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18|回复: 5

人多地少上涨100年就是这样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7 19: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评:黑幕重重 房地产食物链上能扯出多少贪官


  房价疯涨,老百姓怨声不断。尽管建设部等八部委于4月初启动的全国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动静不大,但由此引发的风暴雷声已扑面而来。4月23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节目《上海某楼盘房价虚高内幕》,对浦东陆家嘴的一处楼盘中央公寓的房价内幕做了初步揭露,社会反响强烈。前天的《21世纪经济报道》周报又接着对中央公寓天价造楼幕后的种种弄虚作假及造成数亿国资灰飞烟灭做了进一步调查报道。

  相关报道表明,除土地成本之外,上海2006年商品房包括前期工程费、建安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小配套在内的房屋造价在2500元/?左右,而中央公寓平摊到成品房中的土地成本每平米不足1000元。可是中央公寓一开盘公开售价就是1万元/?,后来竟然高达1,76万元/?。这当中有哪些人发了横财呢?据说不乏开发商内部瓜分(享受9000元/?的优惠价)、囤积居奇,其中一个监事一天之内就购买了15套房子并从银行贷款1000万元,更多的人以10万20万元倒卖房号给外地炒房团。总之,真正需要房子居住的人买不到房子,而买房子的人则纯是为了转手倒卖,牟取暴利。还有开发商出于照顾诸如“官员太太”之类的官场关系介绍生意拿提成回扣甚至干脆就是自身的原因,随意“做高”各种建筑材料或项目的成本,而这到头来都要摊到真正需要、买房居住的消费者身上。可以说,如果不是两家媒体进行这样的调查,外人谁能闹清楚其中的这些猫腻?控股的特殊利益集团甚至不向参股的小股东通报楼盘的实际成本,只是在小股东感到红利分成太低并进行探究发现问题严重而诉诸法庭却被判败诉的情况下,才向媒体举报了这个“典型”,否则我们根本无从得知这背后的重重迷局。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今年4月上旬广州一名包工头公开番禺建房明细账每平方米成本679元售价高达4200元,这比起上海中央公寓成本与售价相差1万多元当然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无论“大巫”还是“小巫”,无疑都在昭示人们,我国眼下的房地产市场是多么的不正常,是多么的黑幕重重,里面潜藏了多少权钱交易和违法乱纪,又有多少行贿犯罪分子和贪腐分子混迹其中?一小撮人疯狂玩弄财富游戏,联手把房价抬得高而又高,使急需房子住的普通百姓辛苦挣下的血汗钱被掏空并且债台高筑,却流进了这些人的腰包肥了他们;遗憾的是这样的抢钱大戏,正在通过房地产这个“名利场”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上演不休。

  在当今中国,以房地产生意为纽带已经纠集起来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其中既有显性、招摇的商人角色,又有隐性的身在权力部门的利益代表。地方政府在GDP和财政“小金库”的耀眼光芒指引下,不断为已经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添柴加火增温加热,一些官员要么家属亲戚就是房地产开发商,要么权力寻租成为某些房地产商的当然代表,所以起劲儿地哄抬房价,以此为手段攫取老百姓的财富。上周媒体的一篇报道透露,一位在珠三角和广西、云南多年从事楼盘开发的房地产商坦言:成本只占房屋价格的20%,开发商能够拿到的利润占房屋价格40%,还有40%就是被各种“灰色开销”吞噬了,也就是被相关职能部门“层层消化”掉了。最近新华社《?望》杂志的一篇新闻分析指出:“从目前已经破获的房产腐败案件看,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监管环节,从土地、规划、贷款到销售,腐败的烙印无处不在。”

  房地产行业的利益格局日渐明朗,但是仍然缺乏对上海中央公寓这样的具体“麻雀”的详细解剖。因此,中央公寓天价楼这个样本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认真解剖可以看出都有哪些环节、哪些人从房地产业利益链条中获利,是正当的还是非正当的?房价又是怎样被一路抬升起来的,症结到底在哪里,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有效抑制,才能避免眼下宏观调控越调越高的尴尬局面?此前不是有一些房地产“大鳄”(国有、私有没有本质不同)牛气哄哄地放言刺激百姓、哄抬房价并且以商业秘密为由拒不公布成本吗?那不正好说明这些人心里有鬼,害怕把其中的诸多黑幕抖落摊晒在阳光下!所以说,要想从根本上治理房地产市场秩序,肯定少不了这一个重要环节。

  房地产行业长期存在的“潜规则”、泛滥成灾的种种不法操作现象,也严重毒害了政风和社会风气,其副作用决不可低估。试问有几个房地产商人能够经得起法律的拷问,有几成与这个行业血肉相连的政府官员能撇得干净?高房价支撑了腐败利益链、食物链,利润的一部分通过权钱交易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到头来却让无辜的普通民众为之买单。种种迹象无不表明,居高不下且一路飙升的房价这条食物链或曰利益草绳上,拴着的那些贪婪蚂蚱,能耐很大,蹦达得挺欢。

  举凡医疗卫生、教育、房地产等管理混乱、老百姓意见比较大的行业,都是违法乱纪贿赂腐败比较严重的地方,只是有的还没有揭开盖子而已。郑筱萸主导下的药监行业露出了“冰山一角”,让人们见识了这些贪官“在其位乱其政”的疯狂,那么其他行业呢,何日才能揭开腐败的盖子?房地产行业出了个上海中央公寓,随着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深入调查揭露,其中重重黑幕自会一一显现出来。那么其他地方呢,能不能如法炮制,把一些明摆着问题很多,但人们又不甚明了的房地产项目,下功夫调查个水落石出呢?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在房地产和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只要真正拿出共产党干事情的认真劲头,就不愁不能把房地产食物链上的诸多腐败贪官给一个个揪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9: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最终为疯狂地价埋单 地价疯涨带动房价上涨

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近来“地王”频出,其结果是———

  地价涨得那么疯,房价还不趁机涨

  当人们还在为房价狂飙而惊诧、忧心时,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近来又“地王”频出。地价之于房价,犹如“面粉”之于“馒头”。“馒头”降价已成社会性渴望,而“面粉”却日贵一日。“扬汤不能止沸,烈火岂能加油。”业内专家指出,最终为疯狂地价埋单的,除了购房人还能有谁!

