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6|回复: 0

[其他] 检证:竺家荣译《我是猫》之得失(7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8 21: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检证:竺家荣译《我是猫》之得失(74)

220. 竺译:而是因为其他部位用夜眼看不清,唯独那张脸色彩鲜明地映入我的眼眸。

原文:ほかの部分は夜目でよく見えんのに、顔だけが著しく強い色をして判然眸底(ぼうてい)に落つるからである。

说明:夜目(よめ):夜、暗い中で見ること。また、夜暗い中で物を見る目の能力。(大辞林)
     在夜里看。(日汉大辞典)
      可见不是有一种眼叫做“夜眼”。将“夜目”译作“夜眼”就算不能算绝对的误译,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偷懒译法。
      顺便提一下,于雷译本也作:“而是因为其他部位用夜眼看不清”——一字不差!
      刘振瀛译本作:“而是在昏暗的夜间,很难看清……”;
      尤炳圻•胡雪译本作:“只是因为用夜眼去看”——也偷懒了。
      曹曼译本作:“只不过其他部位在暮色中看不清”;
      卡洁译本作:“其他部分晚上看不清楚”

华南虎译:只是其他部分由于黑咕隆咚的看不太清,而只有脸蛋色彩分明,映入了本猫的眼帘。

221. 竺译:他应该不至于想入非非,以易水壮士(译注:易水壮士,荆轲欲刺秦始皇,在易水岸边与燕太子丹告别,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自居,倾听龙吟(译注:龙吟,雅乐中的龙笛的别称。)悲歌吧!

原文:まさか易水の壮士を気取って、龍鳴(りゅうめい)を聞こうという酔狂でもあるまい。

说明:第二个译注,即“龙吟,雅乐中的龙笛的别称。”显然与语境不合。
      原版所加的注是:
龍鳴(りゅうめい):龍が鳴くときのような名剣のうなりごえ。
可见“龙吟”是指宝剑在匣中长鸣。
这个典故出自《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王子乔墓在京陵,战国时人有盗发之者,覩无所见。唯有一剑停在室中,欲进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径飞上天。”
唐朝李白诗《独漉篇》中就有:“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的句子。
于雷译本作:“横笛悲歌”——“龙笛”云云即由此而来?
刘振瀛译本没加注;
尤炳圻•胡雪译本没加注;
曹曼译本作没加注;
卡洁译本作:“龙鸣横笛”——哪来的横笛呢?

华南虎译:难道他竟狂热到要效仿“易水壮士(译注:即刺秦王之荆轲。荆轲在易水边与太子丹告别时,曾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听什么匣内龙鸣(译注:传说中宝剑在夜间会在匣中长吟,其声如龙鸣。)吗?

222. 竺译:主人家的厨房里没有天窗,只在客厅的门楣处开了个一尺来宽的洞,以便冬夏通风,代替天窗。

原文:主人の勝手には引き窓がない。座敷なら欄間(らんま)というような所が幅一尺ほど切り抜かれて、夏冬吹き通しに引き窓の代理を勤めている。

说明:“引き窓”是“屋根の勾配に沿って設け、綱を引いて開閉する窓”(大辞林)
   中文一般译作“拉绳天窗”(《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
      但总还是“天窗”的一种,所以译作“天窗”虽然马虎了点也不能算错。
      可将“欄間(らんま)”译作一个“洞”就太过分了。
      “欄間”的中文译名是“上腰窗、隔窗、楣窗”。一般不很宽,但几乎是通长的。
上日本网站可搜到相关的图片,大多镶嵌花板等装饰物,十分精致、美观。
      顺便提一下,于雷译本也作:“在相当于门楣的地方凿了个一尺来宽的洞”——竺译与之基本一样。
     遗憾的是刘振瀛译本作、尤炳圻•胡雪译本和卡洁译本也都作“一尺来宽的洞”。
    曹曼译本作:“一尺见方的隔扇”——也不对,但要比“一尺来宽的洞”好得多。

华南虎译:我家主人的厨房是没有拉绳天窗的。客厅里有楣窗,宽一尺左右,代替拉绳天窗,便于冬夏之季通风。

丁香书屋:http://url.cn/VkrT3V
正规网店,专售日文原版二手书和店主译作签名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6-2 20: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