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8-4 14: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聊日语之32】关于 が 行假名的鼻音化问题
2 k1 g8 Y( b) A2 l8 }& `. F9 u& |5 h& U' F6 {1 T' f; C4 m, F
r6 _+ u6 Z* |# o4 v' l
我刚才去 to-japan.net 论坛,看到有一个中国网友问一个日本网友,为什么听日语磁带,或者听日本人讲话,“かがく”中的第二个音“が”,好象变成“な”音;“ごご”中的第二个音“ご”,好象变成“の”音。其实,这个问题,我在其它论坛也看到过,我当时以为,这属于最基础的语音问题,老师教五十音图时,肯定会给学生们解释一下。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国内许多网友,都是自学日语,根本就没有老师。所以我想在这里,屎壳郎硬充大铆钉,给遇到这个问题的朋友,简单介绍一下。
7 D! t/ ?8 O7 u" _* f; \. t0 T. E" c* ~7 S; c1 n
“が”行的五个假名,即“がぎぐげご”,出现在单词的开头,就发它们原本应发的音,也就是 ga、gi、gu、ge、go,比如“がっこう”。但是,如果出现在单词的中间,或者末尾,在标准日语中,也就是东京人讲的日语中,最好“鼻音化”(nasalization),不再发它们原本应发的音,而发一种在口腔内部深处生成的、有些浑浊、有些模糊的鼻音,写成音标是:nga、ngi、ngu、nge、ngo。
) S8 p& x( i3 O+ X1 E: \$ y R7 t2 ^, q* D
本来我不想写 ng 这个音标,因为有一个正式的音标,只有一个符号,可惜在键盘上打不出来。那个正式的音标,与 g 很相似,但上面的小圆圈,不封口,你能想象出来吗? . I W' L' @8 w7 U/ ?
“が”行假名鼻音化后,在中国人听来,特别是南方人听来,跟“な”行假名很相似,这就是上面那个中国网友遇到的问题。不过,相似归相似,但绝不是相等,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0 o. c5 o6 @, T" j
: c7 X3 T6 h5 w5 k' V
有些网友可能要问:那你为什么不在这里教教我,怎样发那五个鼻音?很抱歉,我不打算教,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要想学那五个鼻音,你必须找一个日本人,或者找一个老师,亲自听,亲自模仿,亲自练习,否则学不会。第二,我刚才讲,那五个假名,“最好”鼻音化,这就是说,你不鼻音化,也可以,也正确,事实上,许多日本人,都不鼻音化,仍然发它们原本应发的音。日本人都不鼻音化,你干吗要鼻音化?但你应当知道这里的原由。
" N/ a- A3 H/ F% O# @ V. Q6 E2 B
, @% ^, h4 N( T& A# h4 }7 X9 s7 Q' t, L' Y. U' C% r
0 E" S3 h) m9 z) L/ `" D2 \4 d& U- t+ F9 T$ ~; r+ t
【闲聊日语之33】从“一多一少”看日本人的功利主义性格 . V. }9 G# T& [6 K9 [
0 r3 D8 \# Q$ U" j) `2 \
9 ^% ^% W; C0 V$ w在北极地区,住着爱斯基摩人(Eskimo),在他们的语言中,有许多关于熊的名词,非常详细,甚至连熊身上的某块肉、某条筋、某根血管、某条肠子,都有专门的名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熊肉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他们必须知道熊身上,哪个部位比较软(留给孩子吃),哪个部位比较硬(留给成人吃),哪个部位能食用,哪个部位不能食用,等等。但在他们的语言中,没有猪这个名词,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那里从来就没有猪(有也冻死啦)。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爱斯基摩语是“一多一少”,多的是与熊有关的名词,少的是与猪有关的名词。
+ Q/ e. o3 X4 i7 |: y! E, G" _# ?8 b3 J# u6 B0 _3 S6 H9 Q/ r9 {
那么,日语中是否也有这种“一多一少”现象呢?我说有。日本是个多雨的国家,一下雨,必然要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因此日本人自古就创造了许多与雨有关的词汇,比如:春雨、秋雨、豪雨、時雨、梅雨、雨合い、雨宿り、雨垂れ,等等等等。相反,天上的星星,比如牛郎星、织女星、人马座、天蝎座,等等,由于与日本人的日常生产、生活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传统日语中,只有“星”这一个表示星座、星系的词汇。 . k" X. f2 V* k! Q( l. o* ?
