是在一种好高
骛远,不切实际,或者说放弃了人生责任的幻想中游戏人生,这是多么可悲啊,可
我竟毫无察觉,一任自己为所欲为。
   现在,像是猛醒了一般,我突然明白了自己以前的价值观通通是错误的。一个
人不管多么有钱,一旦死去,再多的钱也会变得毫无价值;一个人即使地位再高、
名誉再多,如果品行不端,自私自利,也会为人所不齿,他的人生就是灰色的,可
怜的。金钱、地位、名誉……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能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那么,人生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会因人而异。不能
否认,有的人确实是把金钱、地位、名誉当作人生的最高追求,但我现在要说,这
种人生观是完全错误的。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比较率直的。我先要问自己:我能为他人和社会
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因为我的存在,使周围的人们生活得快乐自在?我怎样才能和
更多的人沟通理解……这些问题,无论哪个,要想完全用实践来回答,确实是相当
困难的,但只要能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付诸行动,那么他的人生就是幸福的。
我就是在这样的激动的心境中,对人生的美好满怀着无限憧憬。同时,我也深深知
道,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首先要看得
起自己。
   是的,人必须首先要看得起自己,那么,我究竟应该怎样面对社会,怎样面对
自己呢?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是连哲学家也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不会在这个问题上
费脑筋,我所想的就是我自己的未来,我自己的人生,一句话,我将成为一个什么
样的人。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马上就蹦出三个大字——“残疾人”。我是一名残疾人,
我知道,我周围的人,包括我的父母、老师、同学……他们时时处处记得我是残疾
人,那态度极其自然,可是,当我自己以残疾人来正视自己的时候,就会胆战心惊,
仿佛不是事实。因为从小到现在,我的脑子中从来就没有自己是一名残疾人的概念。
   我可以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有些事我自己实在做不了,父母和朋友
就会替我做,而且,在他们的意识中,这不是在帮我,而是他们分内的事,理所当
然。作为一名残废人,我从来没有遭受过别人的欺负,也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或那
样的限制。尽管与健全人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平时我几乎感觉不到自己是残疾人,
因为我没有必要以为我是残疾人,更没有机会。
   我还记得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从小一直给我看病的医生跟母亲说的一段
话:
   “一般说来,像这样的残疾儿,到了四五岁,就会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
样了,就会问大人:‘为什么我没有手,没有脚?’可是,乙武这孩子似乎特别,
从来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
   听了医生的话,母亲显得很伤心:“是啊,别人都说这孩子缺心眼儿,怪可怜
的。不过,我倒是觉得他好像为自己的残疾感到羞耻,所以才什么也不问。”
   是的,我从未问过别人我为什么没有手脚,甚至从未有过要问别人这一问题的
念头。我一直不认为我是残疾人,我的生活的一切是那样地自由自在,是那样地充
满温馨,我像正常人一样,甚至比正常人还要幸福。
   可是,我为什么是残疾人?我生活在健全人中间,换句话说,我周围的人全是
健全人,为什么只有我的身体有残疾?看来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有一些事情,残疾人无能为力,但也有一些事情,确实只有残疾人才能做。我
想从社会福祉的立场来看待这一问题。政治家和官僚们经常喊叫重视残疾人,甚至
把完善社会福祉事业的许诺当做拉取选票的手段。不管怎么说,社会福祉事业已经
引起了全社会足够的重视,这是无可置疑的。像我这样乘坐轮椅的残疾人,面对一
段台阶,只要说上一句话:“对于我们残疾人来说,这段台阶简直就是高不可攀的
峭壁啊!”可以肯定,它的影响力绝对不可估量。这只是随便举一个例子,足以说
明在社会福祉方面只有残疾人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我重新审视自己,也许是为了让
我在社会福祉领域做出贡献,老天才赐予我这样的身体。
   瞬间,我的体内立刻涌出一种冲动:我要为社会做事!假如我真的能够像我所
想的那样,为社会干点儿什么,发挥出我应有的作用,那么我的人生就会变得富有
意义,我身体的残疾也就成了我特有的为社会服务的资本了。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凡事都依恃自己的残疾,就会走到事情的反面,就会心生
某种特权意识,以至于为所欲为,这是万万不可以的。作为一名残疾人的我,能做
的事情是什么?进一步说,只有我——乙武洋匡能做的事情是什么?对这一问题,
只有以行动来回答,其实这也就是我的人生之路。
   我一直苦苦地思索着,抬头看了看表,已经深夜两点了,可是我一点儿睡意也
没有,大脑处于完全亢奋状态。“让人生充满意义。”我生来第一次有了这种美好
的感觉。
   我敢断定我的人生将会踏上一个新的起点。1996年11月13日夜晚,这将是我永
生不能忘怀的一个夜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08: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六章  营建早稻田社区
   偶然的机会
   一夜心潮翻滚。我心中的向往沉在思绪的急流中,随波荡漾。我注定要开始新
的人生。仿佛是天意,一种良机在第二天突然降临。
   昨夜没有睡好,早晨迟迟不能起床。在去教室的路上,仍感觉脑袋昏沉沉的,
两眼惺松,浑身慵懒无力。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回头一看,竟是
横内先生。他站在不远的路旁,正向我点头呢。——偶然的重逢。
   我与横内先生初次相识是在两个月前。那时,我们正以“AIESEC”的名义向企
业寻求赞助。横内先生的公司名叫“东京COLONY”。我与他一见面,就感觉他是一
个富有坚强意志的汉子,而且处事灵活。谈话中我还知道,他非常关心残疾人事业,
一些重度残疾人就业困难,他就创造条件雇佣他们,增加印刷业务,又购置计算机
设备,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自强自立的环境。他是一个半官半民的社会福祉企业的
法人代表。
   像这样的企业,自然不会有多少利润,就是按时支付足以使这些残疾人员工生
活自立的工资也相当困难。我们到这样的公司来寻求赞助,实在是找错了门。可是,
横内先生并没有显出一丝不快,反而热情地接待我们,与我们交谈,话题涉及福祉、
环境、公司、计算机……他那诚实的态度、深刻的思想深深吸引了我。最后,他还
带我们参观了公司事务所、印刷车间……尽管只是短短的一天接触,但他给我留下
的印象却极为深刻。
   现在,横内先生来到了早稻田大学的校园。他为何事而来呢?
   原来,从1996年12月开始,东京23区实行生活垃圾有偿化回收管理,早稻田商
店会商定在今年夏天开展一次大规模的资源再生利用宣传活动。 于是, 一项名为
“早稻田之夏”的活动应运而生。
   “早稻田之夏”的诞生,颇有点儿意思。早稻田大学本部——西早稻田平时有
学生三万多人,假定住在外地和东京其他地方的学生有两万人,那么暑假中的早稻
田也就只剩下万余人了。一到夏天,不少商店关门大吉,街上行人稀少,早稻田到
处一派寂寥,冷冷清清。干点儿什么好呢?反正要干点儿什么,于是早稻田商店会
就决定开展“早稻田之夏”活动。
   具体到活动的内容,有人建议组织小学生合唱比赛,有人主张搞体育活动……
似乎都不合适,经过多方征求意见,最后商定以“环境保护”作为这项活动的主题。
不用说,其背景正是垃圾的有偿化管理。这项活动还有强有力的后援,新宿区政府
表示将给予大力支持,早稻田大学也将大隈讲堂前的广场整饬一新,随时提供使用。
校内设施无偿出借,在早稻田大学的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就这样,开展这项活动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既然“环境保护”是这项活动的
主题,会场中就不能乱丢垃圾,因此,专门设置了废纸篓、空瓶回收机等,争取不
留一片废纸、一只空瓶。结果效果出奇地好。那天天气比较凉爽,会场内只卖出了
果汁和啤酒共200 瓶,而空罐回收机中竟有1300个空瓶。罐装饮料没有卖,却收集
到了130 只空罐。这种环境意识在全国的任何集会中都是罕见的,NHK 等新闻媒体
还作了专题报道。“早稻田之夏”大获成功。
   可是,有人却并不以为然,认为在学生少的暑假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是投机取
巧的行为,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能算是成功。组织者为了证实活动的有效性,决
定在平常情况下再开展一次消除垃圾活动。首先进行调查,目的是为了弄清早稻田
大学内一日的垃圾量。
   对于这次活动,横内先生以个人名义表示了支持和声援。他就是为了这件事,
来到了早稻田大学。



   相遇
   这里的活动与横内先生的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但他还是积极地参与进来,这种
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真是太令人敬佩了。我正在这么想着的时候,从对面走过来一
位绅士模样的人,他显然是横内先生的朋友。横内先生介绍说他叫木谷,是管辖早
稻田地区的新宿区西清扫事务所的所长,也是来参加此次活动的。
   我从与他们的交谈中,更为详细地了解了这次活动的内容。木谷先生还说了令
我颇感惊异的话。他说:
   “我们在这几个月的活动中深深感到,我们这个社区不仅仅存在垃圾回收的资
源再生利用问题,包括震灾对策问题、地域教育问题等在内的许多问题都互相影响,
彼此制约,千头万绪,纷坛复杂。要想一下子全部解决,是相当困难的事。因此,
我们要着眼于‘营建新社区’,从不同的方面、采取多种形式逐一解决,从自己做
起,从现在做起。譬如我们想创建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无障碍’环境,想法当
然很好,可是如果得不到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积极响应,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不知乙
武你是怎么想的。我们实在需要一位像你这样的人来与我们一起做这件事。怎么样?
