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2|回复: 10

[大专专业课] 日语报刊文选部分翻译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0 13: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购买主题 已有 2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颗咖啡豆 才能浏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13: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mh0916 于 2015-8-27 22:51 编辑

23)
缺乏自信,寻找自我的一代人的忧郁
                      遍布二十多岁人的“心灵啃老族”
  厚生劳动省计算出毕业之后不工作的啃老族达到52万人,可是,现状工作的人当中抱着“说不定自己也会…”这种不安的也人很多。                        
  编辑部   内山洋纪
是在去年的十一月左右认识他的。
在市内的专业商社作为销售部的正式职员工作的俊夫(28岁),结束了对主顾的拜访准备回公司。回去后必须要向上司详细汇报见了谁?谈了什么?上司会逐一细致的给与“指导”。
   “啊,太让人讨厌了,每天都要汇报可不是什么开心的事啊。”
下午4点,在公司附近的终点站下车的地方看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流浪汉。他在停满了自行车的站前广场的长椅上躺着看体育报。高高的个子带着眼镜,从耳朵到下巴都长满了胡子,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他跟自己有点像。
这个人应该不用向什么人汇报吧。
是周末的反叛行为吧,俊夫周末的时候总是窝在家里,周六的下午傍晚起床之后,就一手拿着灌装啤酒看幻想小说。
看到有50万日元的存折就放心了
在那之后不久,每次经过车站都会寻找“他”的身影。过了一个月左右,在下着雨夹雪的时候,他消失了。
不会吧————。
也许是去别的地方了吧。就这样,俊夫放弃了本打算在这个冬天用奖金去买一台液晶电视的想法,改为存款了。现在的余额是五十万日元多一点。一边看着存折一边想,即使现在不工作,半年之内什么都不做也能维持生活,想到这里便放心了。
尽管经济不景气,年轻职员的离职率还是在不断上升。厚生劳动省对年轻人离职率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有的是对工资和工作环境的不满,但是“工作不适合自己”“人际关系不好”“无法累计经验”等理由名列前茅。
独立行政法人劳动政策研究,研究机构的副总括研究员小彬礼子从去年到今年,对没有工作的或是不定期打工的等“没有正式工作”的50位年轻人进行了询问调查,总结出以下理由:
“对人际关系感到不安”“工作过一次,但是丧失了信心”“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一时享乐”四个分类,跟之前列举出来的离职理由相重合。
  现在把已经毕业(或是中途退学),但是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叫做啃老族(NEET),是英语(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缩写。
   厚生劳动省在今年九月,统计出日本十五到三十四岁之间的啃老族人数达52万人,只是这个数字里还不包括那些去职业介绍所所找到工作的,关注就职信息的,以及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就职活动的人,所以实际上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应该有更多。
  并且,即使目前在工作着,像俊夫这样抱着“如果可以的话就不想做了”想法的,也是所谓的“潜在的啃老族”在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当中有很多。
在市中心的摩天大厦上,安静的房间里,只听得见敲击键盘的声音,从事网站制作的晶子(27岁),正在和应该在同一间办公室的同事在用邮件聊天。
“关于上次的那个议案。。”
洽谈不知什么时候转移到了各自未来的话题上,
“打算在这个公司待到什么时候?”
“不行呀,再这样下去的话”
进公司四年,差不多该跳槽了,积累新的经验对未来有好处,这样的想法很强烈。既不是因为公司的业绩很差,也不是因为自己有提升经验的强烈愿望。但是,总觉得就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吧,觉得不安。
身心俱疲地回到家后,在随机前浏览一下换工作的网站已经成了每天必做的事情,但是得知的是现实的残酷性。用“制作主页”去搜索,比现在的工资水平高的职位都需要很高的技术。能够凭自己的实力去应聘的工作,月收入是现在的三分之二左右,临时工和合同工的比较多,“啊,自己可以简单的就被另一个人替换掉。”
为什么继续工作?
  究竟现在所从事的工作真的是“自己想做的吗?”在换工作的网站上浏览,不知什么时候就转到了其他业界去了,但是又考虑到从一名临时工开始,已成为正式职员为目标,到能独当一面大概需要花上五年的时间吧。也许在做临时工时就被辞退了,没有要以放弃现在的正式职员的地位代价跳槽的把握。
  那么,如果说就在现在的公司不懈地努力指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终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因为这是业绩主义,只要努力就能赢得信赖。但是责任也会增加,即使看看上一代人,也找不到理想的目标。“我为什么要工作呢?”
学生时代就不同了,曾就读市内的国立大学,热衷于戏剧活动,演员和后台都做过,决定将来要做职业女性,认为正是那些结婚后就辞去工作的“临时OL”才导致了女性地位的降低。但是,现在自己也想早点结婚,不想工作了。
   星期天回到父母家,在客厅的桌子上一边跟父母看电视一边还是抱怨了:“现在的工作干下去也没意思,不想干了”“只要你认真的做,总会有人看到了,再忍忍!”
