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应考的学习方法。
8 G% r+ x, C+ M$ s4 y# i应考的考试中,除了听力与阅读理解,大部分都是跟说话习惯有关的。 A+ z' ] T5 d c
像前面说的[不知道]与[知不道]。; r) Y6 H/ @. O; S. b- B ^
而考题的正确答案,大部分都是学过的句式为答案。
( C- j; ]% r' K$ y所以,只要对听过的,看过的,读过的有个映像。
/ {+ _; S, a% S: J! z5 \* A就完全可以以这种语言习惯去回答。
/ q* |9 z, V7 Q: b7 {7 V虽然笔试题用文字的视觉记忆比较直接,但是为了应考,那就要眼耳口一起上。
. r* W7 r; v j# q多听英语,形成声音的语言习惯,多读外语,形成朗读的语言习惯,多看外语,形成阅读的语言习惯。每天一小时听一小时读一小时看,我想对付应考绰绰有余。
3 n b. \% @0 _ }+ h, |语法可以完全不管,当然还是要借助中文意思。
$ G' p0 V6 r) j
6 x, @: ^0 _! v7 a+ q就是要考虑语法,也要把根据语言习惯得到的答案放在首选位置。, N. R7 x1 q4 G) E8 w" @+ N
5 f% h. }/ S) F% P/ ^
有的时候不敢选根据习惯的答案,却要从语法去考虑好久。
5 b0 U3 v P8 d这是因为,只是有个映像,还没有运用起这种习惯,所以就不敢十分把握了。 v2 p' e7 Q9 G( s3 L" b
6. 最后介绍记忆的三种方法。, S- ^7 t1 Z& _4 N: }, n" C
. v2 f5 o# Y, V; F1 I3 ^8 B1.形象记忆法。% A& m( \7 I6 g; S
如果现在说到“天安门”,可能都会想到天安门广场中的场景。' L' q. Z& ^6 a0 X
如果现在说《蒙哪丽莎》,可能都回想到达芬奇的那幅名作。" O, \3 Z# h. l* e5 U: V
不过想到是想到,可是能不能把天安门同蒙哪丽莎画出来?
9 @ ~8 K e" D1 J1 W可能很多人都画不出来。; |) I- [1 v5 Q
但是如果问到“da4wang2的wang2”字怎么写,可能脑海里都会浮现“wang2” 的写法,而且还很好写出来。
' x* Z% z$ R2 R0 w因为“王”字的结构比较简单,好记好写,就不像天安门同蒙娜丽莎那样了。) X, |9 P5 y3 w* j+ W$ z
: B% _/ i+ q4 o- D: W; ?: g
在学语言的时候,如果是因为某种原因,需要快速记忆单词的拼写方法,而忽略读和写。
- j' M2 j: W% t6 x可以以视觉记忆为主。比如[Enter][shift][space][Delete]这些单词,在记忆的时候主要记忆形象,这样即使在不懂文字的发音的前提下,也能记住同运用单词。而且以后在阅读的时候,也不需要读出文字的发音就能理解。6 B9 \/ @* [7 B% c
不单是在学语言,就是在学画画,之前如果仔细记忆,然后取掉参照物,就能画出它。这也叫做[观察]。如果长久的观察了天安门与蒙娜丽莎,一样也可以画出来,不过可能比较费时。
; K4 C0 E9 m. O5 ^$ S3 L/ k1 _& r
在记忆有形的东西,像文字、数理化公式、运用视觉记忆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 O, s. g' B8 B+ G如果需要记忆一段话,在不想背诵的情况,去用视觉记忆,当然记住可能更快一些。
) w& ^1 y& }6 R因为文字是有形的,古人说“过目不忘”就是这个道理。* V& I7 c) Y. x* m1 u0 [3 t
经过长久的练习,过目不忘并不是难事。
- n! v" [! v1 B0 p9 Z7 e! s
# G2 s9 B2 f* b. a+ D" B1 t4 L) R; b& w: I; {
2.声音记忆法1 Y4 h$ b4 f; ]
说自己家乡话的时候,很多的单词都不晓得如何写。
1 w( w3 D/ @, c4 i这是因为,对于家乡话的学习,是只有声音没有文字的。* l% ^7 T8 h+ _ h
也就是说,是通过声音来传达意思的。
. r& P. \) J" F D- h母语大都是这样,先学声音语言,然后学习声音语言的写法文字。
# T! D! v' p! G5 v( p% }" _* q1 E- ^' z. l6 [9 Y
一段音乐,我们不懂谱子,但是能哼出它。8 _: o* w! T4 n' _" g
母语家乡话,我们不懂文字,但是能学会它。
: Z% _" h5 M1 e+ ?2 l8 ?$ {
8 r! ]/ a. I' y% p声音的学习从声音的角度是最直接的。
2 j/ N( v* g8 }1 s k! Y在语言的学习中,对发音的模仿,可以直接通过听音,模仿发音,如果以发音动作来学习,反而模仿的时候太过于刻意发音动作,却忽视了认真的听音。6 e7 w; ]! _; y: y0 }
* R; [% A: Y. _" r对于音乐的学习,譬如要练习一首钢琴曲,可以先认真地听那首曲子,直到离开曲子都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最后再根据所听到的声音去弹那首曲子。也可以完全不懂乐谱。! ?4 v2 U) Q, A: A
