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6|回复: 3

[ZT]论中日之差别 9 人与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9 16: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一个国家的谚语、俗语、惯用语中可以看出这个国民的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故。
      在日语和汉语的固定格式的不同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和中国社会的一些缩影或者了解一些日本人和中国人性格的根本区别。
      这次要说的是日本和中国关于“鬼”的认识、理解、习惯各有不同的“貌合神离”的问题。
      日本的鬼会说会笑也会哭,而中国的鬼哭的多笑的少。
      一个“鬼”字反映了中日不同的“人”和“鬼”的不同情节。
      中国对于“鬼”有很多传说,尤其迷信中的鬼是与“人”对立的。中国历史上关于“鬼”的故事太多,“打鬼”的故事也不少。
“钟馗打鬼”就是一个著名的传说故事。历代文人的文学作品里都有“鬼”的出没。《聊斋志异》就是专门写鬼与人的“交往”故事。
日本一年一度的“打鬼节”(节分)源于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
      唐朝以前人们在大年三十(大晦日)将晦气赶走,将鬼撵走。这个习惯在奈良时代传入日本演变成今天日本人的“节分”(打鬼节)。
日本的“节分”本来是“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季节的前一天,现在的打鬼节“节分”专门指“立春”的前一天。
到时候全日本将在家里撒煎熟的黄豆以“打鬼”。
      在日本“鬼”是生活在人们之间的。人们口头上常说的成语:“说起明年的事鬼都会笑”,就是来自于日本的一个民间故事。
古时候大和国最东面有一个叫“曾尔村”的村庄。其邻国是伊贺国。这个村庄每到了过年(旧历)后就要撒种大豆。最初是将炒好的大大
豆撒开敬献给神然后再自己食用。人们将大豆炒得黑黑的,以不使撒出的大豆发芽。 这有渊源于当时人们相传闻的故事:在远古时候,那
里经常有鬼子出入,鬼子到村庄来偷耕牛或鸡禽、有时还将村庄的小姑娘偷到山上去。村民们纷纷向国都的国王哭泣倾诉,希望国王想法
消灭惩办这些鬼家伙。国王老爷知道要正面与鬼交锋人类是战胜不过的,只能用“智取”的方法骗鬼。

国王老爷便派出使者和鬼交涉∶“老鬼听着∶国王说了只要你们承诺不来搔扰村庄,答应你作为国家的国王老爷,但是……”
国王老爷提了一个条件:“等你找到过了年撒的豆子发芽后来找我兑现”。
鬼想要是跟国家的军队打仗也很费神费力。既然国王答应能让自己当国王老爷还不好办吗?于是答应了国王的条件。

      从那以后,鬼就每到过年的时候跑遍全国,东奔西跑寻找发芽的大豆。终于有一年,鬼看到村民们炒的大豆居然发出了芽来,于是高兴万
分跑到国王的地方要国王兑现承诺。听到这个消息国家的官员们十分惊奇地陪同鬼来到村庄。到达村庄一看,哪里有啊,然而根本找不着发
芽的黄豆!(这是因为村民们在鬼返回的路上就已经将黄都发的芽全部拔掉了。)鬼到处寻找,来来回回找遍了都没有,刚才还见到的东西怎么
消失了?找着找着就急得哭了起来。这时,官员们见了也觉得可怜就安慰鬼来:
“没事儿的嘛,你还可以明年再来嘛”。
这时鬼也就突然醒悟了:“对呀!明年还可以再来呀……”便停住了哭泣。
这时鬼一边想:“这些人也是,既然不喜欢鬼还用说明年在来的话来安慰俺。”
这人类也居然明白明年的事!想起来真好笑,于是鬼便哈哈笑了起来……。