“又不是终身雇佣制,不会有那样的事情的,只有在夸大展示了自己的业绩之后才会获得好评的!”我也很讨厌排挤其他人来展示自己。而且,这是值得我们做到那种地步的工作吗?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做的事情太多”有不少年轻人为此而烦恼。
据在以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为对象的“涉谷年轻人职业介绍所”做咨询师的临床心理学家菊池尊说,来咨询的人中有三成是这样的烦恼,以演艺界和时尚界等为例,有近三成的人都会问“怎么样才能找到工作?”“但是,为了能够就职而做出具体努力的人却很少,好像不知不觉就定位在了就职很难的光鲜的行业,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逃避了“现实的选择” 。
“更像自己”的强迫观念
  分析了啃老族并执笔合著了 “啃老族”一书的东大助教玄田有史做出了以下分析:
在失去的10年里,社会失去了培养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成人的信心,并就那样和年轻人缺乏自信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说的缺乏自信,是实际上和“自己应该可以做得更好”等,没有根据的自信是表里如一的,无法严肃地承认自己做不到,必须找出“想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强迫观念根深蒂固”
在节目制作公司工作的博(27岁),在今年初辞了工作“失踪”了,手机一直关机,他没有跟父母,朋友说一声就飞去了冲绳。
  在步入社会的第三年,换工作进入了自己想从事的行业。在小公司工作,作为熟练工备受期待,话虽如此,但是由于只上了半年的影像专门学校,所以专业用语和机器的使用方法都不知道。为了弥补经验不足,他总是最早到公司,什么闲杂小事都主动去做。因为努力,所以交给他十五分钟的专题策划。
  总是在深夜进入编辑工作室,因为对器材不熟悉很花时间,所以前辈们在公司的时候尽量不去做,疲劳不堪,制作不出自己想要的节目。“很难理解啊”被前辈们如此评价的节目,因为没有时间,就那么播出了。自己都觉得没法看,这种讨厌的想法开始在大脑里打架,停不下来,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太没用了——。
明白了啃老族的心情
回首自己过去的人生,为了不辜负周围的期待努力过了。高中时父亲去世了,为了一直把“我没有能上大学,我希望你能上”做口头禅的父亲,而努力地准备了升学考试。
  毕业后,在一家糕点加工厂工作,本来希望做销售,但却被分派到店铺做营业员,看着营业额的数据,发现与自己同期进公司的女孩子的营业额比自己高时,突然失去了信心。
在冲绳的八个月里,在宾馆打工。期间,产生了一种想要好好工作的想法,便回来了。只是还没有选定接下来的工作。“因为已经辞职过两次了,所以这次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能做一辈子的工作,不想因为太急着做决定而失败。”
小彬说:“由于劳动市场的流通化,所以对想跳槽并成为正式员工的人的技术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我认为这对年轻人来说,跟以前相比是非常艰难的情况”
在千叶县市川市,有个NPO法人“第二空间”帮助啃老族和喜欢窝在家里的人就业,其运营者成濑荣子,正在呼吁企业使用有过啃老族经历的人。但是,有家企业面露难色的说,“现在,即使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做外派职员都很正常的。”
“结果即使想工作,但由于门槛太高够不着,因此丧失信心,啃老的状态越来越长期化,这就是现实。”另一方面,玄田期待着从同样是年轻人的读者那儿得到“同感”,看过“啃老族”一书的公司职员们给玄田先生寄来了“能理解成为啃老族的人士的心情”“想为啃老族们做些什么”的信件。
                                    (文中片假名的名字都是化名,下一篇报道也是)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б彩| 六合投б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б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13: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mh0916 于 2015-8-27 22:51 编辑

(24)  
“啃老族”和“败家犬”的共同点
                       “工作的意义”和“结婚的意义”
在日益富足的社会里越来越难以感觉到为了生活的工作和结婚。“啃老族”和“败家犬”有着反映了富足社会的共同点。采访那些没有工作的年轻人时,留意到一些共同的关键词,就是“想干的事情”和“工作的意义。”“我没有参加就职活动。周围越是认真的考虑自己”想干的事情到底是什么“的人越是在半途就放弃就职活动。”
今年春天刚大学毕业的博(23)说道,结束自由职业者的生活,26岁到资材批发店工作2年就辞职的道夫(31)说:“每次被营业额所逼迫就会考虑‘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在富足的时代,工作和吃饭已经没有直接联系了。”
有很多父母的理解是“做你自己想做的”。但是,父母所说的“想做的”也非常抽象,感觉是父母觉得有自己没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想让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对于‘啃老族’问题很熟悉的千叶大学的宫本美智子教授这样指出:“其结果是孩子们寻找想做的事情这件事变得越来越抽象化,到了找不出答案时就是中止就职活动的时候。”
  另一方面,“啃老族”也似乎要被“自立”的压力所压垮。碰到他们的时候会感到他们那种“必须要自立”,“必须去工作”的想法太强了,让人觉得只是空想。想到认真的他们,在社会上越来越强的竞争和效率第一主义所压倒、吓呆了。中途录用是以熟练工为中心,很害怕会被问到空白期间理由的面试。就算好不容易就职了,可是不堪竞争的压力和长时间劳动而辞职的人也有很多。“只是看上去选择面广,可实际上是工作异常辛苦的正式职员还是随用随扔的自由工作者,可供选择的相当有限”(宫本教授)
幻想着可以自由选择
  “啃老族”背后自由选择的幻想和自立以及竞争的压力,与那些30几岁,未婚,没有孩子的被叫做“败家犬”的女性在状况上极其相似。
  结婚和生育被认为是个人的选择,对此不在请求。“可以理解的父母”增多了,对于女人而言结婚也和“吃饭”没有直接联系了。所以考虑“结婚的意义”,寻找到的结论差不多就是“爱情”。被采访的女性们异口同声的说:“想结婚的,但是首先得有结婚对象是不是,如果不是那种喜欢的想要和他结婚的人的话就还不想结婚。”
“如果喜欢的话痛苦的事情也能去克服”,这点和‘啃老族’的“就算工作在辛苦如果是’想做的事情’就能克服”的理论很相似。
   公司职员真弓小姐(35)坦言道,“虽然一直想着自立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发现过了30岁的我所追求的是成为一名家庭主妇”。“败家犬”在给人“拼命工作”这种印象的反面,关于结婚很多女性显得很单纯。宫本教授指出的如今结婚也是市场竞争,如果以家庭主妇为目标的话,围绕那些有供养妻儿的经济实力的、相当少的一部分男性的争夺战是很激烈的。但是,“败家犬”们却扔悠闲的说:“想和自己真正喜欢的男人结婚”。可意识到的时候,理想的男人已经没有了。
  在全球型竞争之下的残酷的职业环境也是女性找不到对象的原因之一。IT行业的惠子小姐叹息道:“我的条件是能和我建立对等关系的人,想让他和我一起养育孩子、分担家务。但是独身的职业男性尽是些疲惫不堪的,反过来寻求‘安慰’的依赖型男人。我在这些人当中倒是颇受欢迎。
在外企工作的智香小姐(36)因为工作总是早上才回家。客观上没有找对象的时间,“当看到同样忍受着辛苦工作的朋友结婚后因不孕而烦恼,就想要放慢自己的工作节奏。但是为了将来不因为生孩子而失去工作。所以现在不能中断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且考虑到可能一辈子就一个人过了这种风险,为了敬老院的费用也不能辞职。”
  无论是“啃老族”也好“败家犬”也好都祈祷着能脱离现状。但是由于竞争激烈化,选择范围狭小,越来越找不到出路了。
                                  编辑部 内山洋纪  作者 石卧熏子
                                        2004.11.8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13: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mh0916 于 2015-8-27 22:51 编辑

(25)
在受欢迎的80家企业调查中得知的新倾向“谈话能力”的现场
        
能获得内定的面试
不要事先背自己的PR和应聘动机。
这是在受欢迎的80家企业调查中很明确的面试官们的真心话。
那么,怎么做才好呢?看什么呢?