3 H) H6 u/ M0 \. m4 }! H
看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可能要问:你介绍这个现象,想要说明什么?我想说: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只注意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不注意与自己无关的事物,因此日本人在本质上,属于典型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性格。这句话,有些哲学味道,过于抽象,我举一个通俗的例子。
. V4 z/ }% ?' W+ F9 `0 x F4 O2 E$ p" [9 C
比如汽车上的发动机,我们假设传统的发动机,耗油大,于是美国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首先进行理论研究,看看发电机是否有降低油耗的可能性,假设用了一年时间,终于有了结果。随后,根据理论研究结果,绘制生产图纸,制定生产步骤,等等,假设又用了一年时间。最后,盖厂房、买机器,雇工人,开工,终于生产出低油耗的发动机,假设又用了一年时间。美国人,前后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搞成了。 8 F/ b" a* W0 c$ l4 k- J$ y
* i. L4 r' g \8 s3 m! q* y7 I
假如换了日本人,他们根本不会这样搞,在他们看来,这三项工作,都与他们无关,美国人愿意搞,那是美国人冤大头,活该。日本人只关心最后的成品,因此他们会从美国人那里,买一个现成的低油耗发动机,运回来,拆散了,这一部分,交给佐藤的小组仿制,那一部分,交给中村的小组仿制,等等,各个小组负责一摊,最后都仿制好,拼装上,贴上 Made in Japan 的标签,就算是日本产品啦。这前前后后,可能只用了半年时间。 + U4 J2 n8 O& L
: b$ d" L& q% J$ p2 }) I# k8 G
这种事情,往好了说,是聪明,往坏了说,就是剽^窃。但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认为这样做是正常的。我不想评判这种事情是好是坏,我只想说,像我们中国人这种天性老实巴交、心眼实诚的民族,在这方面,还真玩不过日本人,不服不行。& @6 h% D5 t. ?' `
; G3 w! g3 O# l- `
# r: K' H1 x8 i- [
: g4 B4 f8 X" ]# r9 c
$ r: F5 x8 L6 j$ ^$ O" q' |7 c9 B: J
' k. ]( y1 K0 x$ g: ]9 _
7 n, p: [; E4 o6 p' r【闲聊日语之34】如何掌握日语中最难的单词“気”
/ @' C" O% E" W
3 e" x2 n: T3 Q6 B! m. N . o" N, H1 [5 l1 B" r$ \
经常有学日语的朋友对我说:“気”这个单词,实在是太难了,后面跟不同的动词,就产生不同的意思,几个常用的意思,还可以背下来,但那些不常用的意思,实在背不下来。他们问我有什么好方法。我说,确实有一个方法,不过,这个方法,是一个澳大利亚的日语教师(也是我的老朋友)发明的,在他那里,基本上适用,但在我们中国这里,是否适用,我可就说不准了。但我可以说出来,你自己试试看。下面就是具体的方法。 0 l' S: N6 P5 ]) Z
. C9 ^8 L6 U# ~第一,“気”虽然有许多意思,但有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意思,就是 mood(心情、情绪),因此,不管“気”后面跟什么动词,都应当与“心情、情绪”有关。这是一个大方向,必须首先明确。
! |* K( S3 Z( {0 |' w1 z: S6 S- ?3 ?1 C8 F
第二,“気”跟后面的动词,组成了一个词组。在一篇文章中,这个词组,不可能单独构成一句话,它的前后,肯定会有上下文。, ^* D# G) y6 P* A f' S
+ G1 x. i/ I( A( }& M4 D
第三,以“気がめいる”为例,老师先不告诉学生它是什么意思。老师先让学生翻译出上文,假设是“他最近被免职了”,然后再让学生翻译出下文,假设是“他经常喝酒”。& G, Z$ z4 p8 N9 n& T2 E- s3 v' B! U
2 U2 ] E. @0 x5 D/ h- N0 ?
第四,好了,现在这个词组的上、下文都已经有了,于是,老师让学生们猜一猜,这个词组,应当表达哪种心情、情绪呢?学生们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说出了各种答案,比如:unhappy(不痛快)、sorrow(悲哀)、frustrated(消沉)等等。最后,老师说:你们这些答案,都沾边,但最准确的一个,就是frustrated(消沉)。 0 H/ m# G% ^7 m( v
9 F, m K) v2 W8 H; M所以,包括上、下文之后,整个意思就是:他最近被免职了,很消沉,经常喝酒。 6 \. `, h$ c' ?5 u+ L: L( }. U$ I
当然,这是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万一没有老师在场,猜错了怎么办?其实也没有
1 F! ?2 e. g3 e* x+ k' b" b" e2 O$ e
太大关系,因为这几个答案,都是表达心情、情绪的,意思还是比较接近的,即使略有出入,总的意思应该不会错。您明白了吗?!