  6月21日,上海杨浦区的新江湾城D1地块上演了一场身价“火箭”秀。短短6分钟竞拍,面积不足5.93万平方米的地块,从底价5.16亿元急蹿至12.6亿元成交。按容积率1.7折算下来,单是楼面地价就已达到每平方米12509元,与其周边在售新房的成交价已十分接近。7个月前,同是新江湾城地块,楼面地价每平方米6677元已是“天价”,而如今,该“天价”在200来天里再暴涨87%!

  地价频创新高、楼面地价赶超房价的“新江湾城现象”,不过是近来房地产市场逆调控异动的缩影。在南京,4月6日,河西“建邺区所街地块”成交的楼面地价也达到了每平方米5530元,而3个月前成交的另一幅位于河西所街的相邻地块———“建邺区市政预制厂地块”的楼面地价每平方米还只有4626元。在杭州,5月30日,钱江新城一面积126亩的地块拍出34.9亿元的高价,并创下了每平方米楼面地价11759元的新纪录。这比去年9月底出让的杭州市中心“地王”的楼面单价还高出近千元。楼板价逼近新房价已变得势不可挡,6月25日成交的杭州拱墅区第20号地块,楼面地价约每平方米12245元,接近地块对面的清水公寓售楼价。

  地价扶摇直上的现状令人忧心。地产分析人士范晔在评论“新江湾城现象”时说:“区位相同、地段相似的两块土地,在短短几个月之内,价格相差一倍。地价如此疯狂,房价怎能理性!”

  地价在“疯狂”

  开发商为疯狂地价付账,但房价一浪高过一浪的事实表明,最终的埋单人不会是他们。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高出1.3个百分点。而前4个月,全国房价月均涨幅一直在6%高位波动。今年以来,领涨的南有北海,北有北京,东自南京,西迄兰州,中有蚌埠。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2007年房地产蓝皮书显示,地价综合水平排在前列的城市是:绍兴、厦门、南京、杭州、北京、上海、温州、宁波、广州。恰恰是这些城市,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月报中,时常显露狂飙的“牛角”。房地产研究者顾海波指出,但凡地价高的城市,房价无一不高。虽然房价取决于供求,但高地价增大了商品房成本,客观上推高了房价,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海的地价节节走高,如今万元房在上海已显得稀松平常。

  “一边放任面粉飞涨,一边想要馒头跌价,是否南辕北辙?”顾海波说,土地成本最终是要打入房价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到头来为疯狂地价埋单的还是购房人。

  谁最终为

  疯狂地价埋单

  地价为何疯涨?开发商说政府供地过少,地价猛涨,大半因供应不足而起。但土地主管部门并不认账,认为绝对供地量并不少。有统计显示,过去一段时间,上海共批出约2万幅———总面积75万亩至80万亩的建设用地,现在可能仍有2000余幅———17万亩至18万亩土地未开发。即便现在停止供地,已出让的土地也够几年开发。

  历史的供应过剩和当前的供应不足,加剧土地供应的“时空”矛盾,此即囤地之祸。政府部门为促使存量土地开发、减少新增存量土地,必须严格控制新增供地规模,而当前的土地供应减少又导致新增地价狂飙。新供土地价格一涨,囤积的土地自然就溢价,这就对存量土地闲置“待价而沽”形成了反向激励:闲置越久,溢价越多。于是,大量批而未动的土地,通过所谓项目公司股权转让的形式,在三级市场上高价转手也就不足为怪了。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指出,如何促使闲置土地变成有效供应成了眼下楼市调控必须破解的难题。房价上涨,地价难辞其咎。调控房价,务须调控地价。调控地价,就必须保障土地的有效供应,而要保证投放市场的土地能发挥实际效用,就得执行严格的“土地闲置”回收政策。早在2004年,土地闲置逾期两年便要收回的政策就出台了,但实际上各地被回收的闲置地极少。尹伯成建议,一方面,增加土地供给,推行价格和面积的双限制政策,确保低收入保障住房的用地来源;另一方面,必须严格执行闲置土地逾期回收的政策,甚至可以考虑开征土地闲置税。同时,国土部门还要严格查处三级市场上的不法土地交易行为。只有让囤地无利可图,市场的有效供应才可能保证。从远期来看,还必须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弱化地方在房地产领域的利益驱动。

  上海市松江区规划管理局副局长王振亮博士指出,眼下,房地产业所产生的税费绝大多数归地方政府支配,成了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和地方政府预算外资金的最大金库。按现行土地出让办法,住宅用地批租时限为70年,土地使用权租金一次性付清,当届政府把今后十几届政府的收益全部占有使用了,地价高,房价很难不高。他认为,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分离,变土地一次性出让为消费者每年给付土地使用租金,才是稳定楼市、降低房价的治本之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7 21: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70年后又是GCD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8 16: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涨得多我财产就多,涨,要狠狠的涨。继续这样涨就可以有更加安心的生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11: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财产是越多,,,,,,,,,,,,,,,,,,,,,,,,,,,,,,,到时候不用看历史书了,街头就遍地看到国民党最后时代的拿一

堆钞票去买一堆便纸的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7 19: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不买房价还一直会涨
涨……涨… …超过东京和纽约
你的未来一定会down down dow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5-11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