那就是“谈话能力”,面试官期待的是灵机应变的回答。
                                               编辑部 太田匡彦  作者 关口久子
那个男学生已经一个人连续说了3分钟。
“难道又在进行就职活动的演说了?”
担任一家大的损失保险公司的面试官A先生,脸上浮现出不满的表情。男学生的“演说”是以这个问题为契机而开始的。
“请你说一下自己的PR,学生时代你在哪些方面做了努力?”那个男学生好像迫不及待似的,露出了满面的笑容。
“凭着天生的领导能力创立了网球部,因人际关系而烦恼的时候,发挥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无论什么时候都非常积极,很受大家欢迎。”
尽管面试官A先生的脸色逐渐阴沉下去,男学生还是继续说。
回答不了问题
  该公司确认在网站上公开了招聘的人才要具备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但是面试官A先生却说道:“只是对方单方面说‘有沟通能力’,是不知道真的假的,但是没有回答上我的问题是,我已经怀疑他的沟通能力了。”这个男学生很遗憾没能进入到下一次选拔。
即将在2006年4月成为新职员的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就职战就要正式开始了。
05年4月入社的这一批内定率为74.3%(厚生劳动省,从去年12月1日到现在)。
比起前年同期上升了0.8个百分点,预计06年的这一批有望更加得到改善。
  虽说就职战线就要开始了,但是受到要求自主控制早期选拔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伦理宪章》的 ,今年的面试等选拔活动也是集中在4月以后,在得到几家公司内定的优胜学生和挫败学生之间,差距越拉越大。
AERA对80家受欢迎的企业,就“想录用的学生”和“不想录用的学生”的区别在哪里,进行了问卷调查,关键词“谈话能力”。
想录用的学生的谈话能力
  “虽然有点方面一直说自己背好的东西的学生,但是在没有构成对话时是不行的,希望他们能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希望的是进行对话。”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人事部的樋口哲司课长这样断言道。
比如就想录用能够进行这样的交流的学生。
面试官:“进入大学之后,你努力做了什么?”
学生:“从小时候就一直踢足球,大学生也在体育部奋斗,也担任过队长。”
面试官:“为什么会担任队长呢?”
学生:“因为我踢球最出色,”
面试官:(真是个过于自信的学生呀。。。。但是运动员的大致都有这样的倾向。那么就改一下问询的方式。)
“是吗?”难道只是因为你踢球好,大家就选择你了吗?“
学生:“我一直比别人加倍练习,我觉得是因为即使在比赛中遇到困难时我也可以带动其他人。”
面试官:(原来如此!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很顽强以及成功欲望非常强。而且可以得到周围学生的信赖,好,再继续深入的问下去。)
“那么,看上去你精神方面也非常顽强吧。”
学生:“其实精神方面有薄弱的地方,在比赛前紧张会表现出来。但是如果让队友看到队长软弱的地方的话,会影响到他们,所以我总是让自己充满斗志。”
面试官:(能说出自己的弱点就是能进行交流的证据,努力克服困难这一点也给人好感。恩,这个学生很不错。)
如果没有具体经历的话就NG
让人感到“不想录用的学生”,很多在第一个问题就开始演说了,精密机械制造商的录用负责人也说道:“单方面的演说传达不了信息。”
即使不是这样,无论如何反复的提问,还是没有具体的经历之类的话是不行的。
“因为我曾经是活动小组的代表,所以我有交流的能力。”
“总是一直担任干事,所以具有责任感。”
人才顾问公司“L&M”的原幸子说道:在面试时很多学生说这样的话,让人感到厌腻,这就是让你觉得“不想录用”的典型。
“几乎不夹杂着具体的经历,光顾说自己的感想。所以会让人觉得是在表示‘自己想被这么认为’。也许希望在这一项上被认可,但是没有具体经历的话就适得其反。我们面试官就是在交谈的时候,问出他们的具体经历,然后做出判断。”
“为什么谈话时不能直接回答面试官的提问呢?”JCB人事部的久保先生这样指出。
“如果问到有自己PR以及应聘动机的词语或是相似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滔滔不绝。越是熟练背诵了自己PR以及应聘动机的学生越是如此。”
在很多学生手里拿着的就职指南书中,是这样说明宗旨的。
“面试的时候应该说的就两个,能说出自己PR以及应聘动机的话就过关了。”学生们认真的接受了。进行自我分析,取出强项,为了在短时间内可以说完,简单地总结成“自己PR”“应聘动机”,然后背下来,因此就不能形成谈话。
“读脑袋里地文章,那不是谈话,其实是优秀的学生,就因为依赖了指南,有很多人都变得不能谈话。”(LAM’的原幸子)
国际合作机构(JICA)人事部的饭村学也对演讲型的学生提出批评。
“有很多学生都添加了公司方面招聘人才时所使用的关键词。那么如果具体问询那个能力什么时候发挥过,就回答不出来了。因此以谈话的形式仔细的问询过去做了什么,从那些经历来推测在公司里工作的样子,判断是否合格。”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
同时,比奈瑟公司人才部的饭田佳子录用科长也是这样说。
“以自己PR的形式说的话,就尽是冠冕堂皇的词语,只说表面的部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情况是很多,本来,一个人的强项只能从实际经历来推测。”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们自以为可以,背诵了自己PR和应聘动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妨碍面试官的理解,其中有,
“尽量不去问应聘动机和自己PR,但是有时候谈话进行不下去,迫不得已的时候也会问一下子就可以流畅的说话了,可以消磨时间,虽然几乎没有学生从那儿扭转评价。”(食品制造商)
“不问自己PR和应聘动机,因为也没有多大意思。”(米奇屋)
像这样,重视谈话内容,然后做出判断的公司增多了。
就职后的目标决定胜负
那么,有谈话能力的学生究竟是怎样的学生呢?
