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86|回复: 1

以开放胸怀欢迎日本来拍《西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7 19: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日本版电影《西游记》进入我国境内拍摄,目前剧组已抵达宁夏。报道立即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在新浪网上多达数百条评论中,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糟蹋经典、有损国格等等,不一而足。

    这固然是部分网友真实想法,但不得不遗憾地说,这些观点反映了一种不无褊狭的文化观。其实,日本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以《西游记》为蓝本的作品,至今各种形式的相关作品已有近百种,仅以电视剧为例,日本电视台在1978年、1993年、1994年和今年,已连续四次将《西游记》搬上荧屏。今年新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开播,首集便创下29.2%的收视率,在日本掀起了新一轮《西游记》热潮。由此可见,以各种艺术形式演绎中国经典《西游记》在日本并非首次,来华拍摄电影同样属于日本文艺界正常文化活动。

    也因此,对于日本人士来华取景拍摄中国经典,我们更应持欢迎与鼓励态度。《西游记》作为中国传统经典,不可能因为别国的文化参与而丧失“文化产权”,更不应理解为糟蹋经典。比如中国传统人物形象花木兰就曾被迪斯尼公司拍摄成动画片,而日本艺伎文化也成为好莱坞电影的热门题材,电影《艺伎回忆录》女主角更由中国影星担纲。所有这些作品,都没有被认为是在瓜分文化原产地的话语权,或者对其本土文化生态造成破坏。认为《西游记》经由别国“艺术再现”后就不再成为经典,恰恰只能证明我们还存在着夜郎自大的文化观,故而不能平心静气地看待他人对经典的不同阐释。

    对经典来说,其所代表的文化基调可能与当地文化传统具有内在一致性,但在具体阐释上,任何人、任何民族都可以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表述。具体而言,以东方文化的视角来看西方文化,或者以西方意识想象东方文化,自然存在不同的文化诠释。近年来我们也拍摄过不少国外经典———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而我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与演绎,也不可能与俄罗斯完全一致。这是文化理解的不同,也是多元文化格局下的常态。

    人类世界从远古至今,乃至遥远的将来,没有也不可能出现单一文化的格局,有文化差异势必出现文化理解的不同,进而也就需要文化交流。事实上,我们拍摄其他国家的经典文本,或者其他国家对我们的经典进行文化解释,都是一种文化交流。近年来,中日关系处于低潮固有其复杂成因,但不能不说,其中也有着由于对同一事物存在不同文化理解,从而导致文化冲突扩散的因素。通过加强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显然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进而减少中日民间的文化敌意。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遗世而独立”。惟有主动融入和参与全球化进程,才能保持民族与国家的文化竞争力,也才能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在这方面,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在作品《我的名字叫红》中有着形象的表述。在这部小说中,拒绝欧洲绘画艺术(以透视等技巧隐喻西方科学文明)、极力维护波斯细密画传统的大师凄然离世,传统细密画风格也随之消逝———实际上,一度辉煌无比的传统细密画也是中国—蒙古画风影响下的产物。这意味着,一旦持有抱残守缺的文化观念,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本土文化的衰落,或者说,惟有保持开放性的文化才有光明的未来。

    总之,《西游记》这部传统经典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垄断其文化解释权;而不同国家各方人士对《西游记》进行各自不同的文化理解,也只会增加这部经典的丰富性,丝毫不会减损其原有的光芒。

[ 本帖最后由 蛾摩多之魂 于 2006-11-17 12:2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0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5-6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