乐谱对音乐只能有一个大概的标记,不能完全代表声音。而过去没有录音机,记录一个音乐,除了自己的思维,就只能靠乐谱辅助。但,现在有了录音机,一首曲子,可以想听多少遍就听多少遍。
- a$ f1 [% C8 G一些业余歌手,通过一遍一遍的听和模仿,唱得歌可以和专业歌手相媲美。
# c5 V- j( ?( O! D- x而古代的乐师,很多眼睛都看不见,像阿炳。
9 }; D; e, S% i这说明对于声音的学习,听得见原音,是最重要的。乐谱则只是个辅助。
$ b5 X% r) {8 v' Z+ z. S+ O. s- v5 _, e: T: i+ Q1 r
着重于乐谱或者发音动作,最后却忽略了对声音的认识。0 v' m) j2 h" ^: x) F0 E" D' \
弹出来的曲子不能达到原汁原味,模仿出来的发音跟原本的声音也有差别,带有浓浓的母语口音。当然如果想要说得一口原汁原味的外语,就要专门听外语,而且离开文字\国际音标、发音动作之类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绝对可以达到原汁原味的外语。& K* j+ M' z6 K5 S L$ @
. W0 t1 f9 C- a( F. [ C4 ?如果要朗诵诗歌,背诵散文课文之类的,先不妨把这些文字读成声音,然后用录音机录下来,再多听听,直到离开声音,还能记住他。这样即使在背诵的时候突然间忘记要说得,耳边也能立即想起听到的声音。2 E% e4 p: G! B' D. t* L( s
; Y. Z+ u8 G5 _ g3.动作记忆
6 s# e6 r% N( _% O也许突然间,会有想不起来某个字是什么样子的时候。0 v, W1 _9 \$ P; z, \
但是在手底下一写,就可以把这个字写出来。
q% c$ N% T+ S这个的功劳大概要归功于小时候不停的抄写汉字的功劳。
2 j. p+ E; ~9 x4 x4 Y, g3 a虽然没有用视觉记忆记住汉字的形象,但是已经用手低下书写汉字的动作记住了汉字。
; G. }/ y, J; a- [在记忆外语单词的时候,通过多写,不用记忆单词形象和单词发音,也可以书写出单词。
$ [( W. t5 a' ?* W* l! I) M4 S# I: X& O- A: {( x" P
有的时候离开了家乡一段时间,在外地却不会说家乡话了。1 y$ b) L- ]' X) ?& C8 a: [ l
回来却有一下子拐不回来的时候。
8 B4 z' U) C9 l% z$ s6 d这主要的原因是,通过声音记忆,先记住了声音,然后用嘴巴模仿出了声音,而且模仿的十分像,可是模仿会了以后,就会慢慢忘记当初听到的声音。而这个时候,本身也就是一开口就是原汁原味的。, s9 f6 u: e2 \5 n, [7 T1 I. @
在外地时间长不用家乡话的时候,就想不起家乡话的声音,自然也说不出来。
" W3 m# z, W w! t7 x# ~$ C可是一听到家乡话的口音,就会慢慢想起家乡话的声音。
5 T* a4 B7 y0 U1 @3 Z0 N这个时候,声音的模仿已经不成问题,语言就已经重在于嘴巴的说了。
& G y0 H# d0 V. J: o4 j3 e4 t
3 h8 q1 C) B; Y- j如果是要学武术体操之类的动作,先运用视觉记忆,记住每个动作,然后再学会动作,最后形成动作性的记忆。6 a8 Q) K+ H$ l; ~; r! E
3 x. l( d1 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6 f: c7 X/ A# n5 ^9 N" M
形象、声音的记忆,就像电影与录音机。. [0 C2 Y( m, e
而形象、声音的记忆,有时也是为动作记忆做基础。" J( W3 }& A8 _' V
在不同的时刻选择不同的记忆方式,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7 k, v! P& p4 Z
. E$ A4 c( C5 F2 u1 @/ K& C虽然有的时候,记忆单词,是嘴里再念,眼睛在看,手低下在写。$ S) c8 i" H: H9 @( f
这样,即便忘了写法或者读法,还可以从另外一种记忆上去寻找。5 v# k6 i2 [1 N- [/ N! {" d0 N
但是,如果一种记忆方法运用熟练了,根据需要选择一种记忆方法,却要比三种同时都上记起来快一些。有的时候同时运用三种记忆,反而互相会进行干扰。思维没有一种集中。2 y% Q5 s+ N8 z8 U j: T& p" d u8 c
7. 再要强调的是,背诵法不是单纯的嘴巴背诵。5 f8 L6 I# F- z3 v
因为大多数人对此方法的认识,只是嘴巴背诵而已。4 K. n6 a9 [" V/ S- }5 h, ]
就像一篇文章,只是通过不停的读说的方法记住他,其实这只运用了动作性记忆,使一篇文章转化为嘴部的动作,记住它。
: W2 p7 J8 t* Y& X! e0 c但是记忆有声音记忆(转换为声音,以声音记忆),动作性记忆(转换为动作,以嘴巴动作记忆),形象记忆(直接记住文字形象)。只运用一种,还是不高效的。
5 o3 D, \* v: E1 T; b( [" {8 t背诵法不扣语法,在积累中掌握的习惯(句式)。
& E% Y5 G) }1 X" E1 _- \5 @单另记忆实词,虚词都在记忆句子中掌握。6 T. O. @; q+ G& u! ^+ D8 M' m. G3 y; y
" E; q: \8 I& i8 P. S/ k7 l5 ?
