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8|回复: 1

超越悲观主义的精神分析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 21: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让人之爱当然无存,一切归之与生物个体的自私自利和神秘主义。我的世界从此蒙上了一层灰色。
最近开始阅读弗洛伊德的书籍,开始只感到德国人一贯的复杂逻辑和晦涩难懂的定义。现在读到一半了,基本已经理解了他的理论,结果现在天天晚上恶梦难眠。 他以精神病症者的实例来证明他的理论,或者公正的说是对病症的观察引发了他的理论。人的意识成为了观察对象,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美好的人类精神无处可寻。代之以牺牲精神的是群体心理的暗示作用;爱则是性本能的无可抗拒的绝对作用。
现在感觉到一无所知的突然地幸福感是多么的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 19: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感应该是那种最基本最原始和最容易满足的感觉,
我倒是比较喜欢看像罗素那样比较浅显但同时又容易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这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8-24 1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