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36|回复: 0

如何从根本上化解中日的恩怨情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5 16: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
解开中日的心结,需要双方的作为。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首要的是,不是用战争的手段,而是用和平发展的方式,把中国建设成社会富裕、政治昌明、人民幸福、认同人类文明价值、堪与包括日本在内的现代国家比肩的国度,实现与“复仇”具有同等功效的目标,从而恢复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尊严,消解中国人的复仇意识和自卑心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人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升华我们对于那场战争的态度。以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我们可以把那场战争看成是人类的罪恶,把日本人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我们的同道予以宽容。在这种逻辑上,那场战争也是我们的罪恶,我们可以与日本人一起来共同反省我们人类共同的罪责。
21世纪了,是时候了。
中国人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宽容、气度和心理准备,从人类的视野和高度来审视那场战争。
以这种思维,我们可以重新探讨对那场战争的描述和纪念方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消解我们的仇恨,抹去战争笼罩在我们心头的阴影和悲情,完成我们心灵的救赎。


正文---

近年来,随着高层的接触和日本在四川地震中的作为,中日关系呈现回暖趋势,尤其是中国民间对日本的肯定性评价具有指标性意义。
    然而,深谙中日关系的人士并不会因此就乐观地认为中日关系将会一帆风顺,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地缘政治利益的冲突和历史恩怨并没有因此而烟消云散。在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利益完全一致的两个国家是不存在的,甚至意识形态的差异也不足以使两个国家形同陌路、相互敌视。只有历史造成的深层次的民族心理才是两个国家貌合神离的根本原因,只有深刻的民族仇恨才能不断地培育民族仇恨的种子,滋养民族仇恨的土壤。因此,无论是“向前看”的呼吁、“搁置争议”的共识,还是组织大规模的青少年交流,营造友好气氛,积极地伸出援手,展现同情和人道,对于中日关系的改善无疑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但是,如果不触及战争问题,不去调节改善由此横亘在中日之间的战争情节和各自的民族心理,就难以从根本上化解中日之间的恩怨情仇。
    根据笔者长年在日生活的经验,对于那场战争,大多数日本人虽然没有作为加害者的深刻的负罪感,但由于战后以来受过和平教育和人权教育,还是持否定的态度,就像认为打人、欺负别人是不对一样。在对人要亲切、要礼貌、重视人权、生命的社会氛围中长大成人的日本青年学生,来华参观过战争纪念设施以后,简直无法相信那是他们父辈的行径。但与此同时,在对历史的体认中,在潜移默化之中,他们也滋生出一种无法言说的骄傲和自豪---原来自己的父辈曾经如此的强大,就像对被打者、被加害者产生一种优越感一样,有一种对被侵略者的优越感。中国的教科书主张,中国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但是,大多数日本人认为他们是败于美国大兵及其原子弹和苏联红军,并没有败于中国。在日本人的战争记忆中有的只是对中国的欺凌,而没有来自于中国的致命的反击,也就是说中国自己没有反败为胜,中国只是被别人救了。战后是美国对日本进行占领和管制,即使是苏联也夺取了原属于日本的北方领土,而中国几乎没有向日本展现胜利者的姿态。无论是国民党中国还是共产党中国留给历史的只是人道地遣返日本战俘、放弃战争赔款。这种战后处理使某些日本人感激涕零,深感中国泱泱大国的恢宏气度,对于中日关系的未来可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不可否认,也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日本人没有败于中国的意识。历史的逻辑就是,在崇尚强者文化的日本人心中就积淀下了对于中国人的优越感。这种感觉因当下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落后和人的整体素质的低下而得以强化。
    凡与日本人有比较深层次的交往、有自尊的中国人,哪一个没有这种感觉?我永远忘不了我的日本朋友那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语:“你们中国人内部打可以,跟外部打,那就……”
    当然,对于战争,对于中国人,日本人的心理是复杂的,或许还有被中国超越的恐惧。