我们一起干吧。”
   我一直是瞪着双眼在听木谷先生的话。听完以后,我怀疑我的耳朵听错了。就
在昨天晚上,我才突然觉悟到我的残疾也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资本,没想到刚刚过
了一夜,大概也就是过了七八个小时吧,就有人邀我出山。我不明白两者之间有什
么联系,隐隐感觉似有一种令人恐怖的力量在起作用。我并不信仰什么宗教,可今
天的奇遇却不能不使人相信神的存在,真是上天有意,赐我良机。
   “请多多关照。”
   我从惊异中回过神来,马上表示同意。所谓“无障碍”,就是消除残疾人和老
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便。这个词语,我是第一次听说。在创建社会的“无障碍”
意识和环境中,我究竟能做些什么,我一点数也没有。我感到不安,但决不会退缩,
我不能坐失良机。
   我的大学生活,不,我的人生掀开了新的一页。
   群贤毕至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是早稻田商店会会长安井先生。安井先生生性率直,幽默有
趣。他在活动开幕式上的演说,以其非凡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引起强烈轰动,不愧
是活动的中心人物。他的演讲被人称之为“安井语录”,广为流传。
   譬如:
   “我们的商店会记录着‘失败’,也能从中读到‘经验’。也就是说,不遭失
败,就不能积累经验,这就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不是行政机关,所以不怕失
败,只要不懈地去做,别的不要管它。”
   “人们常说‘市民参与’,我们要做的,得换个样。我们出题目,并且提供场
所,然后争取行政机关支持,这就叫‘行政参与’。”
   这些话,乍一听上去似乎很特别,其实句句是人人想说而没有说出的大实话。
他的这些具有独特灵感的闪光话语,极富感染力,人们总觉得早稻田社区就要发生
一件有趣的事,而且与住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每一个人都有参加的义务。
   不过,安井先生最大的魅力还在于他的风貌。正如木谷先生所说,安井先生是
那种有主见的人,谁见到他都会被他的气质感染。确实如此,他那圆圆的脸庞和圆
圆的身体,散发出一种可以依赖的亲切感,只要与他见上一次面,就会留下深刻的
印象,再也忘不了他。
   安井先生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商店会以外的诸多人士集聚到他的麾下。
木谷先生、横内先生自不必说,还有一些行政官员、企业经理、教授、学生、新闻
记者等等,可谓群贤毕至,老少咸集。木谷先生形容就像《水浴传》里的“梁山泊”,
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可是,集聚了这么多的人,也有不便的时候。譬如要交换意见、交流情况,需
要把大家集合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好不容易安排了活动日程,到了时间,不是
这个有事就是那个不能来,常常闹出不尽如人意的事来。行政机关、企业一般下午
8点就可以下班,而营业到9点的商店,不过10点店员就不可能抽身出来。还有教授、
学生,有时连找也找不到……怎么办才好?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因特网的电子信
箱。
   RENST
   我又一次与电脑相会。小学时代,冈老师让我用电脑打字;中学时代,在美式
橄榄球俱乐部,我用电脑收集、分析对方技术数据;今天我又一次用起电脑,是与
因特网这一未知的世界发生关系,我感到特别有意思。
   在因特网上使用电子信箱,实在是太方便了。与平常送信一样,任何人都可以
设立一个电子信箱,就像住址,只要知道对方电子信箱的代码,随时都能在自己的
电脑上发送信件。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采用的是较为先进的“MAILING LIST”(向
共用一个网址的所有用户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
   我们的“MAllING LIST”名为“Recycle-net”,简称“RENST”。这个“REN
ST”共用一个网址,每个成员在这个网址各设立一个信箱,不管哪一位成员发送信
件,所有成员都能接收得到。同样,如果谁回了信,所有成员也能看到信上的内容。
通过电子邮件,我们这些人可以24小时沟通信息,再也不用采用集会的方式交流情
况了。
   更为叫绝的是与海外“RENET ”成员的电子邮件传递。譬如国内某位成员想知
道某一问题在海外是一种什么情况,这时候只要在电脑上打上自己的问题,海外成
员很快就会把伦敦、纽约、巴黎等地的情况传递过来。这种传递在几秒钟内即可完
成。因特网信息传递的快捷程度真实无与伦比。
   我是一个残疾人,但我能到处行走,可是还有一些像我一样的残疾人,因为肉
体或精神上的原因,他们足不能出户。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比我更需要电脑这种
工具来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武器。依靠因特网,坐在家里就可以周游天下,实在是
一种划时代的信息革命。
   我与电脑第三次相会。这一次我得到了因特网这一“武器”和“朋友”,我感
觉我走进了更为广阔的世界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08: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七章  早稻田之夏
   肯尼迪遗风
   第一届“早稻田之夏”圆满结束后,以主要成员为中心,我们又结成了“创建
早稻田新型社区执行委员会”。
   “早稻田新型社区执行委员会”下设六个分会:资源再生分会(旨在利用先进
设备,构筑早稻田独自的资源再生利用体系)、无障碍分会(旨在消除“城区障碍”、
“大学障碍”、“心灵障碍”等)、抗震救灾分会(旨在宣传“自己社区自己保护”,
提高居民的防震意识)、情报分会(以扩大发展自身的因特网用户为主要任务)、
地域教育分会(旨在进一步提高早稻田地区的文化品位,针对一些社会敏感问题,
或举行讲座,或展开辩论,以增强居民积极思考问题的意识)、店铺分会(旨在提
倡“勤俭节约,欢乐幸福”的生活方式,促进资源再生利用运动的展开,增强社区
内零售商店、餐馆等的经营活力)。
   而且,第二届“早稻田之夏”的活动内容与去年相比也有了重大变化,不再只
是宣传资源再生利用,各分会“各自为战”,根据自己的分工独自开展活动。
   开幕式上,早稻田实业高中管弦乐团演奏了一台高水平的音乐会,紧接着,一
场主题为“创建新型社区”的座谈会在大隈小礼堂举行。抗震救灾分会借来了地震
模拟车,人们在车上可以体验遭遇地震时的感觉;当地消防队的救灾演习令人叹为
观止。在情报分会会场,几十台电脑一字儿摆开,因特网上的神秘世界吸引了成群
的孩子。我和横内先生负责“儿童轮椅体验”项目,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乘坐在儿童
轮椅上,在我的带领下沿着早稻田大街兜圈儿,可是没过多久,就一个个气喘吁吁,
累得直翻白眼。
   傍晚时分,纳凉音乐会开始了,演奏者是新宿交响乐团。也许有人会奇怪:垃
圾问题与音乐能有什么联系?可这正是执行委员长安井先生的一着妙棋。
   安井先生小的时候,美国总统罗伯特·肯尼迪访日,在早稻田大学的大隈礼堂
演讲。礼堂外,学生们高喊“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喊声震天,此起彼伏。肯
尼迪演讲结束后走出礼堂,学生们一拥而上,齐声呼喊:“美国佬,滚回去!滚回
去!”当时,安井先生远远看到这一光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快步跑到跟前,
只见肯尼迪一步步退到礼堂门口的台阶上,从别人手中接过麦克风,字正腔圆地唱
起了早稻田大学的校歌——《都城西北》。于是,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刚才还群
情激昂的学生们,慢慢沉静下来,接着有人跟着唱,一个声音,两个声音……终于,
所有的人都放开了喉咙,《都城西北》的旋律高高回荡在校园上空。
   看到这一情景,安井先生不禁浑身战栗。音乐,只有音乐,才能超越人们的思
想、信念、世界观,使人与人之间达至心灵的沟通。从那以后,安井先生特别看重
音乐的力量,他认为人们聆听音乐,为音乐所感动,那么人们的精神境界就会提高,
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今天,他特意安排音乐会,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天色渐渐暗下来,新宿交响乐团的演奏还在继续。所有的人都陶醉了,陶醉在
美好的旋律中,陶醉在心与心的交融中。
   建议书
   我直接参与“早稻田之夏”的具体活动,是从今年开始。先是制作宣传广告,
据说刊载在报纸上的这个广告能进入一万个家庭;我还担任了儿童轮椅体验的指挥,
带领孩子们乘坐轮椅在街上行进,我们的口号是待到3O年后。这里所有的街道能让
残疾人畅行无阻;在座谈会上,是我作的总结发言……事情确实做了不少,但在我
所做的一切中,我自己感觉最重要的一件事还是起草并提交《无障碍建设建议书》。
   早稻田大学的办学目标是要把学校办成没有校门的开放型大学,可是对于残疾
人来说,它的门槛既高又险。先不说别的,单说作为早稻田大学象征的大隈礼堂就
不能乘坐轮椅直接进入。尽管教学楼和宿舍内有电梯,有残疾人专用厕所,但数量
少得实在可怜。残疾学生在校内处处感到不便,何谈快乐的学校生活呢?
   有鉴于此,本届“早稻田之夏”活动一开始,组委会就决定向学校提交一份旨
在促进校园无障碍建设的建议书,而且指定由隶属于“无障碍分会”的我来起草。
我接受了这项任务。初稿完成后,又请人作了反复修改。全文如下:
   我们“创建早稻田新型社区执行委员会”是一个大众团体组织。去年,我们曾
发起清除垃圾,促进资源再生利用活动,得到了社区民众的积极响应,现在我们的
组织进一步扩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与环境共生存”成为我们新的目标。具
体地说,就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团结居住在早稻田社区内的所有人,包括大学、企
业、行政机关等都来关心早稻田,热爱早稻田,建设早稻田。
   近年来,“无障碍”这个词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无障碍”就是营建新
型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是“与环境共生存”的重要课题。我们“创建早稻田新型社
区执行委员会”希望致力于“无障碍”的宣传和建设,以促进社区环境的改善。
   但是,迄今为止,学校的设施建设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残疾学生的方便?许多
校舍没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就更不用说电梯、残疾人专用厕所了,这对于那些行动
不自由,离开轮椅就寸步难行的残疾学生来说,像这样的校舍除了障碍以外还会有
什么呢?从这一角度来看早稻田大学的现状,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奥岛校长说过,他的理想是要把早稻田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开放型大学”。可
是,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型大学”,没有一个能让残疾学生快乐自由地学习
和生活的环境是绝对不可能的。
   要消除这些“障碍”,自然需要一定的费用和时间,而且还必须进行技术方面
的探讨。“无障碍”校园环境的建设包含许许多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共
同努力。这也正是我们提出建议的根本原因。
   早稻田大学如果建成方便残疾学生的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型大学”,其他大学
就会争相效仿,全社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就会更进一步。我们这些居住在早稻
田的人会感到自豪,而且,身有残疾的早稻田大学的创始者大隈重信如果在天有灵,
也会感到欣慰。
   但愿从今以后大学和社区结为一体,携起手来,为建设新型早稻田而共同努力。
   奥岛校长正在海外出差,执委会决定把建议书呈交给出席“早稻田之夏”的副
校长。呈交仪式上来了很多人,当我递上建议书的时候,明显感到一阵紧张。
   可是,副校长看完了建议书,竟对我连声夸奖。我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半开
玩笑地说:“校长,我可跟朋友讲了,等我们的校舍改造好了,我就通知他们来报
考我们学校。”副校长回答说:“就是他们不来报考,我们的校舍也要改造。”听
了副校长的话,在场的人无不热烈鼓掌。
   早稻田大学说到做到,并且雷厉风行。1998年建成的新校舍,电梯、残疾人专
用厕所一应俱全,成为名副其实的“无障碍校舍”;旧校舍的改造也陆续铺开,门
口的台阶、楼梯架上了铺板,人行道敷设了盲道……不仅校园改换了模样,残疾学
生的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我们的活动真是立竿见影,我有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充实感,而且,还有一种成
就感。我的心里乐滋滋的,我在想:下一步我再做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08: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八章  “很好啊!”
