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看一看英特尔这次不挤牙膏了,一口气发布未来5年工艺,其另有深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2 07: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工艺进展稳健著称的英特尔曾被业界戏称为“牙膏厂”,形容其在每次工艺更新迭代时如挤牙膏一样,但是,自从新一任CEO帕特·基辛格上任以后,英特尔风格有很大变化,他提出了英特尔要走IDM 20 战略,并要提供英特尔代工服务(IFS),由于以往英特尔曾两次提出要提供代工服务但比较后都铩羽而归,所以对于此次提出的代工服务业界仍是充满疑虑,不过,从今天的发布看,这个疑虑可以打消了。在7月27日“英特尔加速创新:制程工艺和封装技术线上发布会”上,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发表了重要演讲,一口气发布了未来5年及更远的工艺演进路线。此外,英特尔还公布了其近十多年来首个全新晶体管架构 RFET 和业界首个全新的背面电能传输络PV,同时透露英特尔将领先台积电率先获得业界首台H-NA EUV光刻机,凭借它英特尔将迅速采用下一代极紫外光刻(EUV)技术的计划,即高数值孔径(H-NA)EUV。这些发布向业界表明了其开展代工服务的决心,同时基辛格也透露AWS已经采用了英特尔的代工服务,而高通将获得英特尔的EUV工艺代工服务。1重新命工艺节点在今天的发布中,一个比较大的亮点是,英特尔不再以纳米工艺来命工艺节点,从10以后,英特尔的工艺节点称将是I 7、I 4、I 3和I 20A,而且每个节点升级有精确的参数性能,说明英特尔在这方面已经投入了很大的研究,未来不会再挤牙膏了。几个节点的性能如下:1、基于 FFET 晶体管化,I 7与 I 10 SF 相比,每瓦性能将提升约10%-15%。2022年即将推出的A L客户端产品将会采用I 7 工艺,之后是面向数据中心的 S R预计将于 2022 年首季度投产。2、I 4完全采用 EUV 光刻技术,可使用超短波长的光,刻印极微小的图样。凭借每瓦性能约 20% 的提升以及芯片面积的改进,I 4 将在 2022 年下半年投产,并于 2023 年出货,这些产品包括面向客户端的 M L 和面向数据中心的 G R。3、I 3凭借FFET 的进一步化和在更多工序中增加对EUV使用,较之I 4将在每瓦性能上现约18%的提升,在芯片面积上也会有额外改进。I 3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用于相关产品生产。4、I 20A将凭借RFET和PV两大突破性技术开启埃米时代。RFET 是英特尔对G A A晶体管的现,该技术加了晶体管开关速度,同时现与多鳍结构相同的驱动电流,但占用的空间更小。PV 是英特尔独有的、业界首个背面电能传输络,通过消除晶圆正面供电布线需求来化信号传输。I 20A 预计将在 2024 年推出。英特尔也很高兴能在I 20A 制程工艺技术上,与高通进行合作。5、2025 年及更远的未来:从I 20A更进一步的I 18A节点也已在研发中,将于2025年初推出,它将对RFET进行改进,在晶体管性能上现又一次重大飞跃,据基辛格透露英特尔还致力于定义、构建和部署下一代H-NA EUV,有望率先获得业界首台H-NA EUV光刻机。英特尔正与 ASML 密切合作,确保这一行业突破性技术取得成功,超越当前一代 EUV。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博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英特尔以前是隔年更新工艺,这次直接以“年”为单位的工艺更新,节奏很。“我们为什么要对节点开始重新命其对外界做了很多咨询,因为从20年前,从D 开始失效,从纯粹靠晶体管微缩去提高芯片晶体管密度的技术失效之后就采用了其他各种各样的技术来提高我们芯片上的晶体管密度,有3D的,有应变硅等等。它不再是通过简单的根据晶体管当中的栅极长度( )去评估我的芯片生产工艺是几纳米。”他解释说,“2022年之后,市场上说的“几纳米”工艺变成了一个市场营销代词。所以对于客户来讲,你说他现在接受了这样一个命,是不是说这个命未来就可以持续下去了你也可以想象,如果说大家都把2纳米、3纳米用完了之后再往后怎么办大家都说我是1纳米吗你真的到了1纳米吗按照这个速度很就要前进到1纳米了该怎么办英特尔和很多外界包括学术界、产业界的客户做了一些调研,大家希望重新恢复到正确的命,包括怎么样去理清楚这些命到底和制造工艺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关系。”他表示现在英特尔重新梳理了一下之后,觉得至少仍然可以用数字,用数字的递减代表工艺还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英特尔已经不再强调这个数字和纳米之间的关系。“因为本身行业内的人知道,它没有关系,或者说和栅极长度之间的关系。这是需要一个概念转换的过程的。”他指出,“同时我们的命也为未来10年发展留下了空间,我们到I 3之后,没有到2到1,而是到了I 20。因为到了I 20之后可以预见到,到1中间还会有一些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创新。其我们现在并不清楚,你要给未来留下空间,所以到20的时候,我们叫20A,是给未来继续留下了空间。