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cbzg2000

[词汇问题] 馬鹿の発音につい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08: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すごい、こっちはぜんぜん知らない
初めて聞きましたね
何で少しもイメージがない

上記であなだ  でしだ  発音です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6 11: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东瀛游子 的帖子

老师是没有教过我啊!
因为我是自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6 11: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bzg2000 的帖子

あなた、でした中的た是不能发だ音的。虽然听起来很像,但是存在声带震动和不震动的问题。
发不送气音时声带不震动。だ是震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6 16: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cbzg2000 发表于 2011-1-6 07:32
有没有什么实际的例子阿

想到了
就拿 た 來說
能夠念成ta4声(踏) 也能夠念成da4声(大)

总之呢
た就是念成ta,这是永远也不会变的
其他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6 16: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baka 这个词中, ka的发音,一般的中国人(未受过发音训练或未学过其他语言的人)大多会听成是 ga的发音。
其实这是一种误听。
楼主可以尝试用  中文中的 嘎嘎 的发音来发。
至于日语中的 ga如何发,这不属于本帖的内容。
如果想了解的话,还需要掌握浊音,也就是英语中的  go go go 的发音。
仔细听听就会发现,美国人发这个 g的部分时,明显带有喉咙的震动。
而中国人发的话,往往类似于 狗狗狗 的音。
要想完全理解,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6 17: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chardjohn 于 2011-1-6 17:08 编辑

馬鹿 的发音  うましか

哈哈,搞笑一下

其实这方面应该找老师给你练练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读音

た、か、ぱ、が
只要不做第一个字时,都会有些音变

如果这个不了解的话
也会在促音变的时候,有同样问题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7: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bzg2000 于 2011-1-6 17:32 编辑

ずっと日本語を勉強しますが、この問題もあまり注意しません、意味が分かったらいいかな、ずっとその風に思いますがばか  とばがの発音がどうしてもいいですよ、意味が分かればいいと思います
急に他の人からそのことを聞きますがぜんぜん分からない、困った
しょうがない、皆さんと力を尽くして 問題点を解決したいと思います
みなさんよろしく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8: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echardjohn 的帖子

多少例を挙げ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

宜しく お願いしま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7 07: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语发音中不送气音和浊音如何区别

fuxiaojun 发表于 2011-1-6 12:56
回复 cbzg2000 的帖子

あなた、でした中的た是不能发だ音的。虽然听起来很像,但是存在声带震动和不震动的 ...

关于日语发音中不送气音和浊音如何区别,转发一个高手的文章,仔细看看就明白了。

“浊音化”的实质所谓的“浊音化”是用来解释かた行在词语中读若がだ的问题,好像清音かた有向浊音がだ变化的趋势。其实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在讨论かた行读音问题之前,让我们了解一下语音的基本知识,如果觉得没有必要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元音:即日语中的a,i,u,e,o。世界各国语言都由元音与辅音构成,元音的发生主要通过声门使声带振动,发音器官其他部分没有任何阻碍。不同的元音由共鸣腔的大小决定。比如发日语五个元音时可以清楚体会到这一特点。辅音:即日语中与元音拼读的k,s,t等音。发音时需要突破一定的阻碍才可以发出辅音。辅音又分为清音和浊音,送气与不送气。清音:发音时不振动声带的辅音,如英语的f,s等。 浊音:发音时振动声带的辅音,如英语中的v,z等。送气:即发音时有较强的气流通过喉部,如汉语拼音的p,t,k等。 不送气:即发音时没有明显的气流通过喉部,如汉语拼音的b,d,g等。

问题一:“浊音化”的本质其实就是送气与不送气 如果你看了上面的基本语音知识,可能会有些不理解吧,这就结合汉语来说说日语的辅音发音问题。在汉语中,长期以来存在辅音的清浊对立和送气与否的差别,直到现代汉语普通话,清浊对立消失,而只剩下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差别。具体说来,以b,d,g为声母的汉字是不送气的,即发音时没有强烈气流冲出;而以p,t,k为声母的汉字是送气的,发音时明显有气流冲出。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把手掌放在嘴巴前面,试着发“打”“他”两个字的音,你会明显感到t/d的不同。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明白了。日语中か行与た行之所以读起来像浊音,是因为原本应当送气的音被习惯地读作了不送气的音。没有浊音的中国学习者,就误以为是浊音化。在日语中,辅音存在清浊的对立,清音和浊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音,很容易区分。而送气与否在日语中没有什么讲究,无论你送气与否都可以,或很难听出不同。就好像中国的南方人很难分辨前后鼻音而北方则不然,这都是一个习惯成自然的问题。日语中かきくけこ,たちつてと这些音的声母无论你发成汉语拼音中的k/t,还是g/d,对于日本人来说都是同一个音。也就是说,无论你发音时是否送出气流,日本人都认为你发的是同一个音。在汉语里就很难想像“他”和“打”是同声母的。 所以,唯一的方法还是多学习日语的发音规律,掌握正确的发音,不要受到母语的影响。

