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12月11日,上午九点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以下简称北航招聘会)
同一天上午十一点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大酒店二层宴会厅举行了日资企业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以下简称日资招聘会)
我大四了,不考研,所以两个招聘会都参加了,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感想:
我觉得中国人虽然对日本有着刻骨的仇恨,但是日本、日本人却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好好好好的学习,从这同一天举办的两场招聘会上就可以看出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
第一,两场招聘会的信息都可以在各大网站看得到,也就是说起步是平等的,北航招聘会委托各大高校售票,十元一张,而日资招聘会须在网上填写4页全英文的申请表,一个月后,如果申请资料审核通过,你将会收到主办方发给你的邮件和手机短信,参展的企业也会用中、日、英三国语将自己公司的简介放松到你的邮箱,这都是免费的
第二,北航招聘会的参展企业号称数十家,可一圈看下来,除了一些国企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或是刚刚成立的小公司,而日资招聘会参展的公司只有14家,但都是世界级的日本公司,比如松下,NEC,富士通等等
第三,北航招聘会场地布置得不如农贸市场,每个展台不超过5平米,参展商代表多则三人,少则一人,参展商的公司名称大部分是用黑笔在白纸上写下然后贴上去的,公司简介也是在大白纸上写着贴在墙上的,颇有大字报的感觉,极不雅观。而日资招聘会乍看上去像是国际商品展览会的现场,每一个展台宽敞明亮,设施完备,展区里有专门为等候面试的人准备的软椅,展区靠前区域都有大屏幕循环播放公司的宣传视频,有些展区将自己的精密仪器或高档化妆品陈列在展区最显眼处,还有一些化妆品公司将自己产品代言人的巨幅广告布置在战区中央(我认识的有木村拓哉,田中丽奈),他们极力的想将人才吸引到自己的展区。
第四,北航招聘会参展人员素质较差,有些态度很不好,尤其是国企,由于展厅太小,每次只能放几十名学生进来,而外面又有将近三四千学生在等候入场,主办方竟然派人用扬声器大喊:“请参展商简化手续,收简历即可,各校毕业生投完简历请自觉迅速离场”难道我们花了十块钱就是要进来投一份简历?还有,三四千人来参加,只开一道不足一米宽的门,收票的两个保安还满口粗话,好不容易挤进门的时候,西服袖口漏出的白衬衣还被保安的大脏手抹黑了一块,最可怕的是门口退票出的人比如口的人还要多。而日资招聘会上情况就大不相同,门口的简历受付处有三个日本人负责接待,他们对每一个应聘者都会深深地鞠一躬,并曾送印刷精美的招聘会介绍材料,参展商们对应聘者更是尊敬,他们为应聘者细心的介绍自己公司的情况,简单的日语面试后,年长的日本人会跟你点头致意,年轻的会齐立跟你握手,维持会场秩序的人也会用非常礼貌的敬语请你保持会场内拍成一排,按次序领取材料,说完还会鞠一个九十度的躬,在这里我才能感觉到自己是个人才,而不是在菜市场买菜
第五,参加北航招聘会的学生没有条件限制,所以其中不乏素质极差者,简单的说,男生当中穿正装出席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平常的装束,有一些好不容易穿上西服了,但一看就让人发笑,不是领带夹漏在外面就是白衬衣的袖口掖在西服里面,稍微懂点商务礼仪的人就应该知道,应聘是将自己的形象第一次展示在工作单位面前,是最需要注重着装的场合之一。日资招聘会对应聘者的要求之一就是必须穿正装,我看到有几个穿便服的应聘者没能进得去场地而在外面转来转去,这才像一个人才交流会应该是的样子。当然在这儿也有行为不雅的人,一些人占用着专门为应聘者填写材料用的桌椅休息,而真正要填写材料的人只能蹲在地上写,还有有些没有座位休息的人干脆就席地而坐,哄抢公司简介,加塞儿的也大有人在。
我的日语是自学的,口语不是特别好,在面试的时候日本人会很细心的听我说,即使他根本不懂我再说什么,有时他们要我用英文作自我介绍,他们明明听不懂英文可还是耐心的听完。我在几家公司进行了面试,都受到了同样的礼遇,
我想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个是:日资招聘会是在招人才,而北航招聘会是在落实指标,实在安排就业,所以在北航招聘会上,我们得不到我们想要的待遇,而在日资招聘会上我们却被很多人痛恨的日本人尊敬着,我在想:就连日本人尊重我们,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尊重自己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