   车技演员
   大约过了半年吧,报纸、电视等开始报道我的事迹,我一下子成了社会知名人
士,接着,一些中小学来邀请我去演讲,一讲又讲出了名气,于是,全国各地的邀
请函纷至沓来。我想,这是社会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做的事情的肯定。把我所做
的一切给人们讲出来,这也是一件“只有我能做”的事情,因此,我对自己说,只
要日程安排没有问题,就一定接受邀请。不过,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也有些不习惯,
有时简直不知如何是好。在我的演讲经历中,曾遇到过不少有意思的小插曲。
   有一次演讲,邀请者希望的日期正是我们期中考试的第二天。刚刚考完试,身
体肯定很疲劳,而且时间也紧张,我就有点儿犹豫。当听说邀请者是静冈县某短期
大学的时候,我的犹豫开始动摇了。短期大学实际上就是女子大学啊,为女大学生
演讲,肯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答应下来。在去静冈县的路上,我的心里一
直美滋滋的,等到达会场的时候,我才知道来听我演讲的还有当地的民众,坐在会
场前面的并不是“短大”女生,而是一片大嫂。
   我有些灰心丧气,不过演讲还算圆满。演讲结束后,我正准备离开会场,只见
一位女生朝我这边跑过来,一边跑还一边喊:“老师!”我略为一惊,接着明白这
位女生要找的肯定是负责接待我的那位教授。于是,我就回头看后面,可是后面一
个人也没有。那位女生已经站到我的跟前,我大惑不解:“她叫的‘老师’,难道
是我?”我还没有回过神来,那女生已把一个打开的笔记本递到我的面前,并且恭
恭敬敬地说:“请签名。”
   我一阵慌乱,直觉得脸上火辣辣地发烫:“不行,不行!我不能签名。”那女
生倒是落落大方:“只写上您的名字和日期就行了。我将感激不尽。”还有什么话
可说呢?我只好接过女生手中的签字笔,一笔一画地在她的笔记本上写下“乙武洋
匡,1997、7 、15”。“这样可以吗?”我抬起头来,想把笔记本和签字笔交给她,
可是跃入我眼帘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那女生的身后排了足足有十几位女生!
   我用残臂和脸颊夹着笔签字的样子也许很可笑,但作为一个无名小辈,能像大
明星一样被人围着等待签名,也确实感到了一种虚荣心的满足。这是我做梦也没有
想到的事。
   在演讲中最令我感到快乐的还是与孩子们的交流。给孩子们演讲,时间不能太
长,也就是30分钟到一个小时。演讲结束后,一般还要回答孩子们的提问。孩子们
的提问,总是出人意料,有的会令人感觉可笑却又诚恳实在。他们对问题的朴素的
看法非常有意思。
   有一次,我到东京都北区的一所小学演讲。提问的时候,一位小男孩举手。他
问我:“你怎样把眼镜摘下来呢?”这个问题真是谁也想不到。我朝他笑了笑,用
两只残臂夹住眼镜两端,摘下来,又戴上去。这时,台下一阵吵嚷,接着那位男孩
大声喊道:“太棒了!真帅!”“什么真帅?戴眼镜、摘眼睛,无所谓帅不帅啊。”
我大惑不解。他听了我的话,直摇头:“不!你是超级美男子!”“你是说我长得
漂亮?”我突然感到一阵羞涩,但心情格外高兴,吃饭的时候,我特意把我的那份
冰激凌送给他。别看他小,还真能善于辞令呢。
   还有一次是到东京都西多摩郡中学演讲。那一天,同学们的提问格外多。眼看
时间就要到了,同学们还争相举手。这时,主持老师说:“时间不多了,现在请最
后一位同学提问。”他指着一位同学:“好,请岩崎同学提问。”
   “我我……”
   “怎么了?岩崎同学想问什么,请尽管问。”
   岩崎鼓足勇气:“请问,您最喜欢哪位车技演员?”
   我看到主持老师握着麦克风的手颤抖不停。
   初次演讲的回忆
   如今,演讲成了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几乎每周都有安排,多的时候,一个月
竟达十几场。有人看到我忙碌的样子,关切地说:“你是除了去学校上课以外,所
有的时间都用来演讲了,真是太辛苦了。”我则开玩笑说:“不。应该说,我是除
了演讲,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去学校上课上了。”这是一种穷开心吧。我的业余时间
真的被演讲占得满满的,平时连散步的时间、交友的时间也没有了。
   尽管我喜欢演讲,有时也确实感到很紧张,但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坚持下来。这
种力量来自于我第一次演讲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创建早稻田新型社区执行委员会”有一系列有关环境建设方面的活动计划,
其中一项就是“从娃娃抓起”,通过对儿童进行环境知识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培
养儿童的环境保护意识。执行委员会开设了“亲子环境保护知识讲座”,主讲人就
垃圾回收、资源再生利用问题,抗震救灾问题,“无障碍”问题等进行了通俗易懂
的解说,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好评。
   “无障碍”问题的主讲人是我。决定由我做这一问题的主讲人的时候,我是一
点儿思想准备也没有,曾一度犹豫不决。为什么呢?这倒不是因为我害怕在人前讲
话,而是因为我对于“无障碍”问题知之甚少,就连听说“无障碍”这个词,也仅
仅是一个月前的事。再说,我才刚刚意识到自己是个残疾人,残疾人的思想心理我
也无从知晓,让我来讲“无障碍”问题,真是勉为其难,到底讲些什么好呢?
   一旦决定了的事,木谷先生就一定会让它实现。这不,他又来做我的思想工作
了。
   “别说你了,就连我也不可能准确、全面地阐述‘无障碍’的内涵。你在这方
面的知识少,可体会深啊。你作为一名残疾人,在二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不知有
多少感触。用你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感触,这就足够了。别犹豫了,就这么定
了。”
   谁也不是木谷先生的对手。我和安井先生背地里叫他“日本第一拍马大王”。
这个人的特点:劝你做某事,先狠狠地吹捧你一番,让你心里美滋滋的,不由得对
自己充满信心,内心立刻涌出一显身手的冲动,但决不至于忘乎所以,盲目从事。
这样,你就会去干这件事,而且一定能够干好。执行委员会组织的一切活动,全部
得以顺利进行,其中木谷先生功莫大焉,他的思想工作简直做到了家。在他的强大
思想攻势面前,我只有“举手投降”。
   1996年12月25日圣诞节,“亲子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在离早稻田大学不远的户
家第一小学举行。与其说是演讲,倒不如说是我们几个人轮流作情况汇报。但不管
怎么说,这是我演讲生涯的第一步。
   木谷先生是新宿西清扫事务所的所长,他讲的是垃圾问题。他利用幻灯机打出
35年前的东京湾和现在的东京湾,通过比较,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到垃圾填海竟形
成了那么多的陆地。看着一张张幻灯片,不要说孩子们,就连我也感到十分惊奇。
横内先生是电脑行家,他特意把电脑搬来,向孩子们直观地展示因特网的奇妙世界。
第一次从因特网上看世界的孩子们,对电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捕见先生是新宿区
资源再生利用促进课的课长,他讲的内容自然是资源再生利用问题。他在演讲中伴
以歌舞,又唱又跳,还与孩子们做智力竞答游戏,场面轻松活泼。孩子们时而聚精
会神,认真思考,时而吵吵嚷嚷,开怀大笑……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了资源再生
利用问题的重要性。
   接下来就轮到我了。上面的人都讲得那么好,我也不能落后啊。我暗暗憋足了
劲儿,决定好好表现表现。我不能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说话,要找到一种与孩于
们同样的感觉。对了,就像拉家常一样。我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童年时代,把我——
一个乘坐在轮椅上的孩子的日常生活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我讲了我的父母,讲了我
在幼儿园、小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我说我和健全的孩子一样,从未感觉自己是残
疾人。我还说如果你是残疾人,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残疾时时放在心上,自暴自弃,
因为不论残疾人还是健全人,都要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们的反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就连带孩子来的家长也都自始至终认真
地听讲。
   安井先生作总结发言。他说:“乙武同学说:‘我不做,那件事别人就做不了。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热心参与社会。舍我其谁的精神。孩子们,听了乙武大哥哥
的话,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是不是会想:世界上有些事只有这位大哥哥能做,那
么,也肯定会有只有我才能做得了的事?如果真是这样,在我们的城市里,就不会
有畏畏缩缩的孩子了。这是我们的期望。也正是为了这一目的,我们才举行这么一
个讲座。”
   演讲的目的
   一个月后,临近寒假的某一天,我从学校回家。走在路上,迎面过来五六位小
男孩,像是刚刚放学的小学生。他们一看到我,立刻发出一阵惊呼:“那是什么啊?”
“多么恶心人啊!……”听到他们的话,我没有特别计较,因为这是一群小孩子,
再说这样的大惊小怪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只想赶快离开这里。就在这个时候,我
突然听到一声夸奖:
   “很好啊!”
   我情不自禁回过头来。说这话的是走在最后的一个孩子,他还在边走边侧身看
着我。我与他四目相对,他天真地朝我微微一笑。别的孩子也听到了他的话,这时
都已停止脚步,转过身来看着他,脸上一副不解的神情,好像在说:“这小子说的
是什么话啊!”
   那孩子没有理会同伴们的疑惑,又一次说道:“很好啊!”
   我定定地凝视着说话的孩子,他一脸天真无邪的样子,决没有世故的装模作样,
更不是调皮捣蛋。我从他的脸上能够看出他心里的话:“这位大哥哥虽然乘坐在一
个奇怪的机器上,可是他与机器没有关系,和我们一样,一点儿也不奇怪。”这肯
定是一个正直诚实的孩子。我的存在不知引起多少人好奇的联想,我也不止一次听
到过率直的话语,但那些率直的话语令人难堪者多,像今天这个孩子说出这样的话,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我断定这个孩子听了我们上个月的“亲子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如果真是那样
的话,我真是太欣慰了。我的15分钟左右的演讲打动了一个孩子的心,他明白了我
的心清,明白了一个残疾人的愿望,他对于残疾人有了不同于其他同龄人的理解,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高兴的事呢?
