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日语(新增48)】提问之前的缓冲语* ]# y. h! B6 }# u. j- }
; T8 z3 t/ P) H: U作者:info@portuguese.org.cn) q8 d# J% I0 {4 G6 @( X) p0 P# W3 [
% W$ D; E W% T9 I网友nanasp今天下午给我发邮件,说她在一个日语学习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标题是《再谈「クッション言葉」》,但里面的内容并没有提到“クッション言葉”,只是介绍了一些日常问候语。nanasp问我什么是“クッション言葉”?这个东西是否重要?所以今天的帖子就简单说一说“クッション言葉”。5 y |$ U, A9 ~5 X
2 G5 S/ y2 V. Q# C7 P$ i“クッション”(cushion)的意思是垫子,不过跟“言葉”合在一起,意思变为缓冲语。在汉语里,比如我想吸烟,但没带打火机,于是管一个正在吸烟的陌生人借火,我不能说:“借个火”,那样显得很粗鲁,好像是在命令对方,对方肯定不借,我必须先用另外一句话过渡一下,也就是:“对不起,借个火”或者“麻烦您,借个火”,这里的两个过渡句就是缓冲语。1 @" D) O7 W# u" x) J/ w
& T1 A# T+ m( P% ?# a/ Z, o日本人在说话时,特别是在提问时,通常都是用缓冲语开头,比如用“すみません”开头,以避免直接提问过于生硬,给对方造成不快感。此外,我本人也经常使用“あの…”作为缓冲语,虽然不太礼貌,但用惯了,也很省事。由此可见缓冲语是日本人提问之前的铺垫,非常重要,因此应当掌握。除了这两个万能缓冲语之外,日语中还有一些常用缓冲语,请看下面的例句,其中方括号里面是缓冲语,方括号后面是提问内容。
1 ? X `+ B$ M! H2 i- n9 B1 k- x* A4 v% W6 T: h3 w
【お差し支えなければ】、生年月日からお聞かせいただけますか? 4 b/ Y3 T9 O5 k! @
# B8 W4 _1 N. u4 c, ^( H- E【お手数ですが】、ご郵送いただけますか? & T3 _- w# }' i* x6 j3 W6 ~
0 X& R. M( i/ B" G9 g( z
【ご面倒ですが】、ご確認いただけますか?
$ V+ S+ i0 H: E1 b' e* K7 \. x' T- e1 E7 r1 P7 Q3 J- v2 p
【よろしければ】、郵送でお願いしたいのですがいかがでしょうか?
6 Z, s5 u, F+ z6 S& q' q1 {9 v: |0 v& z( y+ G0 j" u- g
【恐れ入りますが】、11時過ぎにまたお電話しても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
2 A7 I! ?/ l6 f) y) \( C
0 M* z2 D' w" R【恐縮ですが】、明日までご返事をいただけますか? " u& X4 E$ [% S8 @
, |. s* z- ~* K. H' o3 o5 T【失礼ですが】、お歳はおいくつで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 % J4 p; S4 u( B% e
3 i% c; G0 [+ e3 }$ O' x【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が】、16時に変更していただけますか? $ _/ r; M% s( v6 C# y+ t6 S, q
3 d7 ]; _1 p/ T0 Z6 \
我曾看过北京市西城区某中学日语班同学们的日语讲演,他们在互相提问时,都是直来直去,开门见山,完全没有缓冲语作为过渡,我甚至怀疑他们根本就没有缓冲语的概念。在中国人之间这样提问,当然可以,但如果向日本人这样提问,那就显得太生硬了。看来这个问题很可能是教材或老师造成的。最后我再补充两点。第一,如果您觉得记这些缓冲语太麻烦,也可以不用记,无论什么场合,都用“すみません”来应付。第二,在提多个问题时,只有第一个问题需要缓冲语,后面的问题不再需要。
' ^, Y# [* I8 t! c. i6 Y$ d
% u4 o1 e; L% {2 E7 Q% | y) i《闲聊日语》新增部分全文:blog.hjenglish.com/zhang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