在日本罗莉安路的面试中,“我有组织周围的人推进企划的领导能力和创业家精神。”
有一位女生这样进行自己PR,领导能力——这是自己PR经常使用的词语,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就难以进入下次选拔了。
面试官又继续问了下去。
“那么,至今为止自己达成的事是什么呢?”
女学生开始谈在大学的文化节中策划,实施了“1000人的盛装游行”的经历。
“她实际经历了在面试开始时说的‘组织周围的人’,所以可以予以评价。”
人事总部的高岛爱美说道。在这里回复了谈话,加之又有提高评价的要素,那就是有事实证明了他有创业家的精神。
“就是活动结束后,讲到参与书的编辑。在很多错误地认为就是活动就是终点,因此在寻求其他精灵的学生中,能说到就职活动之后想做什么,给面试官带来了好的印象。”
这位女学生结果和面试官谈话成功,得到了内定,可以说让面试官引导出自己的强项就是决定胜负的招数。
具有谈话能力的学生,在向面试官提问时,也可以得分。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面试官这样提出问题的时候,最好也认为是一种测试。在某一个住宅建造厂的面试中,
“我认为**是贵公司的弱项,在考虑以后的对策吗?”
这样反问的学生会给面试官们很深的印象,面试官会感到,“研究的真详细啊,这个学生的想法很敏锐。”
话题的引出是有必要的
近畿日本旅游人事部的仓西芳次科长也评价道。
“是否能确定地提问,反应了应聘者研究公司多少,以怎样的价值观来选择公司,可以了解到希望入职的程度和思维方式。”
为了使谈话成功,需要准备什么呢?JCB久保寺这样说。
“如果事先准备要说什么的话,无论如何都想说那些话,谈话就变得不自然了,只要事先整理一下头绪即可。”
另外,三得利人事部的户部廉俊说道。
“事先准备充足的话题引子。在面试时,只要根据问题把它引导出来进行谈话即可。即使把它当作文章来背,会被认为只不过是‘年轻人的主张’.”
回顾自己的过去,进行自我分析,到这一步都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把他当作自己PR来总结出来,而是要深入挖掘一个一个的经历,那时候想了什么,从那个经历中得到了什么,把这些准备在脑子里做话题引子就可以了。
当然只是把它准备好是没有用的,把它取出来用,也就是说有必要进行把它变成语言的训练。
“平时就请和朋友们进行有意识的互相讲述一些关于自己的想法和具体的经历。这样才能在面试的会后有话题”(比纳瑟公司的饭田)
索尼的录用负责人中田一郎说道,
“自己PR这个概念本身就不好,学生被问到‘自己PR’的时候,就开始背诵虚构的事情,即使不进行自己PR,学生只要一五一十的说出自己过去做过的事情,我们会进行判断,如果好的话就给内定。希望学生们坦率的讲讲过去,自己大学时干了什么。”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p彩| 六合投p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p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13: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mh0916 于 2015-8-27 22:51 编辑

(26)
与东京出身女性存在差距的现实
                     地方出身女吃亏
即便你毕业于地方上的名门高校,仍难以挤进东京的大学。
结婚后,即使你想继续工作也得不到父母的援助。
在大家整体上都是中产积极这一幻想崩溃的日本,城市和地方的看不见的差距日渐扩大。
                                                            编辑部 木村惠子
自修学旅行以来,来东京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乘着满员电车,好不容易来到驹场东大前站,无法忘记的考试那一天。
现在是东京大学经济学院3年级的由佳里(20岁)毕业与山阴地区的公立高校。考试前自己异常紧张,但是眼前是游刃有余的,很放松的穿着超短裙,长筒靴的女孩子们。那些数的过来的,少数穿着制服的,从她们的拘束的程度就可以看出肯定来自地方上。在考试的中场休息时间,有些私立学校的男孩子们就聚在一起开始很自信的对起答案,禁不住捂住了耳朵。
尽管如此,支撑着由佳里考进东京大学的是因为有:
“无论如何都想去东京,讨厌未来能清楚地看到的人生”这一信念。  
高考之前一条路走到底,按照中学时期的成绩划分,经过录取率只有50%的“基本不会落榜”的中考,进入了学区内唯一的高中。因为当地没有有名的补习学校等,所以只有重复利用了从高中强制性的“自习课”开始到放学后的补习这些学习时间。
对考生情况不怎么熟悉的父母为了照顾到没能考进名牌大学的哥哥的感觉,推荐本地的国立大学说,“又近又好吧”,被坚定地拒绝了,觉得高考时第一次得到的“人生选择权”
出生在茨城县的明治大学3年级的智子(22岁),进入高中后看到自己第一次全国模拟考试的成绩时感到愕然。在县内是模拟考试的成绩在整体中还是65的水平,一下子降到了平均水平的50.高中的班主任说的很清楚,“你们在中学以前可能是很不错,但从高中开始就不一样了,因为高考时你们的对手是来自全国的。”
所以复读的时候,即使宿舍里生活很不方便,也要上东京的补习班是必然的。
