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9|回复: 1

小谢发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3 13: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场雪崩 谢国忠 《财经网》   [ 03-12 22:43 ][size=+0][size=+0]
谢国忠搜狐博客 [url]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url]



我们仅仅经历了此次信贷泡沫破裂的第一波冲击。第二波和第三波冲击即将到来
  【《财经网》专栏·冷眼观市/专栏作家 谢国忠】 “当你看见一只蟑螂时,要想到还有上百只藏在后面。”这句俗语在金融领域中似乎最为灵验。近来,数只由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操纵的基金破产,可能导致一场雪崩。
  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手中已握有超过3万亿美元,其债务更可高达这一数字的两倍。其投资行为主要是低成本借入资金,购买高回报资产。最近,“高回报”变得具有了“更快增值”的意味,而非“更高的产出”。随着负债成本的增加及资产价格的下降,上千个基金可能已经跌得一塌糊涂。当银行对其增收保证金时,他们不得不进行清算。
  清算最终回到了借款者头上。大多数大型金融机构也模仿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贷款购买资产,储存资产以期增值,并将增值的部分记为收入。而随着对冲基金和私募公司被清算,他们必须将其资产按市值计价,即用资产目前的市场价格来为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计价。这样,全球金融机构的损失可能不得不将他们所宣称的1600亿美元的账面再扩大两倍。
  随着金融市场的崩盘,很多投资者可能希望从那些表现良好的小型对冲基金中撤出,以保全财产。他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其实这些基金并非真的那样好,正是它们支持着小型公司的股价。而当这些基金走向清算时,却没有了接盘者。它们的真实表现甚至可能比原本表现不佳的基金更糟糕。
  目前,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机游戏正走向终结。自从2000年3月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和银行的自营交易逐渐变成最赚钱的业务。这些新型交易模式依赖于资产价格的提升;而随着如此多的公司在同一时间涌入同一市场,他们的需求又推高了资产价格。可以说,这一盈利模式是自我实现的。
  对贷款如此大规模的需求,本应推高贷款成本,导致这一盈利模式的失效。但对于那些弄潮儿来说,幸运的是,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使流动性保持顺畅,从而满足了所有贷款需求。投机家们从其他人那里募集资本,并从金融机构贷款——当然机构贷款也是借自他人的钱。在这个新型模式下,一批非常年轻的投机英雄诞生了。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在潮水退去之时,才能发现谁在裸泳。但这一次,却是全军覆没。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的时候,倒闭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一开始也会指责他人,并声称对公司内存在的金融舞弊毫不知情。当正义之轮开始转动,他们一个个被送进大牢。我猜测我们正目睹这一永恒主题的再次上演——这次,仍将有一些华尔街经理入狱。
  现在,我们仅仅经历了此次信贷泡沫破裂的第一波冲击。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倒闭,将导致其投资者和为其提供资金的银行遭受资本金损失。不久后,抵押证券、公司贷款和杠杆贷款降为以市值计价,将导致账面价值的贬损,形成第二波冲击。随着金融的混乱对经济造成打击,消费信贷的质量将恶化,第三波贬值浪潮将伴随着失业率的剧增,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发生。
  迄今为止,资产价格的降低大多是向正常值的回调,并在过多的杠杆作用下被放大。下降的资产价格确实能暂时性地阻碍消费和投资,引起经济疲软,并在金融市场中激起恐慌。不过,全球金融市场中下降的股本才是更大的原因。
  要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是,通过美国政府建立一个清债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以接管包括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在内的破产金融机构,为美联储留出精力应对通胀。但是,共和党政府无法在民主党议会中获得建立这样一个公司的资金。而对于那些为了个人利益欺骗全球投资者,毁掉了美国最好的金融机构的人,若要花费一万亿美元对其施以援手,政府并无法证明这样做的正当性。这样一来,美联储仍会被指派去挽救金融系统,并在振兴经济的同时抑制通胀。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作为一个悲剧角色湮没在历史中。他将首要工作集中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利率的举措在短期和长期利率间撕开了一个口子,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借入短期资金,投资长期债券,从这一利差缺口中获利。然而,由于金融机构缺乏资本,现在这种把戏不再奏效。他们转而在商品市场中寻找来钱的捷径,这加剧了通胀压力。华尔街正把试图拯救它的人送上绝路。历史会无可避免地将伯南克与20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的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Arthur Burns)相对比。
  正如保罗•沃尔克(Paul Volker)当初为医治伯恩斯在任期间的滞胀所做的,当金融市场稳定后,伯南克将为通货膨胀形势所逼,迅速将利率提升到很高水平,这会导致极为痛苦的经济衰退。或许,伯南克将集伯恩斯和沃尔克于一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13: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国忠:美大金融机构已有破产 注资治标不治本
2008年03月13日 凤凰网
谢国忠搜狐博客 [url]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url]