合理的根据目的使用记忆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R6 u" k9 v+ D/ D
/ D) K5 \( [3 m8 U: a& |) s虽然背诵法比语法法效果好一些,可是隔了个母语,实际上我有点不想用这种方法学习。。' o/ K6 c7 @3 J
8. / I/ p6 W+ u" z
朗读与说话不同。, K! |6 W: s" r: H7 y
说话是有了想法,然后把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是从[想法——声音。]
, W. u& x' ?9 ] T8 f: A朗读则是通过文字来念声音,从[文字理解意思——声音]。
0 O- _, u& _0 i6 W( y由于理解的意思不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一般人念出来的文字都很平淡。
+ _; J) Z/ A0 _: S6 j1 F- _因此,说话说的很流利的人,朗读不一定朗读得好,可以想一下我们的母语。
& t C0 L/ Q) s$ @* x而学外语朗读得很流利,说话却不一定很流利。
; s, f( a( x6 t2 N& W9 M' h因为流利的口语是建立在文字理解的基础上的。
" a3 J7 x7 Y' d- { Z q/ a$ B- U V) x: N9 @
口语在前面已经讲了。. b9 b/ O- r1 \: W
现在就说下学习朗读的方法。
1 v$ W& `, y2 P& Z$ ~( H朗读的关键是看到文字,得到意思,然后把文字用很口语化或者带有感情的语言读出。 J4 F. `, p9 ^8 C7 K: f; L
这个口语化带有感情的语言,不是自己当时的语言,而是文章中的语言,所以就有点演戏的味道了。
7 H5 m u$ L1 ? k/ O所以朗诵的关键是,我们理解文字的意思后,在读它的时候,要尽量达到自然说话的效果,这个不是自发的自然说话,而是有意识的模仿自然说话,像演戏一样。所以朗读与说话的性质不同。
' U0 T2 t* Y9 F) m/ j4 ^7 g& G/ M4 W2 U3 c$ I; l& ^1 @; |3 u2 ]
比如,我们看到一句,“我好高兴哟”,我们会想到,什么时候会说那样的话,然后会模仿那种说话的感觉。8 r/ j3 u. ]) h. f) w! q! O
所以第一步,我们在看文字的时候,要先对文字中的那些话的真实气氛场合有个了解。
4 X7 w+ n" t+ u所以,我们可以看一部由字幕DVD电影或者漫画,因为有真实的场合与气氛。
5 n4 @- Z% `; d2 a一边看电影DVD,再一边看文字。
6 ^; }1 T/ ^4 ~* y$ `这样,在基础了真实场合、意思的同时,还看到了文字。. N7 o. `" }' l) f
那么最后离开电影,再看文字,脑子就对电影中的情节历历在目了。$ r. ]2 a0 J1 U) A+ }0 B; e; O
所以第一部,就是先看有字幕的电影电视动画。+ U: j' B3 L k9 ~ L0 ]" u2 u5 ~
3 W% j% o2 X2 H4 p. j
在一边看影视的同时,一边观察自己的学习效果。 E7 @- x) d- S0 f9 _! j) H
逐渐的,就会发现自己念诵文字的水平会大为提高。3 v7 D& E* u" g! Y7 x* q, x
积累一段时间以后,再离开影视,拿着文字做朗读练习,当然要尽量达到自己的要求。9 b0 P; \( r) A2 ~
. y1 c- ~& T, M. J: d* t% l. D如果是以练习朗读新闻为主,那之前听得时候就多看有字幕的新闻。8 w% ]- W1 G% t6 ]+ w. T
如果是以练习动画配音为主,那之前听得时候就多看动画。
* C$ V5 A6 y5 |0 s* Q$ y如果是以练习真实的生活语言位置,那就多看电视电影。
( u. M4 p. Y4 z, d: e' B" F/ D# p
: p9 _! Z; f" h6 T7 A5 o8 g总之朗读的练习,并不难。关键是融合跟口语的练习搞混。
% K5 \0 T5 o) E: q7 \而口语是每个学外语的人都要学的,朗读则不一定人人都得掌握,就是母语言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