从入学时人家就超前两三步了(赢在起跑线上了)
虽说因为孩子少了,大学容易进了,但是名牌大学对来自地方上的的有名的公立高中出身的人来说,却变得更加难进了。
据文部省的学校基本情况调查,东京的大学的升学率超过30%的都道府县在85年,包括新泻,福岛达到了12个,而03年,减少到只有东京周边的5个都县。从东京大学女生的出身地来看,03年是东京,关东的超过60%。包含地方上的,私立的初中高中联校的学生占整体的一半,在不断增加。在有名的私立大学里关东出身的比例则更高,上智大学占到3/4,庆应大学的70%。
   大型补习学校“河合塾”升学事业本部的神户悟:“虽说现在不认为东京,东大是最好的价值观的多样化,还有希望去地方上的医学部等,”但是他同时还是这么指出:
“跟私立的初高中联校的,以高考为目标的,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相比,有些方面拘泥于‘宽松教育’的,绝大部分的公立学校根本比不是的。”
  不仅仅是升学难,前文中出现过的由佳里,来到东京后“城市里的学生已经看到将来的两三步了”这一现实就摆在了面前。从大一开始,有人为了考律师,会计师啦开始上两个学校,还有人开始“创业”准备了。。。与进了大学就把在东京的生活作为第一目标的由佳里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开始工作后又受到文化冲击。东京的女孩子若无其事地拿着父母奖励的威通(品牌名)的钱包挎着酷奇的包。还有做杂志的,读者模特的。打工回来的路上去逛便利店,打开一本女性杂志一看,封面上笑眯眯的就是刚才和自己一起打工的那个女孩子。
“只知道一个劲儿的学习的自己真傻,如果自己也出生在东京的话肯定也会有很多不同吧。”
总是吃力不讨好
   前面文中的智子说自己总是会不由得觉得吃亏,同一运动部的干事里有一位东京的女孩子,从未参加过晨练。当然智子肯定是全勤了。可是不知为什么每次前辈们主办的“就这儿!”
的饮酒会他必定参加,而且还很引人注目。
  有一次饮酒会上一个男孩子醉倒了,叫救护车时的事情。就在智子清扫被他弄脏的地板和坐垫的时候,那位东京的女孩子将男孩子扶进救护车,做了“照顾的主角”。这件事告一段落后,前辈拍拍智子的肩说道:“你也要像她那样踏实呀!”  终归是成不了“主角”。
   出生在山口县,升入东大的中本千晶,在其著书(东大人大脑的构成和用法)中描述了
地方出身的人的自卑感。她说:“因为是一个人生活,所以客观上什么都得自己干。录像机的接线啦,周日的木工活啦都变得能拿手,责任感也增强了。工作也好、脏活也罢都兢兢业业,从不马虎,也许就是因为如此才总是扮演吃亏的角色吧。”
  那么,东京女的人生有何不同呢?
  在外资金融上班的美香(27)的家离东京太太的圣地“二子玉川”仅有15分钟的车程,小学被编入私立小学,然后就像乘电梯一样一只升到高中。认为英语课时外教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初中高中6年来一直有英国人的家庭教师跟着。经推荐进入上智大学的英语专业是,还去英国留学了一年。
  “在大学里大多都是留学归国的子女,饮酒会上喝多了,一直讲英语,有时平时说日语,突然来一句‘by the way’,就切换到英语上了。”
   碰到这种场面,只知道一般的“学校英语”的地方出身的人肯定会惊呆吧!
进入社会后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工作后不久,美香在公司附近的六本木开始一个人的生活了,但是“即使因感冒而卧床不起,打一个电话,妈妈便立即赶来了。一点也不担心。”
努力奋斗是缺点
  大约半年前,觉得“累了,想辞职”就把第一个工作给辞了。是因为裁员,导致所在部门的人数变少,繁忙的工作持续不断。
“虽然下一个工作还没有着落,但是暂时在父母家里放松放松也可以啦”
这份轻松感和无忧无虑的感觉,是父母不能在身边的地方出身人绝对得不到的。之后虽说是没有着落,可是下一个工作“看到报纸上的广告就去面试了,马上就被录用了”又是一个高收入的外资金融公司。
  美香能够走上这么一条轻松之路,多亏了那爱知县出身的父亲,地方出身的父亲在东京开始工作的时候,东京出身的同事有擅长外语,对洋酒的品牌和音乐也都很熟悉,这让他很受打击。正因为如此,所以推荐美香除了学校的学习之外,还要掌握“外语和艺术”,这些和看不到的美感和自信有很大关系。
《不平等的日本社会》的作者,佐藤俊树东大助教授指出,“对学问和艺术,还有信息的接触频率等方面,地方上和东京的差距是很明显的。而且,现状就是那种机会的不平等不仅仅是容易生活与否的区别,而且是被认为是决定的人与人的差距。”
   在经济增长的年代,有毅力,在不利的条件下仍很努力,这作为地方出身的人唯一的招牌曾经被高度评价。可是现今的社会被肯定的是交流能力和灵活度。为了保持灵活,而实际上是怀才不遇的努力,很勉强的样子竟会被认为是一种缺点。所以地方出身的人自己不得不装出很灵活的样子。
  这次AERA咨询了地方出生的女性35位和东京出生的32位,问他们哪一方更有利,结果有过半的地方出身的人回答说“东京的有利”,与此同时,东京出身的6成回答说“哪一方都不是,”有差距的时候,通常占上方的都难以意识到。
   特别是女性,在结婚,生孩子还有照顾老人等人生的方方面面,差距很明显。
出身地方是真的“失败”
   回广岛老家过年的麻纪(26岁)又听到老一套的话。
“没有合适的人吗?要不就回来结婚吧!”