   这位不满十岁的少年的这句话,不正是我们一切活动的目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08: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九章  面向21世纪
   执行委员长
   第二届“早稻田之夏”结束后刚刚过了一周,我就穿了一身藏蓝色的西服,来
到了新宿区政府机关。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帮助。我们将要在12月份举办一个
研讨会,如果能征得新宿区政府支持,事情的进展就会顺利得多。要开这个研讨会,
我还是在几个月前听胜又先生在电话里讲的。他也是“创建早稻田新型社区执行委
员会”的成员,也是一位乘坐轮椅的肢残人。以前我们曾见过面,在我的印象里,
他是一位精力旺盛、 乐观向上的“超人” 。他不仅在横田先生的公司“东京COLO
NY”中担任常务理事,还是一个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旅行服务的名叫“特殊旅行通讯
网”的公司的经理。尽管对他印象很深,却没想到他会打电话来。我们在电话中谈
了足足有十分钟。
   他讲了筹办研讨会的情况。他说,三年前的1994年2 月,他曾参与组织举办了
“人人都能自由周游世界”的主题研讨会。参加那次研讨会的人员,以旅游业界人
士为中心,多达300 余人;与会者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的旅游问题,进行了全方位
的探讨。举办这种专门性的研讨会,在日本还是第一次。那次研讨会曾引起了广泛
的社会关注。
   自那次研讨会以后,至今已过了三年。在这三年中,由于社会呼声的高涨,各
阶层人士的共同努力,福利制度、交通体制等的建立和完善,社会文明有了很大进
步。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重要的是为了确立面向对世纪的构想,他们决定
在今年12月举办第二次研讨会。胜又先生在筹办上次研讨会时就是主要成员,这一
次成了策划组织者。
   胜又先生讲了这次研讨会的筹办进展情况,接着问我;
   “你觉得我们举办这种研讨会有没有意义?”
   “当然有意义。”我肯定地说。
   “是吗?那么请你做执行委员,也来参加我们的筹办工作怎么样?”
   “我?我恐怕帮不上忙吧。”听到邀请,我心中一阵喜悦,却又不好立即应允。
   “不,不!没那样的事。”
   “是吗?……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如果需要,那我们就一起干吧!

   “太好了!”听得出来,胜又先生的声音很激动。
   过了一会儿,胜又先生又说:“既然答应了,我还有一件事请您帮忙。”
   “请不必客气。”
   “我想……”胜又先生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想请您担任此次研
讨会的执行委员长。”
   “什么?执行委员长?……”
   胜又先生对我的期望实在太高了,我怎么能担任研讨会的执行委员长呢?他欲
言又止,是否已觉得这对我来说是勉为其难的事呢?胜又先生和第一次研讨会的其
他组织者,既有举办这种研讨会的经验,又长期从事为残疾人、老年人旅游服务的
公益事业,只有他们才能胜任执行委员长的工作啊!我才刚刚二十来岁,既没有经
验又缺乏威望,我有自知之明,无论如何也不敢接受这一重任。
   在电话中,我连声说:“不行,不行!”可是,胜又先生似乎铁定了心要我接
受他的邀请。他不急不慢地劝说道: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的挑战’。21世纪是青年人的世纪,研讨
会的执行委员长也应该是青年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把你的勇气拿进来,把你的
朝气带进来。”
   “21世纪”,一个令人兴奋的字眼,它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啊,哪一位
青年不想把21世纪当作自己青春闪光的舞台?我也一样,我希望能为21世纪的明天
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希望能因为我的努力促成“无障碍”社会的早日到来。
   我一横心答应下来。就这样,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头衔——执行委员长。
   沉重的压力
   第二次讨论会冠名为“从无障碍到全新世界设计——1997”。“全新世界设计”
一语,我是第一次听说。这是一个比“无障碍”含义更为广、层次更高的概念。因
为有“障碍”,所以才倡导“无障碍”,但“无障碍”只是针对残疾人而言,“全
新世界设计”已经打破了健全人与残疾人的界限,它所面对的是全社会所有人的利
益,不论有无残疾,不论男女老少,人人可享“全新世界”的生存自由。在“全新
世界”中,为残疾人、老年人服务的特殊设施不再仅仅是一项社会福利,而成为普
遍的社会生活基础构成,健全人与残疾人、青年人与老年人……不再相互疏离,不
再有心与心的隔阂,而是人人平等,谁都可以幸福地生活。
   我从对“全新世界设计”一语含义的体认开始,接触到了人生辉煌的境界,同
时对社会的明天充满了更加美好的期待。我开始感觉到我是一位残疾人是半年前的
事情,也正是从半年前开始,我才重新审视我自己,也才重新审视我生活了二十几
年的我们的社会。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残疾人、老年人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心,
譬如我的电动轮椅,它让我行动自如,让我从未有过低人一等的感觉,甚至反而有
天真的自豪;这个机械的制造,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爱心,我从心底里感谢他们,
感谢我们的社会。在筹办研讨会的过程中,我所得到的决不仅仅是这些认识上的升
华,我还接触到了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与这些人的相识,让我增长了见识,这些
见识是我人生至为宝贵的财富。
   筱家先生是这次研讨会筹委会办公室的负责人。他是SPI公司的经理。SPI公司
本是一家旅游服务公司,专门为旅游团体派送导游员,现在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增设了残疾人和老年人旅游服务项目,筱家先生因此积极热心于社会福利事业。
   一说到经理,人们的印象里马上就出现年长者的形象,可是,被家先生却是一
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仪表堂堂,精明干练。他与我的交往也
是一样,现在我已记不清被他请吃几回酒了,我们还一起去采集葡萄。两人结伴外
出,在外人看来就像亲兄弟一样,其实他也真把我当成小弟弟看待。
   他做事的态度极为认真,对待家人更是体贴周到。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真是
数也数不清。与他一起共事,受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脾性有了很大改变,这能
从别人对我的评价中感觉出来。
   筱家先生只是我接触到的“好人”中的一位,无数的“好人”带给我无数的真
知。“执行委员长”的职衔给我创造了向他人学习的良好机会,我应该感谢这个机
会,更应该感谢我所遇到的任何一个人。
   知识、经验、与人们的交往……这一些让我一生也受用不尽,但在我担任执行
委员长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上天之赐”,那就是“沉重的压力”。
   沉重的压力首先是一种绞尽脑汁的苦恼。讨论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赞
助。可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愿意为我们这类活动捐资的企业太少,资金迟迟不能解
决。我与筱家先生到处游说,但结果比预料得还要糟糕。
   看到企业里的人们那爱莫能助的神情,我比任何时候都深深感觉到了“经济危
机”的可怕。垂头丧气地走在路上,想想自己以前游手好闲的无所事事,真有一种
无地自容的愧疚。
   为了扩大这次研讨会的社会影响,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去
霞关,又去永田町,运输省、厚生省、劳动省、建设省、文部省、总务厅、总理府
……一名学生能够一口气进出于这么多的国家机关,恐怕是不多见的。应该庆幸吗?
可是我没有庆幸的时间,跟在筱家先生的身后,我的神情一本正经,心里鼓胀着的
只有贪婪的紧张。我只是一位21岁的青年,担任研讨会执行委员长也是我心甘情愿
的,苦恼、劳累、紧张……我对自己无情吗?“道是无情却有情”。我要倾全力做
好一切。
   我喜欢社会活动,可筹办这次研讨会决不同于在中学搞文化节、拍电影。这次
研讨会的总预算是400 万日元,会场定在可容纳550 人的早稻田大学国际会议中心。
每位与会者要交纳2200日元会务费,光是征收这笔钱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旅行,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件可以带给人们想往和感动的幸事。与大自然亲密无
间地交融,与许许多多不曾相识的人接近……只要有时间,只要有金钱,无论是谁
都会把旅游当成人生的一大快事。可是,即使有时间、有金钱,也有人不能随心所
欲地外出与大自然亲近。这些人就是残疾人和老年人。
   为了让行动不便的人们也能自由快乐地旅行,现在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还有
哪些问题要解决呢?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这次研讨会就是要座谈
这些问题。可我想的却远不止这些。“这次研讨会将在社会上造成多大影响呢?”
这也许因为我是执行委员长,自感责任重大,所以才日夜焦虑,以至惊惧不安。
   圆满结束
   12月14日,“从无障碍到全新世界设计”研讨会如期举行。
   开幕式后,第一个演讲人是镰田敏夫先生。镰田敏夫先生是著名戏剧作家,他
的作品《写给星期五的妻子们》、《七位男女的夏日故事》等名噪一时。决定邀请
镰田先生并由他做第一演讲人,这完全是我的主意。镰田先生是一位作家,平时与
社会福利没有多少关系,但他是社会名流,如果能唤起他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关心和
支持,其社会影响绝对不可低估。历来各种形式的关于社会福利的集会也好、研讨
会也好,基本上都是停留在圈内人士的交流上,容易流于形式,容易自我满足,不
利于扩大社会影响,更不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加人到关心社会福利建设的行列来。正
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才决定力邀镰田先生出席这次研讨会。
   镰田先生在青年读者中享有很高声望,他的一举一动必然影响到当今青年人的
言行。青年是未来,未来的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当然要靠青年人的努力,让镰田先生
出席并做重点演讲更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我不善言辞。”镰田先生特别谦虚。他希望能和我以谈话的形式进行这次演
讲。他又说:“我是写剧本的,写剧本就要刻画人物,而且必须活灵活现,惟妙惟
肖。我之所以不敢写残疾人,就是因为我与残疾人没有接触,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
界。”
   这番话,一下子就把人们吸引住了。
   另一位演讲人是以《记忆中的海滨》成名的作曲家鸟家先生。他的演讲形式别
具一格,他和他的家人表演了一场“手语音乐会”。乌家先生平时经常带领家人到
全国各地巡回表演,还把他们的“手语音乐会”制作成录像带,忙得不亦乐乎……
他们的“手语音乐会”,唤起人们无限美好的情感,无论台上台下,无论健康人还
是残疾人,都在用心灵歌唱。置身其中,就像在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许多人都流
下了感动的泪水。
   研讨会高潮迭起。从下午开始,各小组座谈。这次研讨会分为四个小组,即交
通环境小组、制度政策小组、情报小组和服务业小组。在小组座谈会上,来自全国
各地的人们讲述了当地社会福利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发言踊跃,讨
论热烈。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长野县善光寺的住持的发言,《朝日新闻》记者对住
持作了专题采访,据说后天要在报纸上刊载。
   研讨会的最高潮到来了,由执行委员长作最后发言。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乘坐轮椅登上讲台。
   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出现这种情况,在我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我感觉有一
肚子话要说,可嘴巴怎么也张不开。我努力地想说话,我可能说了,到底说了什么
我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我所说的决不是事先准备好的。当时,我只是感觉一串
一串的话从我的嘴边流出来,而且是与泪水一起流出来的。台下静静的,我的声音
似乎在空谷中回响……待我的神志清醒过来,我才发觉我已经来到了讲台一侧的幕
后。
   我的执行委员长做完了。我还称职吗?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后台一个人也没有。我气喘吁吁,仍未从刚才的紧张中恢复过来。
   这时,我听到开门的声音。抬头一看,进来的是筱家先生。
   筱家先生缓步走到我的身边,脸上堆满关切的微笑:“辛苦了!”