问题二:送气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既然日语送气与否没有差别,那中间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这就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上了,即很多人相信这样的解释,如果かた行假名不在一个单词的开头出现,那么往往读若浊音。这个规律是有其实际意义的,的确,かた行假名如果在单词的开头往往送气(汉语拼音的k/t);而在单词句子的中间时往往不送气(汉语拼音的g/d)。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简便。语言追求的无非是准确和简便,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能省力又何乐而不为呢?由于送气需要更多的力气使气流冲出,不送气音相对容易发(可以自己体会),更多的人愿意在单词和句子中间不影响意义的前提下选择不送气的发音方式。所以,在语速较快的日语中,不送气的音大量在句子中出现,这就是为什么“瓦他西”变成“瓦打西”的原因。

问题三:那么浊音究竟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对汉语使用者的我们可能比较困难。因为普通话里浊音已经消失,只在一些方言中继续存在,如苏州话等。我们很容易把日语的浊音和不送气的清音混淆起来,就像わたし中间的た(汉语拼音读作d声母)和真正的浊音だ(罗马字母d)很难区别,有些人甚至以为是一样的。这就是一个日语学习的难点,因为日语中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比如ても/でも,た/だ都需要严格区分开。很难描述这其中的区别,只有靠大家多听日语磁带,揣摩其中的差别。即使你到头来还是觉得太像了,但至少,你要能辨别他们。其他如はさ行,が行浊音鼻化等,基本遵循简便的原则。比如半浊音ぱ和浊音ば就是一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7 07: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日语送气音与不送气音

shhuihui 发表于 2011-1-6 12:17
回复 东瀛游子 的帖子

老师是没有教过我啊!

关于日语送气音与不送气音,转发一个高手的文章,仔细看看就明白了。

很多人都会对日语中か、た、ぱ行的发音产生困惑,罗马音标清清楚楚的写着:ka, ta, pa,可是怎么看日剧或者听听力时会觉得那些日本人发的音是 ga,da,ba呢?这也是日语专业中发声练习和听力的重点难点了。

从日语的发音习惯来说:日语是世界上语速最快的语种之一了。语速要快,关键就是音素要让发音者能够轻松的发音,减少换气的频率(“轻松发音”的原则显著作用于送气量较大、发音较困难的かたぱ行中)。所以平时我们练习日语发音是,要坚持“一口气发声法”: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除了标点标示的停顿外,都要坚持一口气完整读完整个句子,如果发现自己气息会断,需要中途换气,那么很抱歉,很可能你的发音没有读到位,你的某个或某些音发得太生硬,不够像纯正发音那么“轻松”和“一口气”。
要正确的发出纯正的日语音素,请你牢记住这个 “轻松发音”和“一口气”的基本要求哦 ^0^

好了,记住了“ 轻松发音”和“一口气”的原则后,来看看かたぱ三行的发音问题吧!
汉语发音是以“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个对立发音系统为特点,而日语则是以“清辅音”和“浊辅音”为对立的。
日语中,かたぱ三行假名发音属于清辅音(与がだば三行的浊辅音对立)。但是,由于k,t,p三个送气音发音时送气量大,发音较生硬,不适应日语的高语速,不符合“轻松发音”和“一口气”原则,所以 它们的清辅音较为特殊,有“送气”和“不送气”之分(这就是混淆我们听觉的关键所在!)。“不送气的清辅音“和“浊辅音”听起来会很相似,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是震动的,而清辅音则不震动,仔细辨别还是可以听清楚的(在这一点,听力的重点是辨别发声的轻重:不送气的清辅音较之浊辅音发音会比较轻)。
发音规则:当かたぱ行假名位于词首时,发清晰的“ka,ta,pa”,但当它们位于词中时,“轻松发音”和“一口气”原则产生影响,为了发音便利,发成不送气的“かたぱ”(听觉上类似于“がだば”)。
发音建议:1、不必急躁于马上学成日本人的不送气音,在起始阶段,老老实实的把かたぱ按照罗马音标ka ta pa ,发清楚,因为刻意模仿的话,反倒会使你对かが开始混淆不清,会对听力遭成障碍。2、在进阶阶段,要发清楚“不送气的清辅音”时,可以试试看把 ka ta pa 轻读,因为轻读就会使送气量减少,真正达到“不送气的清辅音”的发音位置。

