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0|回复: 2

泥土的情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 07: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没事的时候,常对着一尊泥塑发呆,一件古陶浮想联翩,看着想着,那泥塑那土陶似有了生命一般。
     是啊,土地孕育了人类,人又赋予土地以生命。
     泥土对我来讲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对它的感念则是离开泥土多年之后的感悟。
     我自小生活在广袤的鲁西平原上,与泥土的亲近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蒙童之时就对土地有了种神秘感,小小一颗种子为什么会在泥土中发芽?同样的一块土地为什么会长出不同的庄稼?一样的黄土地为什么会长出“酸甜苦辣”.....所有的这一切,真真让儿时的我,感到那么不可思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那种对土地的神秘感逐渐淡化,可对土地的亲近和感情却逐步加深,以至于有些景仰了。
     儿时生活的乡村,全是泥土的世界。田地自不必说,就是道路、街道也全是泥土的,街坊邻居的房舍也多是泥土垒成。那时,泥土是人们须臾离不开的依靠。是土地滋养了人,人自然对土地有了更多的亲近。每年到了夏季,大雨过后的路边、塘边,常有一片片被雨水冲刷后形成的像镜子一样的沙地,这时的沙地特别好玩,常吸引如鱼儿得水一般的孩童来此游戏,赤脚踩在平展而滋润沙地上,那种柔柔的、爽爽的肌肤之亲,那种沁心入肺、难以名状的愉悦之情,是用什么也代替不了的,真的让人难以忘怀。那时的我,除赤脚亲近泥土之外,更多地是利用镜面般的沙地练习写字,也因此常累的手臂酸痛,但兴趣不减。现在想来,儿时的沙地练字成就了我的书法,让我明白了如锥划沙的境界,感谢泥土!
     在我的故乡,婴儿一生下来就享受到了泥土的抚慰了。每当谁家新添了人口,总会有人在去河沟边去取沙土,回来后凉干过簺,把精细的干土放好备用。除炎热夏天外,人们都把晒干的沙土放在锅内翻炒,直到沙土象开水一样沸腾起来,待土晾至略高于人的体温时,装入一个特制的布袋中,随后将下身赤裸的婴儿一同放入布袋内,待土凉了、孩儿哭的时侯,那土和孩儿排泄物一起倒掉。如此反复,新生婴儿每天更换多次,冬暖夏凉,舒适自然,从不得皮肤病。现在想来,那时婴儿用沙土包裹也是生活的无奈,可那时的人也多亏了这些沙土了。
    现在想来,土地真的就象是母亲。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粟,土地让人有依靠;春风吹拂大地,杨柳吐绿,繁花似锦,展示希望,土地滋养万物;金秋大地焕彩,硕果累累,那是土地的奉献;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始终坚守承诺,那是土地的厚重;,吐鲁番的烈日难熬,地窖给你凉爽,北方冬季寒冷,地窖给你温暖,那是土地的博大;沙化毁地,脏水泼地,污水渗地,那是土地容忍一切的胸怀;无论高贵与贫践,不说富裕与贫穷,游走他乡,身居海外,皆随身携带一包士,难忘故乡,聊寄相思,土地让你不能忘怀。
    我想人与土地的亲情是自然而亲切的。想象着祖辈一生仰仗着的土地,回忆着故乡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静观着花盆中生长着的株株花草,我的心灵似乎得到一丝慰藉
端坐室内,看着书柜上只只陶瓷器具,望着室内件件家具,品赏着杯杯清茶,那一样不来之于土地?就连此刻端坐着的大楼,不也是坐落在深深的谦恭的泥土之中呢?:
由此,我想到一句韩国名言“身土不二”。这句话,常常令我回味不己!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11: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都是在哪找的这些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11: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贴子都长……我的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8-19 00: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