   这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下子释解了我的紧张。我想微笑着说“彼此彼此,我们
都辛苦”,可脸上的肌肉怎么也不听使唤,是苦笑,还是悲哀?……我只觉得鼻子
一酸,抽噎着说:“结束了……是吧,筱家先生?……圆满结束了……”
   “是的,你是好样的!确实是好样的!”
   我再也控制不住,咧开大嘴,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大哭起来。
   这次研讨会,让我得到了许多,我的视野更开阔了,我的人生经历随之更加丰
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取的。我明白了,这些人各个是一所
学校,他们的为人处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给予我以影响,尤其是他们那对社会
福利事业倾注的满腔热情,令我不敢有半点儿的懈怠。如果说我终于到达了彼岸,
那么他们的无私奉献正是鼓满我船帆的凯风。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这次座谈会
获得了圆满成功。由此,我深深感悟到,当所有人为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时候,
迸发出的热情和力量就是无可估量的,目的就一定会达到。
   我们的社会确实在不断变化,但我觉得只有今天才是我们携起手来干大事的时
候。没有哪个时代能像现在这样信息快捷,通信方便,我们可以通过情报共有、信
息共享,以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这样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
方式、工作作风,最终就会改造社会。
   我突然有了这样的感悟。这一感悟促使我想进人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接触更
多的人,体味他们的热情和意志,丰富我的阅历。
   而且,我还想与他们一样亲自参与实践,为建设我们的社会贡献我的力量。
   ——为了21世纪的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08: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章  美国旅行记
   起伏的雾城:圣弗朗西斯科
   1998年2 月,那是一段令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在寒冷的冬日里,我离开父母,
远赴美国旅游。与我一起去的是我在补习学校时的四位老同学,地点美国西海岸,
时间三周。在此之前,我们曾在国内到处旅游,海外旅游这还是第一次。而且,在
国内旅游的时候,我乘坐的是手推轮椅,这一次就直接乘坐电动轮椅,大有“独立
自主”的豪情。
   刚刚飞抵圣弗朗西斯科,马上就有一场“奇遇”。在东京乘机的时候,我的电
动轮椅是按行李搭运的,轮椅上的蓄电池被视为危险物品拆下另行寄存,到达圣弗
朗西斯科后,取了轮椅却不知怎样才能再把蓄电池装上。我们几个人忙得满头大汗,
好不容易装好了,却发动不起来,肯定是哪根线路接错了,于是重新安装。忙活了
大半天,这才勉强发动起来。走入海关的时候,我们已经累得无精打采了。
   可是,当我们走出机场,环顾四周景物的时候,马上就有了来到另外一个世界
的感觉。“天空真蓝啊!”这是我对美国的第一印象。在圣弗朗西斯科,我们参观
了著名的金门大桥,这座桥被誉为“世界第一桥”,外型美丽壮观,慑人魂魄。我
们还去了关押阿尔·卡波耐的阿尔卡特拉兹岛。乘坐高速游艇,极目碧波汪洋,海
风拂在脸上,心情格外畅快。看着船尾猎猎作响的星条旗,一种身临美国的现实感
令我激动不已。
   观市容、购物……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号称“美国肢残人天堂”的巴克莱。来
美国之前,我早就有一个愿望,就是一定要到加里福尼亚大学巴克莱分校参观。据
说这里的“无障碍环境”世界一流,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残疾人学生来校就读。
   我们去的那一天,正赶上学校举行“Campus Festa’98”文化节。校园内熙熙
攘攘,热闹非凡,到处都有节目表演,穿行其间,立刻为周围气氛所感染,禁不住
兴奋异常。学生中有白人,有黑人,也有黄种人,更令人称奇的是竟有那么多乘坐
轮椅的学生,仅仅几个小时,我就看到了十几位。
   看着眼前的景象,我隐隐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随着我在人群中
的不断往来而越发强烈。校园里的残疾学生和同学们一样认真地参加各自的活动,
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特殊;这里所有的人对我——一个陌生的人,一个从日本来的
乘坐轮椅的残疾人——竟也视若无睹,这实在让人不能理解。这到底是为什么?看
来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这里的人早已把残疾人视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存在了。
   不仅在巴克莱,回想我到美国来之后,无论在哪里,几乎没有什么人惊奇地盯
着我看。现在想来,这似乎是应有的社会文明状态。我认为在这种社会状态下,任
何残疾人都会在无形中寻回自身的社会角色和人生价值,就不会为自己的残疾而终
日悲苦。我劝残疾人都能到这里来看看,那样的话,你就会对“身体的残疾等于身
体的特征”有一种切身体验。
   第二天,我们的一位同伴过生日,大家商定一起去看歌剧。我们五个人谁也没
有看过歌剧,因为是第一次,而且又是在美国,大家都兴致勃勃,可是谁也没有想
到,这一去竟丢尽了脸面……我们进了歌剧院,立刻就感到一种正规得让人压抑的
氛围,所有的观众都衣冠楚楚,彬彬有礼。再看我们自己,一身便服,邋邋遢遢,
我穿的竟是一件土里吧卿的毛衣……
   还有这里的设施和服务,也令我们这些日本人羞愧。记得在日本看电影或听音
乐会,乘坐轮椅的残疾人尽管买了票,但服务员有时会把他带到剧场的角落里,质
问,解释……于是就吵起架来。可是在美国,剧场里专设“轮椅席”,购票入座,
谁还会担心有什么不愉快发生?
   服务员把我带到“轮椅席”上,问我还需要什么帮助,我摇摇头。服务员离开
后,我看了看四周,发现乘坐轮椅来的还有好几位,人人都穿着整洁,与其他观众
相比毫不逊色。我的右边是一位夫人,她穿了一身紫色礼服,显得华丽又大方。是
啊,残疾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打扮得漂亮得体呢?日本的残疾人是不是应该向美国的
残疾人学习呢?
   沙漠里的不夜城:拉斯韦加斯
   在圣弗朗西斯科逗留了五天,我们又来到了拉斯韦加斯。如果说圣弗朗西斯科
的美是一种自然之美,那么拉斯韦加斯的美则在于雕琢。城市建筑形状各异,鬼斧
神工,有的像埃及的金字塔,有的像欧洲中世纪的城堡;那边是自由女神像,这边
是倾斜的海盗船,旁边是正在喷发的火山……全城就像一座巨大的流光溢彩的游乐
场,令人眼花绽乱,甚至看到西天美丽的晚霞,你也会意醉神迷,以为这是哪家高
级饭店玩出的花样。
   高级饭店鳞次林比,华美绝伦,置身其中,那一派豪华炫人眼目,可对我来说,
那豪华则平添诸多不便,光是地上的绒毯,轮椅的轮胎能严严实实陷在里面,让我
走行格外困难,就好像走在沙滩上一样。
   说到拉斯韦加斯,最著名的还是这里的赌场。我们去一家赌场玩“排五点”,
两眼紧紧盯住大屏幕,待确认了第一,呼吸也急促了,手心里汗津津的,心在扑扑
狂跳,可是结果却……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不甘心,两相交互,总觉得会赢、
会赢,仿佛着了魔似的,心甘情愿地把钱大把大把地抛出。
   在这个赌场里,除了我们几位年轻人,几乎清一色的老年人。为什么有这么多
的老年人要来赌博呢?一开始我并不理解,后来才明白,赌博需要的是金钱和时间,
无须体力,这似乎正好是一项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早已进入高龄化社会的日本,
是不是可以考虑引入这项娱乐呢?
   离拉斯韦加斯不远,有著名的古朗德·噶尼奥国立公园。我们预定了一辆出租
车前往。车来了,可是车上没有升降机,打电话与出租公司联系调换一辆,公司竟
说他们没有这种类型的车。我大失所望,在美国发生这种事,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但仔细一想,也对,美国的肢残人外出,都用自己的车,可是……最后,我们只好
租借了一辆能装上轮椅的客货两用车。
   在古朗德·噶厄奥国立公园,极目四望,顿感大自然的伟大与庄严,那种感觉
在日本狭小的土地上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黛斯·瓦莱号称西半球海拔最低、气温
最高的地带,确实,现在尽管是冬天,惨白的阳光依然灼人肌肤,据说这里夏天的
气温常达摄氏50度。可是,驱车再行几小时,来到布拉易斯·噶尼奥,竟一变而为
天寒地冻的景象,坐在车里,我们个个被冻得瑟瑟发抖,车后放置的饮料也冻成了
冰流儿。这里由于河川和风雨的侵蚀生成的尖峰。石林,宛如自然之手的精美雕刻,
还有那满天桃红色的云霞,让人终生难忘。
   美国西海岸最大的城市:洛杉矶
   人们印象中的洛杉矾可能各式各样,有人会想到”电影之都”好莱坞,有人则
会想到富人区比华利山、美丽的海滨圣莫尼卡……我对洛杉矶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有
迪斯尼乐园——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故乡、世界上最大的动画
影视城。这次来洛杉矶,到迪斯尼乐园游览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要亲身体验动画电
影的制作过程,要实地参观实物拍摄场景……我们乘坐着游览车在园内巡回游览,
所到之处一片逍遥自在的快乐气氛。这个乐园真大啊,感觉中好像比东京的新宿区
还要大。
   我们去体验“宇宙旅行”和“未来世界”的新奇,快速飞行中只觉得一种恐怖
的刺激窒息了意识。我们又到时间隧道旅行,乘船从一处瀑布跌下,接着进入到公
元前的时代,大火、战争、瘟疫……每到一处,总有让人心惊胆战的场面出现。最
令人叫绝的是来到恐龙中间,恐龙那巨大的嘴巴、震耳欲聋的吼声,简直使人肝胆
欲裂……
   在迪斯尼乐园,我驾驶轮椅可到任何地方去。这一点与日本又有很大不同。在
日本,要么想去的地方不能去,要么去了会被弄得精疲力竭,可是在这里我感到无
比的快乐,看各种表演我可以凑到最前面,乘坐各种游览工具我可以自由地上下,
园内的公共厕所专设残疾人厕位,上坡下坡根本不用担心台阶的阻碍……一切的设
计全部考虑到了残疾人的方便和娱乐。真不愧是美国啊!