由这个典故产生了“说起明年的事鬼都会笑”的成语。这是“鬼话连篇”的故事。但确实是这个成语的来历。

在日本“鬼”和人同时“生活”在一起的,鬼都有“人情味儿”。日本人的口头上经常出现“鬼”。日本人不怕说“鬼话”。
而在中国多数情况下鬼是以阴森恐怖的姿态出现,习惯上多以“另外一个世界”的幽灵出现的。
在中国是不喜欢“鬼”的出现,即便出现鬼也很少以“笑”的姿态,而总是以“哭”的“形象”出现。

“鬼哭神嚎”, “鬼哭狼嚎”……。
“魑魅魍魉”,“妖魔鬼怪”,“百鬼夜行”(群魔乱舞)

都是中国形容那阴森可怕的行径、场所和人物的意思。成語之中,神鬼常相提並論,神差鬼使為奇,鬼斧神工。

“鬼”和“神”有在口头上习惯上经常并列出现。
“神头鬼面”,
“鬼哭神嚎”,
“牛鬼蛇神”,
“神出鬼没”,
“神儿鬼儿的”,
“神画鬼刻”,
“鬼使神差”,
“神眉鬼道”
“神算鬼算”,
“神鬼道道”的……。

除此还有许多和“鬼”有联系的习惯用语。却很少“鬼”笑的时候。
“鬼头鬼脑”,“鬼推磨”,鬼吹灯,鬼打墙,鬼怪,鬼剃头……。等等都是负面的东西。

日本的鬼也受到中国的影响从“阴阳五行说”来,又吸收了佛教里关于鬼的传说。总体说来针对人“阳”的世界而言是
“阴”的世界。但是更多的日本人关“鬼”来的传说都是有“阳刚之气”的。
在日本的鬼多数情况是以彪悍凶猛的姿态出现,习惯上口头上以“笑”的“形象”出现的时候很多,习惯用语扯上“鬼”的。
日语里表示“大”的东西,突出的东西多用“鬼”字当头。

如:“鬼眼镜”,“鬼蜻蜓”……。
表示“很结实”的东西多用 “鬼”字当头。

如:“鬼足袋”(耐穿的日本袜子),“鬼薊Oniazami”(大蓟)……。
表示“勇猛”、“强悍”者也多用“鬼”字当头。

如:“鬼勇士”,“鬼将军”……。
表示“厉害”、“严厉”者也多用“鬼”字当头。

如:“鬼主管”,“鬼主人”,“鬼课长”,“鬼部长”……。
表示“心肠狠毒”者也多用“鬼”字当头。

如:“鬼婆婆(Onibaba)”(狠毒老太婆)……。

还有“鬼武士”(Onibusha):勇猛的武士,勇士;
“鬼蜘蛛”:大蜘蛛••••••

在日語里有許多和鬼関連的俗語成語:
“鬼十八,番茶出花”   (丑女妙龄也有相,初茶新沏味也香)
“将鬼就着醋吃下”   (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厉害东西也不怕)
“鬼的眼睛也含泪”   (顽石也会点头)
“可欺骗鬼”      (力大貌丑赛过鬼)
“鬼不在时洗衣服”   (猫不在老鼠跳梁)
“鬼的空念佛”     (猫哭老鼠)
“得到鬼的首级”      (如立奇功)
“给鬼金棒”      (如虎添翼)
“鬼得霍乱”      (英雄独怕病来磨)
“鬼的空泪”      (假慈悲)
……
这些用语经常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上、文学作品中,可不是“鬼扯”的语言!

      中国是无神论者的国家,鬼已经被人淡化了,中国人说“鬼子”有一种讨厌的含意,对于日本人来说“鬼子”还是颇富人情味的呢!
日本人的心中有鬼,鬼确实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中国鬼是可怕的,是阴间的没有具体面貌的幽灵似的。在日本鬼是干坏事的,是
“阳气”(彪悍)的,脸是红色的,有双角的, 在日本民间鬼的代表形象是穿有老虎斑纹的裤子的.......。

中国和日本对鬼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导致对于鬼的情节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13: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16: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长见识了 楼主这些东西都是在哪学到的 这才符合文化交流的宗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9 2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呵,楼主你太有才了也。谢谢分享了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6-15 22: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