而我们中国人对于战争,对于日本人,又持怎样的民族心理呢?我想,仇恨应该是基本的意识。近代以来从外部危害中国之甚者莫过于日本,作为长期沐浴中华文明恩泽的晚辈、学生,就像文革中毒打自己老师的学生那样,日本享受着摧残、折磨自己前辈、老师的快感,肆无忌惮地发泄人类的兽行,践踏当时人类文明所达到的水准和国际准则。在许多讲座的场合,我都曾提出,通过近代的战争和侵略,日本对中国最大的伤害不仅仅是造成千万人的死亡和对中国的掠夺,最严重的是打断、进而推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扭曲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道路,使一代代的中国人,包括我们直至我们的子孙都要承受落后于世界文明的历史后果。也就是说,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战后以来直至目前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落后、国土的分裂、以及因此导致的中国人民的不幸福,日本是负有历史责任的。
日本舆论倾向于主张,中国人的反日情绪是中国政府的教育使然。暂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无论是谁的教育,难道所使用的教材不是来自于历史的真实吗?无论是通过什么渠道或者媒介,不管是遗迹、文献、纪念场所,还是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中国人去翻看那段历史的时候,难道还能产生别的情绪吗?!因此,与其是政府的教育,不如说是历史的教育。
这种仇恨隐藏在心里,体现在具体的现象上,常常因日本政客或舆论甚至是一般人有意无意地挑衅或作为而激发,进而酿成事件。
我也曾经发问,这种被打的、被侵略的仇恨意识、这种深刻的历史、民族伤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消解呢?

仇恨的自然延续就是复仇。我相信,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藏着向日本复仇的种子。堂堂的“大中华”、文明上的先辈、老师,竟然被猥亵不堪的“小日本”、文明上的后辈、学生所欺凌,有血性的中国人如何能咽下这心头之恶气。因为一件琐碎的小事而被激发的那句“灭了小日本”,其实是中国人真实心理的反应。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需求,我们需要一种历史的平衡或者说民族间的对等—你打了我,我得打你,只有这样才能解除这心头之恶气,获得心理平衡。
在理性上认知到不可能那么轻易地“灭了小日本”之后,我们就用戏谑或是“我是你老子”的方式,比如饭桌上那些日本人是“武大郎”、“八百童男童女”或者徐福的后代这样乐此不彼的笑谈,来解构我们的复仇心理。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复仇心理也从中国人一方印证了日本人关于日本并没有被中国打败的认知。因为,如果我们痛打过日本,我们就没有必要复仇。

对于日本,伴随着仇恨与蔑视的是隐藏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卑心理。就像一个个体被另一个个体加害后发生的事情一样,加害者对被加害者产生一种优越感,而被加害者会对加害者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因为加害者曾严重损害过被加害者的尊严。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的尊严被日本严重摧残,中国人成了亡国奴、二等公民,在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侵略、加害中国的殖民者面前抬不起头来,多少人痛心疾首,内心自卑。建国后中国人被告知说,从此以后站立起来了。但打开国门,面对那些曾经的加害者,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存在历史造成的隐隐的自卑。而背后的祖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落后以及由此造成的个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政治生活方面的窘迫,使得这种自卑得以强化。
在历史纪念馆里,放眼当年那沦陷的国土,看看当年那些屈辱的条约,除了仇恨,你难道没有作为中国人的惭愧、内疚和自卑吗?
放眼当今世界上那些加害过我们的国家,看看其人民的生活水平、精神气质、独立人格、公民权利和社会责任,你难道没有作为中国人的无奈和自卑吗?
我还是永远忘不了我的日本朋友的话:“中国人真可怜,没有权利……”
当我看到中国人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抗战胜利的研究结论时,我是多么的兴奋。我知道那是我在寻找消解我的自卑的理由;当听到日本人说元朝时你们中国人也曾远征过我们日本时,我感到的不是谴责,我知道,我那是在寻求心理的平衡。

是的,对于战争,对于对手,中日两个民族的心理是复杂的。日本人或许有内疚、有优越感,可能还有恐惧;中国人则参杂着仇恨、复仇、蔑视和自卑。
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开中日的心结,需要双方的作为。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从理论上说,只有“灭了日本”,才能解心头之恨。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选项。那么。化解中国人的心结,就只能另寻良策。
首要的是,不是用战争的手段,而是用和平发展的方式,把中国建设成社会富裕、政治昌明、人民幸福、认同人类文明价值、堪与包括日本在内的现代国家比肩的国度,实现与“复仇”具有同等功效的目标,从而恢复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尊严,消解中国人的复仇意识和自卑心理。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真正热爱自己祖国的人士,不惜心力,致力于中国建设发展、不惜牺牲,鞭笞、扫除中国前进障碍的原因。
无疑,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那个目标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人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升华我们对于那场战争的态度。以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我们可以把那场战争看成是人类的罪恶,把日本人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我们的同道予以宽容。在这种逻辑上,那场战争也是我们的罪恶,我们可以与日本人一起来共同反省我们人类共同的罪责。
21世纪了,是时候了。
中国人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宽容、气度和心理准备,从人类的视野和高度来审视那场战争。
人类也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智慧来反省对待那场战争。
以这种思维,我们可以重新探讨对那场战争的描述和纪念方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消解我们的仇恨,抹去战争笼罩在我们心头的阴影和悲情,完成我们心灵的救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5-6 2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