今年不仅母亲这么说,父亲也这么说。在东京的话离“败家犬”还早呢,但在地方上这种价值观通用不了。还有回家的时候,碰巧外婆从楼梯上摔下来,去探望外婆的时候,在枕边外婆对麻纪说,“还是女儿靠得住呀,所以不要嫁得太远哦。”
   外公健忘的越来越厉害,外婆因摔伤卧床不起,片刻不离左右的照顾他们的是嫁在同一个县的母亲。虽然麻纪的父母现在还健康,但麻纪不由得想到要是有一天他们需要照顾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虽然考上东京的大学,并如愿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翻译工作,可是父母一直劝他回到当地就职时,父母让她参加当地公务员的考试,为了让他们接受,只是参加了考试,结果交了白卷。工作以后,父母还是反复的说:“别勉强了,回来吧”。正是因为父母担心才让人更加难受,再加上这回外婆的话。这次麻纪回东京的时候,带了本广岛的就职杂志回去,又薄字又大,这在东京是不可能的,现在麻纪迷迷糊糊的考虑“回归”了。
   前文中出现过的中本说,
“能够纯粹地享受‘败家犬’的只有东京,在地方上的话,你就是真的是‘失败’了。地方出身的人不管在东京多久,和地方的关系永远不可分割的。”
   还有,面临养育孩子时,差距就会变得很明显。
4年前生了长女的综合商社勤务纪子。住在市内的父母为了帮他照顾孩子,特意搬到了附件的公寓里,结算期等突然要加班的时候,打电话给父母拜托她去幼儿园接孩子。就那样把长女托付给父母,一直加班到深夜都不用担心。
因为喜欢所以留在东京吧
短大毕业后泡沫经济鼎盛时进公司的时候,一般的职位每年录用300人,如今一般职位的录用是零,派遣员工代替他们工作。周围几乎没有人请育儿假了还在继续工作。
“曾想为了今后育儿假的后辈们,自己要好好展示告诉他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育儿的,但是现在我觉得只有父母在附近才可以。”
相比之下,养育着4岁孩子的兵库县出身的千惠(36)中止了好不容易抓住的梦想,大学毕业后,想从事音乐活动来到了东京,组了乐队,制作出演示带,向音乐事务所兜售,想办法找到了接受的事务所。但是收入不够,连CD店的店员和零时工作也做了,也许因为太拼命,脸痉挛了。
“脸那样的话得不到工作哦!”
“回到乡下结婚不是更好吗?”
多次被无情的话刺痛,即便如此虽说知道到家的父母会说回来吧,但是不能向他们诉苦。生好孩子后因为以前的关联,有人请她作曲。由此知道了持续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是,不能放着孩子不管去工作,开始时老家的母亲乘着新干线赶过来,但是也不能过多的靠她。“要是父母在附近的话,工作也可以继续吧,有时候确实很羡慕。”
与地方出身的人的“总觉得吃亏”感相比,采访东京出身的人的过程中,多次听到这样的声音。“但是因为喜欢才留在东京的吧”前文出现过的佐藤认为是“自己负责论”
“地方和东京的差距不仅是眼睛看到的差距,还有机会和选择项有多少等看不到的差距,觉得正因为如此,看不到有差距本身,而将之转嫁给个人责任的倾向越来越强。”
                                            Asahi Shinbun Weekly AERA 2005.1.24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卍彩| 六合投卍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卍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13: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mh0916 于 2015-8-27 22:51 编辑

(27)
413人的真心话调查
                    派遣员的“幸福”,正式职员的“不幸”
在工作上已经是一种竞争关系。
但是在职场上,不论是正式员工,都希望快乐地工作。
但是实际上,又是怎么看待对方的呢?
                                                          编辑部  井原圭子
   工作岗位迅速增加,存在感也越来越强的派遣职员,全国登记在册人数达到213万人,根据04年3月实施的修改后的劳动者派遣法规定,派遣职员的派遣期限长的话,公司有义务把其录用为正式职员,对正式职员来说,派遣职员已经不是曾经的助手,而演变成了竞争对手。“在有些公司,正式职员被裁员,派遣职员取而代之,在这种职场中正式职员欺负派遣职员的事情多次发生。”
  说这句话的是东京联合会的关根秀一郎书记长。他同时表示,由于正式职员不进行工作交接等,被欺负的患了忧郁症而前来商量的派遣职员多了起来。
  AERA编辑部对注册为AERA支持着俱乐部的读者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正式职员受到派遣员工作状态的刺激,觉得是“威胁”。
  “比正式员工做事速度快且正确,时薪又低,觉得对不起他们,”(男.23岁)
“能够熟练使用演示软件,做出崭新的建议书。这冲击了井底之蛙的企业内部文化”(男,53岁)
换位这一说法引起的风波
  “正式员工做事拖拉,而派遣员工能够熟练迅速地做完工作按时下班。”(女.41岁)
“不熟悉IT的正式员工,要向派遣职员一一请教才能推进工作,派遣职员不光是杂事还是工作都很拼命地做好,能力明显比正式员工高,发生了逆转现象。”(男.42岁)
这样的氛围,派遣员工也敏感地觉察到了,注册为研究员的男性派遣职员(37)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这次,好像有博士学位的派遣职员要来。”去派遣厂家的研究所上班,工作单位里已经是谣言四起了。
在饮酒会上,上司好像发言说:“可能和正式员工进行换位。”
这名男性说,他在国外留学两年后,在大学做了两年的研究员,因为对没有福利养老金的生活感到不安,多以在派遣公司注册了,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时间,觉得是一个理想的工作方式。
  但是,周围的人总是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他渐渐的感到了压力,当他觉得加班多,工作流程不合理是会清楚的告诉上司。这样一来,不知道是谁开的头,“他好像说不想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这样的邮件在公司了流传开来。
“既然有这么厉害的经历(能力及学历),为什么还要做派遣职员呢?”