最后,还是要再强调一下“轻松发音”和“一口气”的原则,因为从这两个基准来理解日语的发音位置,提高听力精确度和口语纯正度,都是大有裨益的哦^_^


关于送气音与不送气音

我们大家在学习日语的时候,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就是对于有些清音假名的读音似乎日本人读成了浊音。例如:“がいこく”中的“こ”、“せいかつ”中的“か”等。但是,这些音是真得被浊化了吗?其实不然。这里涉及到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概念问题。

我们都知道,日语中的辅音分为3类,分别是“清音”、“浊音”与“半浊音”。许多中国人在说日语的时候呢,不能正确区分日语的清音和浊音,也就是第一段中提到的现象,而以汉语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来代替。那“清音和辅音”与“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有什么区别呢?

清音与浊音

语音学上,清音和浊音是有一个衡量标准的,这个标准叫做噪音起始时间(VOT),即声带是在除阻(解除口腔中的阻塞或障碍,开放气流通道)之前振动与否。若不振动,则VOT值为正,是清音;若振动,则VOT值为负,是浊音。

送气音与不送气音

汉语中的辅音大多是清音,即在除阻前声带都不振动。而区别例如“怕”与“霸”、“擦”与“咂”这样的音时是依靠判断除阻后有没有较强的送气,称之为“送气音”与“不送气音”

国人日语发音的问题



国人在发日语音的时候喜欢用送气音来代替清音,用不送气音来代替浊音。这样会造成以下问题:

1. 用送气音来代替清音,会使说话人显得情绪亢奋,语气激动,听起来象是吵架或在强烈地主张某个观点;

2. 用不送气音来代替浊音会使日本人听这些音感觉象是“清音”,从而影响交流。
因此,在说话中,要学会控制气流的强度。并同时注意声带的震动时间。

清音和浊音的练习方法

浊音的练习方法:

1. 使气流从不要从鼻腔中流出,把其暂时存储在口腔内,然后停止送气,把口腔中的气流吐出。日语中的非词首的浊音都是这么发的。

清音的练习方法:
1. 减轻摩擦强度。汉语中的气流摩擦强度较强,日语则相反。可以通过练习“あ”与“は”这两个音来练习。辅音“h”的发音口型和“あ”很象。发“あ”音,然后保持口型与发音部位,发出摩擦很弱的“は”。
2. 缩短送气的长度。控制肺部的气流供给。交替发中文中的“哈”,“啊”就可以强烈感受到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区别。练习的时候首先双唇紧闭,往声带里蓄气,然后停止送气,发音,注意气流的通道打开后,肺部就应该停止送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8: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すごい
さすが先輩 大変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7 0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也搞不明白呀。不过,放心的一点是,就算我们发音不太准确,日本人还是可以听得懂的。【但不是说不要练习正确的发音,你想想我们普通话都有多少有有口音,却并不防碍我们之间的沟通。语言是个工具,能交流就行了。个人意见。】想想我们听外国人说中文时候的情形就知道了,关键还是要更多的练习与深入的体会,有机会跟日本人做面对面的沟通,你会体会的更多。
(之前我找到一家日本人开的小章鱼烧,男店主很健谈,我的口语N烂,但是还是可以沟通,关键是胆子要大,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男店主来中国蛮多年了,对中文也有点熟悉了,水平跟我的日语差不多,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0: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確かそう話すとこっちの気持ちがよくなります
へへ、みなさん 主に东瀛游子  ありがと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09: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hohcoo 发表于 2011-1-7 10:37
这个问题我也搞不明白呀。不过,放心的一点是,就算我们发音不太准确,日本人还是可以听得懂的。【但不是说 ...

因为普通话里没有浊音,导致95%的中国人无法区分清音,浊音。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只有依靠慢慢体会,慢慢练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3: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平时都不注重发音,只注意是否听明白,所以这是很困难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6-6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