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从古代开始就崇尚“和”的精神,重视对他人的理解和体谅。日语中的“恩惠行为”是表示赞赏和感谢时所采用的语言方式。这与汉语明显不同。特别是日语中存在着汉语中所没有的授受动词以及授受助动词。这种特殊现象反映了日本人在人际关系中的特殊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在涉及“恩惠行为”时,日本人既要突出自己的感谢又要尽量减轻他人因此而造成的心理负担。日本人的这种心理和思维方式,是源于他们力求保持内部和睦的民族心理。- @/ }# A! E9 X5 Q: D) b8 }% R
把具有恩惠意义的词用在无恩惠意义的事情上,并且引起不如意的后果,即帮“倒忙”。具有讽刺意义。动作的发出者均是听话人即“被害”发出者。而说话人则因承受了来自听话人的行为“恩惠”才引起事态向说话人不希望的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