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过了元旦开始,我就开始为回家的问题头疼了,很多朋友打电话的时候会问一句,今年过年回家吗?我都是回答,如果今年火车有座位,飞机打0.5折,我就回家,已经四年没在家过年了,那年在流落到宁波,买不到票和彻夜排队的经历还在,心酸!我打听过,回家的机票打折后加上建设费基本上也等于没打,800,或许我还不能接受这个价格,原来在工厂做生产,一个月3K左右,这个价格来回就相当于半个月夜班了,自己的辛苦钱,不是别人送的啊!
03年的时候第一次回家(春节前,我是年三十回单位的),从苏州到郑州,13个小时,站了13个小时,后来左挪右腾,在两节车厢交界处占下了0.8平方米的空间(在上海这也值6、7K了),半蹲半睡,挨过去了,下车时有种想哭的冲动。不是累和心酸,完全是那种重获自由和光明的感觉;中间在车上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女的,脸通红,找厕所,离厕所还有两米的地方我看到她,看着她艰难的向前挤,我心里替她难受,不是为了她挤这两米用了将近10分钟时间,而是为了即使她挤过去也进不去的,因为里面有人,而且是不会开门的,即使喊来列车员,我想这是不可能的,我也怀疑她还能坚持多长时间,后来在过了厕所1M远后,她在几个男人和女人的注视下用矿泉水瓶子解决了,人做为人的尊严在这里完全没有!但是离奇的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列车餐车依然热情的过来过去,频率相当的高,估计是为了迎合市场规律,消费者多了,消费就一定会上去,我想铁道部的工作人员估计都是这样的思维,都在用自己发达的大脑来管理市场,而不是受市场的管理,社会主义就是好啊!就是牛啊!
04年,我学聪明了,上车后我就杀到餐车,完全是杀过去的,因为我的眼都挤红了,多花了60块,吃了一片面包,一杯牛奶,居然还有一片煎鸡蛋,待遇太好了,我感觉这60块是我有生以来花的最有价值的一次,上大学花了那么多钱,回收比益绝对没有这个高!车到了徐州后,餐车都坐满了,我相信车厢的过道和两侧一定也站不下了,不过咱小富即安,虽然按照当时身在餐车的状况来看,不算“穷”了,但也绝对没到达则兼济天下的地步,所以只好用不带感情的眼光去注视那些挤车的人,车很快启动了,我发现了很多人在跟着车跑,我知道在徐州等车的最多上来一少半人,其中几个女孩,边跑边喊着,可能是自己没有上来而同伴上去了,也可能行李上去了而人没有,听不到她们喊什么,但是从焦急的神情看,或许是在约定见面的地点,因为据我所知,很多人并不是下火车就到家了,他们包括我都还要再转车转车……才能到家门口,才能全身卸下谨慎和疲惫松口气;后来,我想那或许是我见过的最匆忙的一次约定,最不隐私又最无声的一次约定,她们一定很难过,却来不及去排遣难过还要尽力去挽救些什么,匆忙如火山喷发,难过却似海底宽广的暗涌,当列车从她们眼中消失后,那无奈和伤感的暗涌才会慢慢释放,或许要很长时间,这种阴影都无法消除!
05年多花了100买个卧铺,虽然几乎可以坐飞机了,但是毕竟还是省了一点嘛,能省则省啊,国家在飞速发展,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怎么能不省点呢?虽然这次依然不是春节在家过年,好歹我回去了,谁让咱脾气贱呢?谁让咱想看看父母呢?前些年春节晚会上唱常回家看看,我看唱的好,不过那时候还在上学,现在离家远了,每次又听到这个歌的时候,总想骂人,却不知道该骂谁!
06年我在宁波找工作,第一天买票,起了个大早,早上六点出门,打的去,结果发现到郑州的车是专窗销售(原来宁波没有到郑州的车,临时加开的),太好了,虽然前面大概有300多人在挤一个窗口,但是那天是提前售票的第一天啊,我想一辆火车不会只有300个座位的,加上其他售票点,总不会超过1000人,一辆火车只有1000个座位吗?我想不会的,中间大家热情很高,武警也出动了,后来我发现武警出动的后果是更乱,中间挤的厉害,还有人插队,武警开始执法,把一排排的人拖出来,仍到地上,仍到水坑里,我想这样是对的,谁让他们不排队呢?非常时期,要有非常手段,这也是中国特色嘛!后来我还是没有买到票,其实后来我发现除了前30个人可能买到票以外,后来的人都没有买到,由于进出是两个口,没有几个排队的发现这个问题,而售票的工作人员也很负责,来一个,说没票,来一个,说没票,就是不用喇叭通知,通知的是排好队,看来这个同志真的是要加工资啊,太负责了!排队的时候后面挤了一下,然后整个队伍挤了起来,有个人被后面的人睬住了,鞋子丢了,我看他深一脚浅一脚的骂骂咧咧的走了,武警同志又上去就把一些人抓了出来,还好没有用警棍,以前看到有帖子说美国士兵用枪指着老百姓,中国士兵不会,我就想告诉他,中国对付老百姓出动的是武警,而武警是用警棍的!
第二天,或者说第一天我没有走,我从夜里8点等在售票窗口,前面还有三个人,一个老大爷守在第一个位置,夜里两点武警同志过来发号牌,我是四号,这个牌子发的很有讲究,之所以夜里两点发,是因为如果前半夜排队的人不够坚持是不能发的,没有付出怎么有收获呢?而如果你是两点以后来排队,那说明你没有吃苦意识,这是什么年代?辛苦尚且得不到回报,你不辛苦就想占便宜,你要不就什么苦都不吃,直接站内拿票,要不就老老实实排一整夜队,我不知道是谁发明这样的一个发牌的办法,真是太有管理水平了,暗含了市场规律和人生哲理,太强悍了,我佩服他到想问候他老母,他老母怎么生出这么聪明的儿子呢?可是即使是这样得到的牌子依然没有用,因为牌子仅仅是让你规规矩矩排队的,却并不是车票,当然,现在社会上99%都是这种情况,你不可能直接接近你想要的目标,即使那种目标是合理的,你总要在看似没关系的事情上费很大的劲,不断希望不断接近,当然可能最后结果依然是达不到,但是很多人依然会很高兴的说,我学到东西了,长了经验了,或许,这也是好事?不说了,扯远了,到了第二天我发现只有老大爷一个人买到了票,也就是说提前20天售票的第二天只买了一张票,票呢?我傻乎乎的跑到一个银行,这里代售,我想火车站没有估计在这里,人也很多,很快我放弃了,我问了一个排在前面的到郑州的女孩,她没买到,我也回去睡觉了,但是我还记得银行人员说的,火车站都没有了,这里怎么会有?那么票在那里呢?我和我的朋友后来托在苏州的朋友买了高价票,我们坐汽车到苏州吴江,又坐车到苏州,然后回到了郑州,到家后,我发现家乡很美,而这里的人和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一样,一样善良,一样勤劳,可是这里的人却要走那么远出去打工,而回一次家却又这么难,我又一次有鼻子酸酸的感觉!
我听说可以买票的时候用实名制,象机票一样,不知道这个办法为什么行不通,可能太难了,可能会给铁道部的同志们添太多麻烦,所以一直没有实行,唉,我爱这个国家,可是我更想回家,我爱所有为这个国家做贡献的人,可是我不爱有些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