所以现在这个命方案,对于英特尔,目标是一直要去推进半导体制造工业的,所以未来10年我们知道怎么样通过半导体技术去推进它的PPA(性能、功耗、面积),那就需要留下足够的空间。因此基于这些逻辑重新梳理一下这些,同时我们也趁着这个时候把封装技术给联系起来。因为以前太过强调我通过几纳米去缩小晶体管就好了,3纳米的工艺也没有真的把晶体管收缩到3纳米。”2封装技术继续创新在后摩尔时代,异构集成成为芯片的主要发展方向,在这个领域,英特尔经过深入研发,推出了几个针对封装的总线技术(详见我2022年的一篇文章《英特尔发现一个大趋势,其他厂商会跟进吗》),在今天的发布中,英特尔也更新了封装技术。据米思米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其发展还会处于很好的态势。米思米官网一站式mro工业品采购平台,经销导向轴等直线运动零件、定位零件等工厂自动化零件的工业用品网上超市、工业品网上闪购商城。更多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以及完善的标准件库,尽在米思米电子产品目录。
1EMIB作为首个 25D 嵌入式桥接解决方案将继续引领行业,英特尔自2022年以来一直在出货EMIB产品。S R 将成为采用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批量出货的首个英特尔至强数据中心产品。它也将是业界首个提供几乎与单片设计相同性能的,但整合了两个光罩尺寸的器件。继S R之后,下一代 EMIB的凸点间距将从 55微米缩短至 45微米。
2F利用晶圆级封装能力,提供史上首个 3D 堆叠解决方案。M L是在客户端产品中现F技术的第二代部署。该产品具有 36微米的凸点间距,不同晶片可基于多个制程节点,热设计功率范围为 5-125W。3F O开创了下一代F技术,通过高性能3D堆叠技术为裸片到裸片的互连和模块化设计提供了限制的灵活性。F O允许裸片分解,将基于不同晶圆制程节点的多个高片与多个基片混合搭配,预计将于2023年用到量产的产品中。4F D现了向直接铜对铜键合的转变,它可以现低电阻互连,并使得从晶圆制成到封装开始,两者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截然。F D 现了10微米以下的凸点间距,使3D堆叠的互连密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为功能性裸片分区提出了新的概念,这在以前是法现的。F D 是对 F O 的补充,预计也将于 2023年用到量产的产品中。F D目前提供10微米的凸点间距,甚至比提供25微米微凸点的F O也有很大的改进。对于F O来说,在015 J的情况下,这相当于约1600根线2。对于F D,这一数字增加到10,000线2。宋继强表示异构集成是芯片未来发展的一条路径,封装工艺会和原来的半导体本身制造工艺相辅相成,“EMIB大家已经听说过很多次了,我们已经在产品当中用了几代了。目前来讲,我们这一次有一个S R,是业界首次把两个光罩尺寸器件通过EMIB连接在一起,比较终它的性能和单片处理器是一样的。这样我们就更有信心通过先进封装能力做更大的芯片方案。”他解释说,“这次重点是讲了F,F是3D的封装能力,它在凸点的间距上完全于EMIB,EMIB是从55降到45再降到40,差不多已经达到了EMIB可以做到的间距下限了。F是直接从十几开始,它可以去做3D堆叠解决方案。 在F方面我们继续推新的技术,一个是以前我们介绍过的ODI(O-D I),现在重新命为F O,这个际上主要就是我们允许它在封装的时候能够把不同制程的多个高片和基片,上下混合搭配去封装,它的连接方向上,包括连接层次上有上下层可以多对多互相连接,非常的灵活。EMIB或者是原来的F有的时候还需要通过TSA过孔。F O在边上有铜柱,铜柱可以让它去跨越上下层之间有些可能并不完全对齐,或者原来可能并不是完全好的的芯片,也可以想办法把它封装在一起,这就可以有很大的灵活度,能够允许我们把这个技术应用在更多的厂商或者是合作伙伴一起提供的芯片当中。”
他表示这次提的F D就是之前讲到的H B技术,它能够把芯片直接连接起来并大幅度缩小凸点之间的间距。原来大家讲到的是几十,EMIB是40以上,F是十几,二十多就差不多了。现在如果是用F D可以降到10微米以下的间距。这样的话,它的互连的密度就提高了
“因为在这个技术里完全不需要使用焊料。原来的技术还需要使用焊料,要先加热片,然后把焊料粘上去,再把两片粘在一起,这个本身要留给焊料余地,否则焊料和焊料直接接触就废掉了。而H B完全不需要焊料,上下都是铜,铜之间处理的非常好,所以它可以在常温下先让它键合起来,然后再去加热让它们融合起来,这样就会非常稳固,不需要再给焊料留余地空间,这样可以把整个凸点之间的间距控制的更小。”他解释说,“这些把它混合起来之后,你可以看到我们可以把IO密度做到很大,甚至可以做到以前做芯片-。”3英特尔搞代工服务谁比较受伤从这次英特尔重新命工艺以及在封装方面继续创新来看,英特尔是铁定要开展代工业务了,目前高通已经表示要采用英特尔的服务,包括应用材料、ASML、IMEC、IBM在内的多家对英特尔的这个服务前景看好,IBM研究院混合云副总裁M K表示:“IBM和英特尔在尖端的半导体逻辑和封装方面有着悠久的创新史。从人工智能到混合云再到下一代系统,两家知的合作将继续推动技术的前沿进步。我们很高兴能与英特尔在关键研究方面进行合作,开发基础性技术,支持整个电子产业未来数年的发展。”这样看来,未来台积电的代工生意将面临被英特尔部分截胡的危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6-1 1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