   在美国的三周时间转眼过去了,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快乐之旅。我的父母也
许对我寄予担心,但我想他们获得的更多的应该是感佩和欢喜。
   这次旅行还应该说是一次“勇气之旅”,对我来说是如此,对我的同伴们来说
更是如此。他们还都是学生,而且都是第一次出国,连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何况还
带着行动不便的我。
   轮椅、任性,这就是我——“烦恼”。我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大家为我创造
了这次快乐之旅。谢谢!我的同伴们。
   还去吗?咱们再找个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08: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一章  大雪天
   困窘之时
   我驾驶着我的电动轮椅,已走过了20年的人生之路。期间,我遇到过大大小小、
各式各样的趣事,最令人难忘的还是这样几件事:
   那还是在我上补习学校的时候发生的事。前面已经作过介绍,我上的补习学校
位于新宿区的大久保。大久保积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人称“世界之街”。我在
学校自习室学习,有时一不留神学得太久,回家的时候天就黑了。经过大久保,只
感到街上的景象“焕然一新”,有一种奇特的陌生感。璀璨的霓虹下,街上熙熙攘
攘,耳朵里满是叽里喊啦的外国话,尤其是男子们的对话,声音粗大,听来就像吵
架一般。偶尔也能听到几句日语,却无非是“欢迎光临”之类的寒暄,这是外国女
性在为雇主招揽生意。这些女子大多来自亚洲、南美洲各地,年轻漂亮,很是惹人
眼目。
   那年冬天的某一天,又是天黑了我才离开学校。天空下着毛毛细雨,一边驾驶
轮椅一边撑伞实在太麻烦,我就索性淋着雨匆匆往家赶。不一会儿头发就被雨水淋
透了,渐渐地,我感觉身体越来越冷,于是就想喝杯热咖啡。我把轮椅停在一台自
动售货机的前面, 看到了里面的热咖啡却没有办法取出来。 那一刻,脑子里只有
“只要有钱就能喝到热咖啡”的简单思维,似乎忘记了我是一个不可能自己使用自
动售货机的残疾人。当时,我急得抓耳挠腮,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就在这时,一
位年轻女子走到我的身边。
   她说了一句话,不知是哪一国的语言,我听不懂。但从她的表情上看,这位外
国女子显然觉得我非常可怜。她不会日语,也许懂英语吧,我试着用英语表达我的
意思,希望能得到她的帮助。可是,她也不懂英语。
   我们无法沟通,我朝她笑笑,算是向她表示谢意。她是一位聪明的女子,竟从
我焦急的眼神里理解了我的渴望。她慢慢地从自己牛仔裤的口袋里取出零钱,指着
自动售货机里摆放着的各式各样的饮料,似乎在问我:“你想喝什么?”我连声说:
“NO!NO!”一边摇头,一边用眼睛示意我自己身上有钱。看到我的样子,她两眼
直直地盯着我,一脸怪讶。
   可是,我实在没法让她替我把钱从我的口袋里取出来。到底怎么办好?看来只
能接受她的这番怜惜了。
   我指着热咖啡,朝她点点头。
   “当嘟嘟……”硬币落人的声音。
   “哗啦啦……”紧接着是易拉罐滚落的声音。
   她弯腰从自动售货机里取出一罐热咖啡,替我打开,然后才递给我。我一直在
默默地看着她那一连串的动作,认定这是一位心地善良、待人亲切的女性。我接过
咖啡,想说一句感谢的话,又感到说也没用,只是满怀感激地朝她点点头,捧起咖
啡喝了起来。我发觉,在我喝咖啡的过程中,她自始至终一直在微笑地望着我。一
位乘坐轮椅的残疾人和一位外国年轻女子在一起这样亲近的样子,在别人看来,也
许是不可理解的吧。
   从那以后,在回家的路上我又遇到过她几次。见了面总免不了要寒暄几句,我
发觉她的日语每次都有长进。后来,她主动告诉我她的名字叫米莱娜,又把一张写
着十几位数字的纸条交给我,然后从手提包里取出手机,朝我点点头。我明白纸条
上的数字是她手机的号码,我想跟她再说几句,她已经离我远去。望着她的背影,
我猜测她的意思大概是我可以随时打电话给她。
   我在大久保结识的外国女子不止米莱娜一人。有一天,我在去补习学校的路上,
突然被一位亚洲女子叫住。我以为她有什么事,便停下来等她。那位女子追上来,
慌慌张张地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掏出几张千圆的票子, 就要递给我。 我连连摇头:
“NO!NO!”她不由分说,把钱硬塞到我的口袋里,回转身匆匆离去。这一切发生
在一刹那间,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远处的人群里,我还没有回过神来。
   这位女子肯定是来日本打工的,像她这样的外国女子在日本数不胜数。据说,
到日本来打工的外国女子中,有不少人是因为家有患病或身有残疾的孩子,为了挣
钱给孩子治病,她们才抛家别子,千里迢迢来到日本。往我口袋里塞钱的那位女子,
是不是属于这种情况呢?她见到我就想起自己的孩子,一种辛酸的母爱油然而生,
她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吧。
   还有一件事,现在想来特别有意思。那一天,我到高田马场车站等朋友,在我
的旁边站着一位理着齐耳短发,还染成红黄等好几种颜色的外表凶悍的小伙子。他
站在那里,足足有五分钟一动不动。我内心有一种恐怖感,想离他远一点儿,但又
怕朋友来了找不到我,只好硬着头皮呆在原处。我自己宽慰自己,他也许也在等人
呢。
   我的朋友还没有来。 又过了一会儿, 那位小伙子向我走近两步,与我搭话:
“喂,哥儿们。”
   我按捺住心脏的砰砰跳动,怯怯地抬起脸来:“啊,啊……什么事?”
   “我说你……很不容易啊!”
   “唉?……”我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我重新打量眼前这位小伙子,感
觉他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可怕。他问我:“是事故?”我摇摇头:“不。天生的。”
“啊,是吗?”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语气中没有惊讶,也没有同情。接着,他开始
讲他自己工作的事。
   他兴致勃勃地讲,我认真地听。慢慢地,我觉得他那貌似凶悍的外表下有一颗
常人的心。我对他的恐怖完全消失了。
   我的朋友终于来了,他足足迟到了15分钟。还没等我说话,那小伙子悄悄问我:
“你的朋友来了?”
   “是的。”我点点头。
   “小子让哥儿们等这么长时间,真他妈的混帐!”
   说不定他要上前质问我的朋友,替我打抱不平。我不想让他插手我们的事,连
忙解释说:“不,是我来得太早了。”
   他拍拍我的肩膀,说:“好了,我该走了。”说着,一只手伸进外衣里面的口
袋里。“他要干什么?”我心里一阵慌乱,刚才的恐怖又一次袭上我的心头。没想
到他从口袋里掏出来的是一张名片。
   “哥儿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我打电话。”
   说完,他把他的名片装进我的口袋,转身走了。
   这就是所谓的“哥儿们义气”吧。我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涌上一种复杂的感情,
像他那样的人或许对世间的一切都抱有一种敌意,可对于我这样的人一一社会中的
弱者还是寄予同情的。
   回到家,我把今天的奇遇讲给父母听,本以为他们会大惊小怪,没想到母亲的
表情意外地平静,她说:“你不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吗?”
   我大惑不解:“为什么?”
   “你想啊,那个人就是真的在保护你,对他来说也不过是小事一桩。可你呢,
你身为残疾人不但按时前往,还为朋友的迟到解脱。他这是在向你表示敬意呢。”
   我去看父亲,父亲也正好在看我。我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漂亮残疾人
   “残疾人可怜。”这好像是人们的一种固有观念,在大久保遇到的外国女子,
在高田马场碰到的可怕的小伙子,他们一定是认为我可怜才向我表示怜悯的。当然,
我并不是说可怜的残疾人不存在,我甚至认为有些残疾人确实情绪焦躁、性格孤僻,
说这些残疾人可怜自然有一定道理,但他们的可怜不是来自于残疾,而是其内在因
素所致,只不过他们恰巧是残疾人而已。
   那么,残疾人让人感到可怜与其外表形象就没有关系了吗?当然不是。我在美
国的时候,感触最深的就是美国的残疾人个个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在街上,我看到
乘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衣着整洁,一派绅士风度;在歌剧院里,我身旁的一位坐在轮
椅上的夫人穿的是一件漂亮的晚礼服……他们给人的感觉是不卑不亢,甚至是高贵
气派。他们也是残疾人,可是有谁会认为他们可怜呢?
   可是在日本,喜欢打扮的残疾人就为数不多了。也许日本的残疾人外出参加社
会活动,或者去公共娱乐场所的机会比美国的残疾人少,因此,他们没有修饰打扮
的意识,所考虑的只是便利实用,譬如毛衣,穿在身上既随意又舒服,残疾人都喜
欢穿。可是毛衣这种衣物,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
   假如两个残疾人,过着同等程度的生活,一位打扮得整齐漂亮,一位则不修边
幅,人们会觉得谁可怜呢?答案不言自明。
   也许有的残疾人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自己感觉好,就不在乎别人怎么议论。可
是,我们要改变世人对残疾人的印象,要唤起自己对生活的热望,难道不应该神清
气爽、朝气蓬勃吗?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穿西装。每到我的生日或者节日,还有外出旅游的时候,我
一定要穿上我最喜欢的衣服。有时碰巧那件衣服母亲刚刚替我洗了,还没晾干,我
立刻就会撅起嘴来,满脸不高兴。我是一个任性执拗的孩子。
   上了中学,穿的是校服。校服不能随便改制,要想玩点儿花样漂亮漂亮。就只
有在领带上做文章。一般的领带内都装着棉条,为的是保持形状。有的同学竟别出
心裁,偷偷抽出棉条,把领带系得又细又长,自以为美,可看上去一点儿也不雅观。
我也学着阿野的样子把领带里的棉条抽出来,没想到让老师发现,狠狠熊了我一顿。
   我喜欢臭美的性格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当有人问我对什么最感兴趣的时候,我
立刻回答:“散步和购物。”购物最喜欢选购西服。我常去新宿和涩谷的大商场,
尤其喜欢去位于涩谷区神宫前的青山西服店。那里,不仅西服的种类齐全,样式新
颖,而且店内宽敞,没有台阶,我可以驾驶轮椅自由选购。当然,那里售货员的服
务态度也是一流的。
   但是,也有一件事让我感到焦虑。青山西服店每年举行两次优惠大展销,展销
时间恰好与期中、期末考试冲突,我该怎么办?啊……
   1 月15日是成人节,学校放假一天。去年我已举行过成人仪式,今年的成人节
与我没有关系。今天干点儿什么好呢?几乎没假思考,我马上决定就去青山西服店。
可是,今天天气不好,窗外大雪飘飘。据新闻报道说,今天的这场雪在关东地区是
极为罕见的一场大雪。
   去还是不去?我犹豫不决。我呆呆地望着窗外,只见雪越下越大,一度想不去
算了,可转念一想,一年就只有两次优惠大展销,机会难得,如果轻易放弃实在太
可惜了,便一狠心:去!我的决定把母亲吓呆了,她肯定以为我发疯了,可又不好
强行阻止我。我不顾母亲劝阻的眼神,驾驶轮椅出了家门。雪太厚了,轮椅的前轮
埋在雪里,只是一个劲儿地打转,一步也走不动。不知费了多大的劲儿,好不容易
才来到最近处的一个公共汽车站。我在上车的时候,司机和乘客都转过身来惊讶地
看着我。是啊,要是没有急事,健全人也不会在这样的大雪天外出啊。
   终于来到了青山西服店。我紧赶慢赶,还是比预定时间晚到了30分钟。大展销
早已开始,店内顾客满满当当。我急急慌慌左冲右突,仓促参战。售货员看到我,
也不禁呆若木鸡。她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样的天气里我能到这里来。
   我先买了一件毛衣,这是准备去美国旅游时穿的;又买了一套早就看好的西装。
出了店门,我不觉得意洋洋。可是,没走多远,轮椅的前轮就钻在雪里转不动了。
雪还在下,天气寒冷刺骨,我坐在轮椅上,像囚笼里的罪犯,但等死期来临。
   一位公司职员模样的人来到我的身边:
   “怎么了?开不动了吗?”