据说也有年轻人的正式职员不客气的这样问他。
说道“职场氛围”,正式员工也有如下回答:“派遣职员的工作状态越好,有工资差别,做的却是的同样的工作,这样一来团队合作就不可能了”。(男 35岁)
  “派遣职员占大多数岗位,就算主次颠倒也不奇怪,因为年轻人的正式员工爱企业的观念淡薄,更加令人担心。“(男34岁)。像“公司的DNA变得淡薄”所说的,有很多担心职场整体感淡薄的呼声。
如果他们辞职的话是很可怕的
   一位女性正式员工(32)交给派遣员工电脑输入工作时,虽说“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但同时也觉得“这份工作非常辛苦”,又接触到客户信息,对公司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想到万一全体派遣人员一致提出‘今天辞职’就觉得很可怕。所以头脑里一直会考虑怎样才能让他们舒适地工作。”
   另外,也有对派遣员工看法比较严厉的。“看起来很轻松”“希望能更有责任感”等的。
一位40多岁的“在派遣公司做协调人员的正式员工”的男性也说,“有不少泡沫经济时期的正式员工的落后人员。”
  据这名男性说,在大公司作为正式员工工作到1到2年后辞职,出国短期留学以后回国,发现雇佣形式恶化,无法再进入公司就职“希望能体验其他的工作”“想通过留学提高技能”、但是一面试,就发现措辞像在和朋友交谈一样,对派遣公司的要求是“工作氛围热闹开心的公司号”“有很多男性职员的公司”“如果是大公司的话,做什么工作都可以”等等。
  泡沫经济时代和现在需要的工作技能完全不同,但是很多人还深信以当时那样的能力,应该能拿到和当时差不多的报酬,但是,企业对派遣职员的第一要求就是服从。据说很多公司都认为35岁以上的派遣职员“好讲理,难对付,工作上手又慢”,不想接受。
以录用为诱饵竟然进行性骚扰
  派遣职员也提出很多的不满,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性骚扰 利用职务之便无理要求了。
“加班的时候,负责录用的上司靠过来说,‘如果你想转为正式员工的话,和我睡一觉是个捷径’拒绝他后两天,派遣合同就被解除了”(女.36岁)
  也有被推卸责任的情况。
“被派遣到金融机构工作,有麻烦了,上司去给客户道歉是的老一套是‘因为派遣职员的错误。。。。’,后来被客户告知才知道这件事,”(女 53岁)
变成公司劳力
   虽说派遣职员不必为公司的人际关系而烦恼,但是和正式员工的关系还是很难处理,前文出现过的有博士学位的男性派遣研究员,因为是“派遣职员”,即使在婚姻信息公司注册,也不给他介绍对象,也租不到公寓,甚至购房贷款申请也被拒绝了。但是即使这样,他还是说“比起为了公司不能随意发表自己意见的‘公司劳力’,还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也有人从正式职员转为派遣职员,虽然在大通信公司工作,但是在互相竞争的加班时间长的企业气氛里把身体搞垮了。借着被调往蔽塞的地方部门的机会,下定决心辞职做了向往已久的派遣导游。“一旦辞职了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正式职员对自己是不起作用的人,但是现在每天都在学习,觉得有价值。“(女 32岁)
  04年,招募工作研究所大久保幸夫所长总结出了“正式员工时代的终结”这篇报告,提出“应该改变以正式职员为前提的社会构造”。建议重新审视雇佣差别禁止法和社会制度。
从前7成,现在5成
    根据大久保所长说,在80年代正式员工比例最高,超过所有就业人数的7成,现在据说是5成左右。
“公司也看到正式员工和派遣员工做相同的工作,开始怀疑优待正式员工的合理性”,
但是之所以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之间的差别和纠纷不断,是因为正是员工和非正式员工的待遇差别很大,没有中间选项。
“就是现在的正式员工,也可以说是38年期限的签约职员,但实际上能够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人很少,如果5年,10年的长期合同被认可的话,正式员工几乎都会变成合同工和派遣员工,终身雇佣制定就会变得很特别吧,如果纳雍的话,现在的因雇佣状态而造成的差别也会消失吧。”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ぁ彩| 六合投ぁ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ぁ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2: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mh0916 于 2015-8-27 22:52 编辑

(27)
413人的真心话调查
                    派遣员的“幸福”,正式职员的“不幸”
在工作上已经是一种竞争关系。
但是在职场上,不论是正式员工,都希望快乐地工作。
但是实际上,又是怎么看待对方的呢?
