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iyujp 于 2011-8-4 17:36 编辑 , n3 V( m3 A( S' @. P ~3 t# o
6 [7 C9 [4 G2 z2 h* S4 C- q# X在日本,流行语被广泛使用,因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特别在年轻人中更是广为流传。3 b9 ^9 h- Y' Y" i$ E$ e, F
' {8 t) U- X; r# T
近年来,流行语被广泛使用的情况在日本的年轻人中尤为明显。如:「ちゃくぎり」、「ぶっちする」、「ぜんつま」等就是中学生经常使用到的流行语。但是流行语并不是每个日本人都懂,那么对于要学习日语的外国人而言,这就更是一个难题了。
" k- L/ E w, U5 h0 F( N下面就让我来浅谈一下流行语。
+ \0 n8 T, D" a! c! M% f
2 X2 |+ U& _; P% {; K4 D关于流行语3 Z: [3 \' }+ F9 {1 U
0 Q. h( Y" j: H/ D) K0 U0 x/ H 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而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环境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 O- s: I/ m/ s" S
而流行语的自身的发展也同时反映出社会的变化。流行语创造者一般是青少年群体为主,同时他们也是流行语的主要使用人群。当一个流行词凋零的时候,也代表与之相关社会现象也同时消失了,新的社会现象代替了就的社会现象,因而人们又创造出新的流行语,来代替就的流行词。流行语反映世态,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推进社会向前发展。
* u! K9 }: |- U3 M& m/ u9 o& n! Q3 r
- V9 ?% `9 e) h" `' U3 i透过流行语看社会 6 d8 S. ]* k8 r( s9 _# ]. c
* w3 t! o7 ]2 L# `
如:1993年被称为「平成大不況」,经济不景气,公司纷纷裁员,年轻的男性普遍失去工作,他们的家庭也失去了经济支柱,与此同时大学生分配就业政策也被取消,这让等待毕业的大学生们不知所措。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就诞生了一个流行语:「ジュリアナ現象」;
* F, Z$ Z. W% e0 D/ D, } 当时,女高中生们由于经济拮据,为了获得零用钱,甚至不惜卖掉自己的ブルマー(灯笼裤)和セーラー服(制服)来换钱,这时「ブルセラ」这个流行词也就应运而生;8 q6 i, Q2 _% r4 G5 G* @+ b- X
还有,当年皇太子大婚,皇太子说的誓词:「一生全力でお守りします」也被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
& W5 d, h* j1 j8 L& j7 _ 另外,女学生们经常讲的,如:「チョベリバ」(超ベリー•バッド)、「チョベリグ」(超ベリー•グッド)的流行语,因为被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大量采用,成为当年日本社会第一流行语。(有点像我们现在的“给力”和ungelivable );- {, m d0 {6 i( C
1997年渡边淳一的著名作品:《失乐园》(「失楽園」),不仅成为当时工薪阶层茶余饭后的日常闲聊话题,也获得了当年日本的“年度最佳流行语大奖”。 7 W" e4 x6 m/ m2 L: j$ k0 U
. \- n1 X# w0 t" X
*P.S.:还有很多有关于日本流行语的方面还来不及谈,
+ h9 K8 G4 V* {, i+ u# u 下一期,我们继续聊聊它吧!! ) Y7 h6 \) j# a4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