% t2 J/ u# {* \( {5 G
8 B4 M2 M# L/ c: r& v2 x% m+ p8 Y2 s4 W0 K$ X5 m0 E
) J. u2 D3 {: l" y( Z
4 k" w7 h: y' e/ Z3 A# F; O0 |" A6 r8 z+ B/ v; y, A+ v4 o
- |& Q/ Q+ q! u7 W" s【闲聊日语之35】日语的三个优点
/ K% w. @8 w) ^, q9 F/ X J
0 p* ], F/ Q9 s3 P% V; l0 E- d
$ f5 f" L; E! T: E6 I我曾写过一个帖子,叫做《学日语的两大坏处》。发表后,收到一位南京网友的邮件,他说,任何事物,都应当一分为二去看,有缺点的同时,必然也有优点,所以他希望我能写一写日语的优点。这位网友的观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我当时确实想不出日语有什么优点。不过后来,我还是认真琢磨了一下,最后想出了三个小优点(请注意,不是大优点,仅仅是小优点)。; }1 {# s5 a) K8 }
5 u* g, [: R4 u$ E4 U% m# u第一个优点是:日语是公认的发音优美的语言。
0 b, j; D8 c) D! d0 @4 I/ ]; F
在语言学上,评价一种语言的发音是否优美,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那就是辅音数量和元音数量的比例,比较合适,最好是一比一,比如“さくら”,它的发音是 a[k]u[r]a(我故意把辅音放在方括号中),您看,一个辅音带一个元音,正好是一比一,很规范,这样的语言,发音就好听。相反,您看这个英语单词script,它的发音是[skr]i[pt],五个辅音带一个元音,这样的语言,发音就难听。所以,在国际语言学界,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是三个公认的发音优美的语言,并且日语排在第一位。
" b1 P h) C' L9 X9 I
$ \5 E) o M$ \$ H3 ]- V第二个优点只对我们中国人有用,对外国人无用,那就是,由于日语中的许多汉字,来源于古汉语,因此学习日语,有助于我们学习古文和成语。
, {5 h [, W: I7 _2 @" S% q* Z! d0 Y1 V2 k$ t' m# h8 Y; t
这样说有点抽象,我举一个具体例子。假设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是日语课,日语老师教同学们一个单词“蹴る”,中文意思就是“踢”。第二节课是语文课,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成语“一蹴而就”,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蹴”的意思吗?我敢保证,所有同学都会回答:知道!因为他们刚刚在日语课上学过这个汉字。
. u1 Z, S* r& W- E8 F' P! O( K2 G% w' O) b0 L0 ]* ~ S
第三个优点,其实很有用,只不过我们中国人里知道这个优点的人不多。比如我们上数学课,老师说,课后同学们把圆周率背下来,要背小数点后50位(仅仅是假设,实际上背3.14就够了)。中国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可就傻眼啦,只能一位一位地死记硬背,而且由于位数太多,很可能中间某处记错了。而日本学生可就幸运多了,因为他可以用日语,编写一句话,正好把这50位数字的发音包括进去,比如:
l" F5 b: W# m" J7 f3 K6 |: C6 R8 m2 V0 X* B
産医師異国に向う、産後厄なく、産婦御社に、(后面省略)
! C5 d0 m/ o" n. K# Z5 U( Q( p7 o9 t5 g2 a9 @5 ~
这句话的中文大意是:产科医生去外乡接生,产妇产后平安,产妇后来去神社烧香,(后面省略)。如果你懂日语,那么这句话从头开始,一个假名一个假名地念,就是3141592653589793238462......(后面省略)。照这样记忆,别说是50位了,就是500位,日本人也能记下来。所以在记忆数字方面,我们中国人最好低姿态,不要跟他们日本人叫板。
1 ] U r/ J7 Y; \6 s( i- _2 o+ U0 X$ d5 i: H* p