北京时间3月11日晚上,美国联储局携手五大央行联手向市场注资,总共高达1.9万亿港元,全球金融走向何方?股市走势将如何?A股会调头向上吗?凤凰卫视《金石财经》进行了解读分析,以下是节目文字实录
曾瀞漪:前天美股大涨是因为美国联储局还有其他的央行联手向市场注资,总共高达1.9万亿港元,全球信贷紧张的情况也许可以稍微舒缓下来,这是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的联手救市行动。联储局声明说,通过拍卖资金形式向市场注资 2000亿美元,同时还第一次允许金融机构以楼宇按揭作为抵押贷款,同时也扩大外汇调集机制,再向欧洲银行体系注资360亿美元的资金。而道指在前天最后是上升了416点,上升了这个幅度也是这几个月来,单日最大的一个升幅。道指在央行注资之后呢,市场相信原本在下个星期要减息可能会高达四分之三厘,现在可能最多只会减息,就是0.5厘这样的一个幅度而已。究竟欧美央行第二次联手救市的成效有多少?对于香港股市来说,受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港股未来的走势又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我们今天访问了经济学家谢国忠。
注资只能暂时恢复市场信心不能治本
谢国忠:我觉得这是一个暂时的信心,大家有所恢复。上星期五,传闻说贝尔斯登要破产了。引起市场很大的恐慌,因为联美储自己注资的话已经有过了,所以救市这种效果不是最好,所以就是把欧洲央行给拉进来,就是让大家觉得这是世界上大家合起来的救市。所以呢,有信心的话有回升。那我觉得不是根本就能解决问题,有这样的传闻,就是说贝尔斯登这样的传闻,最终的话,还是一个资本不足的问题。所以这种机构是相互缺乏信任,我不知道你你家里是不是还有钱?是吧?我要借钱借给你了,以后你还得出还不出,所以这个问题的不回答的话,我金融大的波动还是不会停止的。
金融机构缺乏互信 次按不解决股市波动大
谢国忠:我觉得金融还是比较困难的。
国际资本无法增加投资港股今年困难
谢国忠:这个香港的大部分资金还是国际资金,那么今年呢,就是1月份的话,有一部分撤资,撤资了之后就引起了香港的股市有回落了、回落。然后呢,就是2月份到现在3月份,基本上就是平均的,没进也没出。跟去年跟前年的话,是不一样的。
国际资本未从港股抽资已是最佳状态
谢国忠:就是说一直有大量资金流入,反应的就是那个国际的金融机构资本损失以后想办法再扩大投资,扩大投资,所以香港这边没有抽资,我觉得已经是最佳的状态了。但是香港也有很多要上市公司,这个钱是从哪里来,是吧?没有新的钱你怎么上市,那等于钱的重新分配会对股市有下降的压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的话,就是那个如果是美国真的有大的金融机构破产的话,我觉得美国大的金融机构已有破产的,只不过现在不宣布而已。真的破产的话,那个资金回流的话可能性很小,今年股市应该是一个困难的一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5-11 17: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