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日语(新增18)】佐藤的一天; ~1 g" O ^1 e# o, u
! u8 F% l7 c2 s. b作者:info@portuguese.org.cn
1 q3 z( t( T' b2 h+ Z1 c% C3 N' Q- h
8 t2 `/ ~* L" V8 g, [+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在公开场合,不爱说话,话很少,但究竟少到什么程度,并没有定量的统计。于是日本有一家研究机构,征得一位佐藤先生的同意,在佐藤的西服口袋里,放置了一个微型录音机,看看佐藤在一天的人际交往中(不包括家里),究竟说了多少话。研究人员万万没有想到,佐藤全天竟然只说了七句话,而且每句话里都有どうも,请看:4 g0 O1 n; k1 ]! z% `
$ e8 t* Z5 m' b, B
上午,佐藤来到酒店,出席邻居的婚礼。与新郎、新娘握手之后,说了当天的第一句话:
1 \7 o# n% L, S+ v# H4 T. j5 M( p2 P. D& U9 p2 k# r- c% c( t
【日】ご結婚は、どうも。
% J) y8 M/ a; r A0 O3 H/ r【汉】两位结婚,实在值得祝贺。! [& j& P6 l9 C. z
# x6 I% o; w; B9 h/ P0 p. K. v
入座之后,佐藤看到邻居铃木也在同桌。铃木家不久前曾给佐藤家送过小礼物,于是佐藤说了第二句话:& U# p: h; f* H1 e$ Q* S
( `$ [& i1 Y3 x9 ^# v* d) F【日】先日は、どうも。
/ G6 a. W; z8 _1 g, H% f* o! a【汉】前几天那件事,实在感谢。% V- P% h$ i- O) v' G0 T7 X
- N1 q# q& y2 i$ p( Z佐藤一回头,又看到邻居田中。佐藤的小孩不久前欺负过田中的小孩,于是佐藤说了第三句话:
( o, S& j( T' \* d. U4 H5 n
. C- q [3 Q* [* m5 O2 E; R【日】先日は、どうも。2 X( Z' y3 C/ _4 x7 h
【汉】前几天那件事,实在抱歉。; f7 q7 V) q) A
; o; e9 X$ Q" J; u2 G6 k( _
下午,佐藤来到殡仪馆,参加亲戚的葬礼。向死者的家属鞠躬之后,佐藤说了第四句话:( P2 O7 v* E# [( |& A
) z) t2 L; n$ B9 N4 }9 m7 q
【日】この度は、どうも。
6 G7 l# g# w" M O, \0 R【汉】这次的事,实在是没有想到。
! j R; P9 H! Q: L0 I: n0 j% w2 B J; o( U6 K. o' u& E4 o
葬礼结束之前,佐藤先后与三个熟人打过三次招呼,又说了三句话,均为どうも。这三个どうも含义模糊,无法翻译成汉语。至此,佐藤全天只说了七句话。! ` p3 L8 p' v) C) o
) x }8 C3 ]. U6 U( Z9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呢?这是因为网友ululu86给我留言,问我在日本生活,至少需要掌握多少个单词?如果按照佐藤这样生活,我看掌握一个单词どうも就足够啦!(笑)当然,这是开玩笑。一般认为,掌握5000个单词,即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但要完全融入日本社会,则需要掌握大约8000至10000个单词。# s9 i5 ~# Q5 z9 D9 ]4 i& l5 `% F
6 W6 z+ [8 N- G6 I V+ _
网友ululu86的问题就回答到这里,最后我再简单分析一下日本社会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佐藤现象”。西方的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是由日语的敬语造成的。日语的敬语极其复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需要使用不同的敬语,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形成失礼,影响谈话气氛,影响谈话双方的关系。复杂的敬语给日本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感到畏惧,于是发明了诸如どうも、ちょっと、すみません等“万能短语”,用来代替复杂的敬语。这就是“佐藤现象”的深层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