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学姐从日本留学回来,要做一个对中国学生学日语的发音方面的调查。她对现在标调的发音法不太赞同,并且给我们看了日本的图示发音教材(就像纵坐标一样,该高的地方高该低的地方就低,的确很直观)。
/ x5 |* ]5 H$ h0 t t! h! h
$ B5 m$ s# H e! W( Q, M1 [# {我个人的看法是确实不怎么在乎发音,我更在乎语法的学习,句子的连贯性和交流性。
3 } ~6 P+ `2 N! q8 F我觉得任何一种语言它之所以能称之为语言是因为它首先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它被创造之初就是为了满足人类说话这样一个简单的欲望,它的语音语调也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完善起来的。而不是一来就确定某个句子该怎么读。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真的没有必要去死记调,并不是说不记,而是要在交流的过程中记,听磁带,听CD,看动画片都是远远不够的,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在大环境中去磨砺,因为一个句子哪怕是多了一个词尾,语调就有可能完全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又是根据时间地点身份等等来决定的,词典字典都规范不了的,可能有人会说10个日本人说一句日语至少互相都有个比较统一的基调,但是这个基调不正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吗?有哪个日本人是一生下来就拿着词典啃的呢?
( n# z; I W' b' P
+ A, u5 g, s# J) r4 G7 E3 p我们需要重视发音,但是发音和交流的位置绝对不能本末倒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