                                                          编辑部  井原圭子
   工作岗位迅速增加,存在感也越来越强的派遣职员,全国登记在册人数达到213万人,根据04年3月实施的修改后的劳动者派遣法规定,派遣职员的派遣期限长的话,公司有义务把其录用为正式职员,对正式职员来说,派遣职员已经不是曾经的助手,而演变成了竞争对手。“在有些公司,正式职员被裁员,派遣职员取而代之,在这种职场中正式职员欺负派遣职员的事情多次发生。”
  说这句话的是东京联合会的关根秀一郎书记长。他同时表示,由于正式职员不进行工作交接等,被欺负的患了忧郁症而前来商量的派遣职员多了起来。
  AERA编辑部对注册为AERA支持着俱乐部的读者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正式职员受到派遣员工作状态的刺激,觉得是“威胁”。
  “比正式员工做事速度快且正确,时薪又低,觉得对不起他们,”(男.23岁)
“能够熟练使用演示软件,做出崭新的建议书。这冲击了井底之蛙的企业内部文化”(男,53岁)
换位这一说法引起的风波
  “正式员工做事拖拉,而派遣员工能够熟练迅速地做完工作按时下班。”(女.41岁)
“不熟悉IT的正式员工,要向派遣职员一一请教才能推进工作,派遣职员不光是杂事还是工作都很拼命地做好,能力明显比正式员工高,发生了逆转现象。”(男.42岁)
这样的氛围,派遣员工也敏感地觉察到了,注册为研究员的男性派遣职员(37)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这次,好像有博士学位的派遣职员要来。”去派遣厂家的研究所上班,工作单位里已经是谣言四起了。
在饮酒会上,上司好像发言说:“可能和正式员工进行换位。”
这名男性说,他在国外留学两年后,在大学做了两年的研究员,因为对没有福利养老金的生活感到不安,多以在派遣公司注册了,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时间,觉得是一个理想的工作方式。
  但是,周围的人总是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他渐渐的感到了压力,当他觉得加班多,工作流程不合理是会清楚的告诉上司。这样一来,不知道是谁开的头,“他好像说不想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这样的邮件在公司了流传开来。
“既然有这么厉害的经历(能力及学历),为什么还要做派遣职员呢?”
据说也有年轻人的正式职员不客气的这样问他。
说道“职场氛围”,正式员工也有如下回答:“派遣职员的工作状态越好,有工资差别,做的却是的同样的工作,这样一来团队合作就不可能了”。(男 35岁)
  “派遣职员占大多数岗位,就算主次颠倒也不奇怪,因为年轻人的正式员工爱企业的观念淡薄,更加令人担心。“(男34岁)。像“公司的DNA变得淡薄”所说的,有很多担心职场整体感淡薄的呼声。
如果他们辞职的话是很可怕的
   一位女性正式员工(32)交给派遣员工电脑输入工作时,虽说“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但同时也觉得“这份工作非常辛苦”,又接触到客户信息,对公司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想到万一全体派遣人员一致提出‘今天辞职’就觉得很可怕。所以头脑里一直会考虑怎样才能让他们舒适地工作。”
   另外,也有对派遣员工看法比较严厉的。“看起来很轻松”“希望能更有责任感”等的。
一位40多岁的“在派遣公司做协调人员的正式员工”的男性也说,“有不少泡沫经济时期的正式员工的落后人员。”
  据这名男性说,在大公司作为正式员工工作到1到2年后辞职,出国短期留学以后回国,发现雇佣形式恶化,无法再进入公司就职“希望能体验其他的工作”“想通过留学提高技能”、但是一面试,就发现措辞像在和朋友交谈一样,对派遣公司的要求是“工作氛围热闹开心的公司号”“有很多男性职员的公司”“如果是大公司的话,做什么工作都可以”等等。
  泡沫经济时代和现在需要的工作技能完全不同,但是很多人还深信以当时那样的能力,应该能拿到和当时差不多的报酬,但是,企业对派遣职员的第一要求就是服从。据说很多公司都认为35岁以上的派遣职员“好讲理,难对付,工作上手又慢”,不想接受。
以录用为诱饵竟然进行性骚扰
  派遣职员也提出很多的不满,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性骚扰 利用职务之便无理要求了。
“加班的时候,负责录用的上司靠过来说,‘如果你想转为正式员工的话,和我睡一觉是个捷径’拒绝他后两天,派遣合同就被解除了”(女.36岁)
  也有被推卸责任的情况。
“被派遣到金融机构工作,有麻烦了,上司去给客户道歉是的老一套是‘因为派遣职员的错误。。。。’,后来被客户告知才知道这件事,”(女 53岁)
变成公司劳力
   虽说派遣职员不必为公司的人际关系而烦恼,但是和正式员工的关系还是很难处理,前文出现过的有博士学位的男性派遣研究员,因为是“派遣职员”,即使在婚姻信息公司注册,也不给他介绍对象,也租不到公寓,甚至购房贷款申请也被拒绝了。但是即使这样,他还是说“比起为了公司不能随意发表自己意见的‘公司劳力’,还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也有人从正式职员转为派遣职员,虽然在大通信公司工作,但是在互相竞争的加班时间长的企业气氛里把身体搞垮了。借着被调往蔽塞的地方部门的机会,下定决心辞职做了向往已久的派遣导游。“一旦辞职了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正式职员对自己是不起作用的人,但是现在每天都在学习,觉得有价值。“(女 32岁)
  04年,招募工作研究所大久保幸夫所长总结出了“正式员工时代的终结”这篇报告,提出“应该改变以正式职员为前提的社会构造”。建议重新审视雇佣差别禁止法和社会制度。
从前7成,现在5成
    根据大久保所长说,在80年代正式员工比例最高,超过所有就业人数的7成,现在据说是5成左右。
“公司也看到正式员工和派遣员工做相同的工作,开始怀疑优待正式员工的合理性”,
但是之所以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之间的差别和纠纷不断,是因为正是员工和非正式员工的待遇差别很大,没有中间选项。
“就是现在的正式员工,也可以说是38年期限的签约职员,但实际上能够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人很少,如果5年,10年的长期合同被认可的话,正式员工几乎都会变成合同工和派遣员工,终身雇佣制定就会变得很特别吧,如果纳雍的话,现在的因雇佣状态而造成的差别也会消失吧。”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о彩| 六合投о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о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4-24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