   “是的。前轮陷在雪里了。”
   “是这样……请稍等。”
   来人把他的皮包和上衣放到我的怀里,然后转到轮椅后面,一边小心翼翼防止
滑倒,一边使劲朝前推动轮椅。
   他一直把我推到没有留下积雪的大马路上。望着他满脸通红、气喘吁吁的样子,
我万分感激,连声致谢。
   他平静了一会儿,说:“在这样的大雪天乘着轮椅出门,可能有什么大事吧。
不过,这也太勉强了。”
   我羞愧满面,恨不得立刻找条地缝钻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08: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章  父亲和母亲
   起名“洋匡”
   在我们家,我称呼父母从来不使用敬语。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生我养我的父
母双亲。
   父亲33岁结婚,35岁的时候有了我。中年得子,少了几分慌乱,多了几分沉着,
而且不会再时时处处炫耀威严。他有时甚至比我还显得孩子气,譬如,“巨人队”
输了球,他会暴跳如雷;吃饭后水果,他会和我争抢;看电视,一旦有女明星出来
唱歌,不管自己会不会唱,他一定要跟着哼哼。
   他曾经对我说:“你没有兄弟姐妹,我又不能娇惯你,所以我既要做你的父亲,
又要做你的兄弟。”父亲、兄弟的两个角色,他都扮演得非常出色,一点儿也看不
出“表演”的痕迹。
   父亲对我采取这样的态度,使我们的父子关系极为融洽。
   在我的生活中,我从来没有感到父亲是一个“绝对的存在”,在他面前,我也
从来没有压抑、拘束的感觉,他就像我的一个朋友,自然而亲切。每到星期天,他
会带我外出游玩;有时加班,他就与我约定傍晚到他的公司会合,他再带我一起去
吃晚饭……
   父亲是一个建筑家,我虽然不了解他的职业的具体内容,但我发现平时的他特
别注重规矩和追赶时髦。现在我们家住的房子就是父亲设计的。朋友到我家来玩,
几乎无不夸奖:“这房子好!太漂亮了!”
   当然不仅仅是房子设计得漂亮,他自己也特别注重修饰打扮。他自称是“西新
宿服装潮流领袖”,认为他们公司那一片所有的白领在穿戴上无不唯他的马首是瞻。
他还把自己的这种爱好传染给了我,并为他的成功庆幸不已。我承认我喜欢穿戴确
实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我的名字“洋匡”也是父亲给起的。据他解释:洋者,太平洋也;匡,匡救世
界也。他希望我有一颗像太平洋一样宽阔的心,有匡救世界的凌云壮志。光有字面
上的意义还不行,一向不计些小的父亲,这次竟搬来大词典仔仔细细查对笔画,最
后得出结论:“洋匡”的笔画数,预示着拥有这个名字的人将会得到无数人给予的
深挚的爱。
   能否以太平洋般宽阔的心匡救世界,我没有信心,但我确实得到了无数人的深
挚的爱。我喜欢我的名字,我为拥有这个名字而自豪。
   现在去香港!
   要写母亲,不能不写她陪我上学的事。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必须有人陪伴,母
亲就充当了陪伴人的角色。去学校,她跟我一起;我上课,她就在教室前的走廊里
等候;放学了,她再陪我一起回家。
   高木老师说:“残疾学生的家长总是对学校要求这要求那,可是乙武的母亲从
不这样。她非常尊重学校的决定,遇事特别好商量。”
   学校规定不能在校园里驾乘轮椅,老师事前与母亲商量,母亲只说了一句话:
“我们听老师的。”她对老师的教育方法从不妄加评说。
   母亲不仅对老师特别尊重,就是对我也不过多干涉。入学之初,小朋友们常常
问我为什么没有手脚,还时不时地触摸我残肢的断面,有的孩子还故意不穿袖子,
一摇一摆,模仿我的样子戏弄我。老师有些担心,生怕母亲会怪罪学校,可母亲一
笑置之,说:“这是孩子们之间的事,大人没必要管,让他自己解决就行了。”老
师为母亲的宽宏大量深感钦佩。
   我上了中学以后,母亲对我的自主权更加尊重。记得那是中学一年级的夏天,
有一天我对母亲说:
   “我想在暑假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去青森。”
   这是我第一次用意志的口吻向母亲说话。对于我的这一想法,连我自己都觉得
不太现实。我猜想,母亲听了我的话,肯定会说“和朋友一起,危险啊”、“大人
不去,能行吗”之类的劝阻的话,没想到母亲竟会说出这样的话:
   “啊,是吗?什么时候出发?几天?”
   我如坠五里雾中:“哎……同意了?为什么?”
   “知道你什么时候离家,离家多长时间,我们也好安排我们旅游的事啊。”
   就这样,8 月中旬我和朋友去了青森,父母在送走我们的第二天就去了香港。
   一般情况下,为人父母者往往过于呵护自己身有残疾的孩子,我的父母却不这
样,不但敢于放任儿子离家,而且还趁此机会外出旅游,好像巴不得似的。他们为
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儿子当成残疾人。
   这样最好!
   过于呵护自己的残疾孩子,就是因为觉得他“可怜”。如果父母先有这种想法,
时时处处小心翼翼,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可怜”的意念传染给孩子,孩子也
就会自以为“可怜”,那么他就不可能勇敢地迈上今后的人生之路。
   我在父母的养育下,自四五岁懂事起一直到快二十岁,从未意识到自己是一个
残疾人,因此也就从未因自己的残疾而苦恼过。在任何时候,我都没有听父母说过
要我正视现实、克服残疾的之类安慰、鼓励的话,也许他们觉得这样的安慰或鼓励
对于我没有什么用处。不过我认为,之所以对我没有用处,就是因为他们从不说这
类话。
   常常听人们说“残疾能塑造人的个性”,我以为这种说法言过其实,至少我不
敢当。我小的时候是把我的残疾当成一种“特长”,现在我又认为我的残疾是我的
身体的一个“特征”。世界上有胖人,也有瘦人;有个头高的人,也有个头矮的人;
有黑人,也有白人……同理,有健全人,也有残疾人。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身
体残疾,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只要把残疾当成自己身体的特征,你还有什么
可苦恼的呢?
   使我获得这一教益的是我的父母。他们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感谢他们;他
们养育我直到现在,我感谢他们。
   我由衷地、真诚地感谢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14: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三章  心灵无障碍
   鞋子和轮椅
   ——乘坐轮椅者请在人陪同下使用电梯。
   这是在商店、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电梯旁常常看到的提示语。我认为这种提示
对我毫无用处,我可以操纵我的电动轮椅乘上电梯,可以任意按下按钮到我想去的
楼层。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我从来也没有感觉有什么不方便,为什么非要人陪同
不可呢?
   这种提示语的出现自有其背景。是的,在常人的意识中,乘坐轮椅者单独行动
是很危险的,或者认为残疾人是应该受到社会保护的弱者。但是我不认为这样的看
法正确。我要问,残疾人果真是让社会保护的弱者吗?
   说来惭愧,现在日本城市的基础设施确实还不能尽如人意,残疾人的自由行动
受到诸多制约,独立生活困难重重,因此,他们需要人们给予这样那样的帮助,这
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他们之所以坐以待“援”,难道不是“环境”所迫吗?
   我经常在想,如果“环境”适应了残疾人的生存要求,那么残疾人就不是残疾
人了。譬如,我想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经过的车站内没有电梯,又不能乘坐
公共汽车和出租车,那么我的愿望就不可能实现。即使能够达到目的地,也会费尽
周折,而且不知要得到别人的多少帮助。这个时候,我就是“残疾人”。可是,如
果车站内附设了电梯,站台与车厢间没有空隙,也没有台阶,可以驾驶轮椅顺利上
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设有小型升降机,能把我连同轮椅一起升入车内或降到车下,
那么这个时候,我就不是“残疾人”。一般来说,人们从家里出门的时候,要在门
口换鞋。我呢,不是换鞋而是乘上轮椅。鞋子和轮椅是两件不同的物品,但从利用
它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这层意义来说,它们的功能又是一样的。社会中有
那么多的自以为残疾人的“残疾人”,这确确实实是环境因素而致。
   我常常在孩子们的面前说这样的话:“小朋友们,我看到你们当中有人戴着眼
镜。为什么要戴着眼镜呢?因为眼睛不好。我呢,我乘坐轮椅。为什么要乘坐轮椅
呢?因为腿不好。”这时,孩子们就会笑着说:“这是一样的啊。”我接着问他们:
“你们说戴眼镜的小朋友可怜吗?”孩子们纷纷摇头。我又问:“那么,乘坐轮椅
的人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可怜!”我再问:“眼睛不好的人戴眼镜,腿
不好的人坐轮椅,这不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坐轮椅的人就可怜呢?”孩子们回答说:
“眼睛不好的人戴上眼镜,就能看清东西;腿不好的人即使坐轮椅,也会有很多事
自己干不了,所以可怜。”
   孩子们的话一语中的。残疾人之所以可怜,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事情他们自己
无能为力。正常的社会生活与他们之间竖着一道“墙壁”,这道“墙壁”阻碍了他
们的日常行动,也销蚀了他们与常人一样生活的信心。
   但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可以让所有人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美好社会。我相信
这一愿望定能实现。可是,那一天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习惯”是最重要的
   消除社会生活与残疾人之间的那道“墙壁”,是必要的,但我认为最重要是要
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阻隔”。在交通工具、建筑物中创造“无障碍”环境,说
到底关键还在于“事在人为”。我们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抱有一种什么态度,是关
心、理解还是置之不理,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那么,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关心、理解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从我们的“习
惯”说开去。
   譬如在车站看到陷入困境的残疾人,有的人也许有“助人为乐”的念头,但又
不知道怎么样施以援手,于是便在一种怅然中,与之擦身而过。有这种经验的人大
概不少吧。这就是“习惯”,一种道德情性的习以为常。
   而更多的人会在内心中自我谴责:当时我为什么不帮他一把呢?不过,我倒是
认为这种自责大可不必,因为平时在大街上并不经常见到残疾人的身影,乍一遇到,
只会感到一种惊异,而要立刻做出恰当的判断对应,并付诸行动,自然是很困难的。
   这也并不是只限于对残疾人的场合如此。譬如突然有一家外国人搬来成了我们
的邻居,最初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惊奇,而且感到不适应。可几个星期后,我们对
这家外国人的文化习惯、生活习惯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原先笼罩在他们身上的迷雾
逐渐消失,我们就不再把他们看成是从哪个国家来的外国人,在我们的意识中,他
们成了住在我们附近的一家人,是邻居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明白,人们对于“少数者”(不管是残疾人还是外国人)的理
解,“习惯”因素所占的比重实在太大了。可是,正如前面所说,人们平时遇到残
疾人的机会毕竟有限,一旦遇见,如何对待,确实没有心理准备,“习惯”就更谈
不上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关键的是要培养人们善待残疾
人的意识,而且要从小抓起。
   孩子们是纯洁无暇的,他们对残疾人决不抱有任何成见。我去给孩子们演讲,
当我乘坐轮椅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先是一阵喧嚷,接着便鸦雀无声。我知
道那是一种惊异的沉默。那时,我扫视台下,最醒目的是一双双圆瞪的大眼睛。我
不动声色,开始演讲。慢慢地,孩子们的情绪起了变化,眼里不再是惊恐,而像小
学生在听老师讲课,平静且坦然。叨分钟的演讲结束,我与孩子们一起吃配餐,一
起打游戏机。孩子们围聚在我的身旁,一口一个“乙武哥哥”,叫得那样亲热,我
就像他们的一个大玩伴儿。等到我要离开的时候,他们恋恋不舍,一个劲儿地嚷着
要我再来。
   我的奇异的形貌令孩子们吃惊,但他们很快就明白了我与他们意识中的“普通
的大哥哥”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与我是以一种纯洁天真的情感来交流的,没有心的
阻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孩子们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在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设置
一道鸿沟,这是成人所为,在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决没有这种意识。
   我还有一个深切体会。记得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我的那些小朋友初次看到
我,都问:“你怎么了?你怎么了?”那么率直,那么关切。我也毫不掩饰地告诉
他们真情。小朋友们的问话中没有任何的歧视,我的回答也没有任何的自卑,一切
都那么正常,我们正常地学习,正常地成长。
   现在,我走在路上,与跟随着妈妈的小朋友相遇,他们会圆瞪双眼直直地盯着
我看,有时还会听到他们问妈妈:“那个人,为什么没有手和脚?”这时,他们的
妈妈就显得非常慌乱,不是去回答孩子的问话,而是不住地向我道歉:“对不起,
实在对不起!”然后,拉起孩子,快步离去。
   每当这时,我的心头就涌上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我不觉得难受,只感到很遗憾:
又有一位天真的孩子失去了一个理解残疾人的机会。孩子是好奇的,他看到奇异的
现象往往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是一般情况下的疑问,父母不但耐心回答,还会
夸奖他聪明伶俐,可为什么孩子把我当成一个奇异现象而提出疑问时,父母就会大
惊失色呢?直接解答孩子们的这一疑问,就会消解他们的疑惑,就会从一开始架起
一座与残疾人之间沟通理解的桥梁。否则,孩子们的心中就会永远存留着这个未解
的“谜”,久而久之,不知不觉中,他就会对残疾人另眼相看。
   千万不能躲避孩子们对于残疾人的好奇,好奇是理解的第一步,父母有责任解
答他们的疑问,有责任培养他们对残疾人习以为常的情感基础。只要大家都能认识
到这一点,“心灵无障碍”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我常听到朋友们这样对我说:
   “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我们确实很紧张。怎样与你相处才好呢?在你面前哪
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呢?我们真是无所适从。不过,同学相处时间一长,一起
学习,一起游戏,不知不觉中我们已不再把你看作残疾人了。就连外出旅游我们也
一起去,我们所想的不是你能不能去,而是我们怎样才能带你去。”
   我感谢朋友们的信任,同时我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对于残疾人不能不给予
关照,但万万不能把他们排除在正常的生活之外,万万不能因为他们身有残疾就区
别对待,以至于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
   初次与残疾人相遇,人们总免不了有一种心理上的隔膜。但是,如果相处时间
久了,人们依然对残疾人怀有异样的感觉,那么责任就在残疾人本身:性格问题?
人生观问题?……残疾人首先要信任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另外,残疾人不能有“特权意识”。我是残疾人,你们就要同情我,就要照顾
我,就要高看我一眼。这是毫无道理的,说到底就是一种自私,一种不知自爱的胡
搅蛮缠,即使乞求得一时的怜悯,也不能获得心灵的和谐交融。残疾人应自重。
   我就是我
   消除与残疾人的心灵阻隔,只是被动地习惯于他们的存在和行为方式还远远不
够,还应该尊重他们的“心”。欧美国家的社会环境极有利于残疾人的生活,一个
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人们能够最大程度地认同他人的价值观念。在多民族国
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不承认个体差异,就不可能构
建和谐的民族大家庭。残疾人在一个国家中,毕竟属于少数者群体,能否重视他们
的存在,能否为他们创建自由生存的社会环境,是这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
志。从多元价值观来看,社会中的大多数一一健全人没有理由不尊重残疾人的个性
特征。他们身体的残疾,正是他们最基本的群体特征。
   日本的情况如何呢?日本与欧美国家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日本是一个单
民族国家。单民族国家富有极强的趋同性,很难容许不同价值观念的张扬,而且往
往自以为是,唯我独尊,对游离于同一性之外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偏见,甚至是歧视。
在这样的社会中,残疾人这个独特群体的个性特征要想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自然
难上加难。
   目前,日本学校,尤其是中学里的“欺负人”现象特别严重。欺人者的动机主
要是看不惯他人的言行。“那小子跟我不一样,所以我就要揍他。”这简直是强盗
逻辑。如果人人都能相互认同彼此的差异,校园里的“欺负人”现象就会消失。我
们难道不应该认识到“人各不同”是天经地义的吗?
   认同他人,决不等于被动适应,它的出发点是看重自我。我为创建“无障碍”
环境所遵循的原则就是“我相信世界上就有只有我能做而别人做不了的事”,而且
坚信只要是主动参与,就能体现自我存在价值。对于这个人生哲理,有些人可能认
识得早一点,有些人可能认识得晚一点,但只要是向着这个人生境地挺进,到年老
之时,就会有一种事业的成就感。作为一名残疾人,残疾是他的人生“记号”,对
这个人生“记号”的感悟,当然也会有早有晚,同时,感悟程度的高低,也会因人
而异,但不管怎样,只要能够认定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
力量,就不会虚度此生。
   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在日本,不,在全世界,昔委众生,人人都去做自己该
做的事,人人都去做只有自己才能做的事,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有秩序,
更加有活力。做该做的事,做只有自己才能做的事,我们就会自尊自重,就会无限
自豪。
   如今,有些孩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常说:“反正我学习不好。”“反正我长
得不漂亮。”……心先沉沦,继之无所事事,自暴自弃。假如他们能认识到这个世
界上就有只有他才能做的事,他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他就不会自甘堕落,一
厥不振了。
   而且,只要认同自己,肯定自我价值,也就能认同他人,肯定别人的价值,因
为人各不同,但又彼此相同——我在这方面有能力,别人也会在其他方面有能力。
这正是“心灵无障碍”的基点。
   我们不仅仅是要创建一个让残疾人快乐生活的“无障碍”环境,我们的目标是
要让世间所有的人都能自由自在地享受幸福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善待生命,
让生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的活力,既能为自我的存在感到荣耀,又能为社会奉献
真诚,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快乐的呢?
   这是我——一个残疾人的愿望,我相信这也是世间所有人的愿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14: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只要身体健全,生个什么孩子都行。
   即将做父母的夫妇对于将要出生的孩子也许给予了各种各样的期望,但最基本
的恐怕还是“健康”吧。
   可是,我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残疾儿。我五体(头、四肢)不满足,不仅不满足,
而且五体中缺少四体。我连父母最基本的愿望也没能达到。我是一个不孝之子。
   我的父母生下我这个残疾儿,他们没有唉声叹气,更没有放弃养育的责任,而
是任劳任怨,含辛茹苦,使我的每一天都充满快乐。我一天天长大,与轮椅一道自
由自在地生活着。
   妊娠检查可以清楚地明白胎儿的发育状况,假如怀孕的母亲知道腹中的胎儿是
畸形儿,她一般会要求终止妊娠。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哪一位怀孕的母亲不充
满着美好的期待?将来的孩子是个残疾人……一般人不会有养育的勇气。我的母亲
也说:“如果当时我也做了妊娠检查,知道了你没有手、没有脚,坦率地说,有没
有勇气生下你来,我真的没有信心。”
   所以,我要大声宣告:“我是残疾人,但是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谁
也不能否认,有的人发育正常,身体健康,但他的人生却是忧郁昏暗的;有的人身
有残疾,却拥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人生与残疾毫无关系。
   正是为了传达我的这种认识,我才把这本书起名为《五体不满足》。身有残疾
的人们,看到这个书名也许会感到不快,但我的本意是好的。如果能得到理解,我
将万分感激。
   “残疾确有不便,但决非不幸。”
   愿天下所有的残疾人以此共勉。
                                        乙武洋匡
                                                                               
                                       1998年初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18: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
太感人拉
这需要多大勇气和毅力啊
我是凡人
可能做不道拉
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7 14: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版书叫什么名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7 14: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就叫《五体不满足》
真的很佩服这样的人。
可惜我是个没耐心没毅力的人
自己也很苦恼
要是有一天自己也遇上类似的困难是否能挺过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30 10: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6-4 0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