另外,如果您在学习、工作中,需要记忆大量数字,我建议您不妨找一个日本人,请他给您编写这样一句话,那您以后就不用发愁啦!& K- B% v) B' D
8 O2 i. }' h, k, k. L6 {% }2 R6 U+ M
5 N9 w4 p# N# |- C
) i% H5 v3 {/ I: [$ J' m5 N+ t9 i A6 J/ ^. h
) ~% A$ P+ `- O* q
【闲聊日语之36】旅日华人的“鸵鸟心态”
0 E- n4 ^% a5 R5 m; @4 J" z/ p" E, N. j& e
+ g! L8 o9 L$ N6 \$ \我最近因为公司的事情不忙,闲得无聊,所以写了一些关于学习日语的帖子。这些帖子,既涉及到日语,也涉及到日本和日本人,主要目的,无非是加深各位朋友对日本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与日本人交流。我先后收到了大约100封邮件,大部分是表扬和鼓励(非常感谢!),小部分是提出批评,指出我的错误(也非常感谢!)。但有2封旅日华人朋友的邮件,值得提一提。 * j7 \' @0 u8 A4 e$ E; N
7 f% o6 Q* I, O, }- w* ?第一位是个女士,嫁给日本人,现在大阪。她说:我很喜欢日本,我觉得日本真的很好,不像你帖子说的那样。她希望我今后不要再写“消极、负面”的帖子,以免破坏日本在她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 e! e5 w+ P6 h8 z3 r
3 K b; D8 V' O# u: Y. o9 u我回答她说: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不过,您的这席话,让我想起了著名影星葛优的一句王朔风格的台词:你和你丈夫,如果感情真的很好,难道还怕别人说三道四吗?别人说了几句,你就扛不住啦?心理也太脆弱了吧?! 4 t# s4 j& u2 }* ?: S& [: k/ A
7 g+ j, |2 J u# J, J `7 r
日本确实有许多优点,日本人民也确实有许多特有的优秀品格,这些我非常欣赏。但仅仅因为他们有优点,就不许人家评论了吗?事实上,我在许多 BBS 上看到,一些刚去日本的朋友,在刚开始阶段,很不适应,觉得许多东西不可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呢?说到底,就是他们在去日本之前,对日本和日本人的了解太少啦,他们对日本的概念,不过是日剧中的一些华丽布景和英俊角色而已(这句话,如有冒犯,敬请原谅)。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长期搞对日工作的人,有义务向他们介绍一下日本的真实情况。
' k: v5 y& J( C- b7 q1 h" N4 Q+ ~3 s/ N* h* C% ?/ d
第二位也是个女士,来自上海,也是嫁给了日本人,现在名古屋。她说,我最近在我们的 BBS 上,看到了你的帖子。我们那个 BBS,基本上是我们在日华人专用的,一般只谈日本的事,不谈中国的事,我们对中国的事,特别是政治、历史、中日关系、抗日战争、南京屠城等等,一点不感兴趣。你最好不要在我们这个 BBS 上贴这种东西啦。
$ {5 i/ C4 u4 O9 G! X) {+ j0 r" y
8 I( h" ]* T6 [8 _+ a我回答她说:假如您没有嫁到日本,而是嫁到非洲小国 Sierra Leone(狮子山共和国),我估计您一辈子,可能也听不到中国的事,因为两国距离实在太遥远了,几乎没有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但日本可就不同啦,中日两国这么近,交往这么多,联系这么广,人员流动这么大,您不想找中国的事,中国的事也主动会找您,您想不听,都不行。
! o8 Y* a7 X( G- e% y
8 P1 J: M% b R! ^4 v0 }我写这里帖子的目的,绝对不是说,旅日华人朋友都有“鸵鸟心态”,绝对不是的,这一点,千万不要误解。只是有少数朋友,由于长期居日,已经与日本主流社会基本融合,于是心理上自然不自然地产生了这种心态。对此,像我这种熟悉日本的人,完全可以理解,即使您说话不好听,我也不会生气。" z0 J& P' A1 |0 \8 U: A
6 z5 k& w0 L2 @; X+ @但假如您遇到那些不熟悉情况的人,说不定你们就要吵起来,伤了和气,最后不欢而散。所以我说,如果您有这种心态,看了我这个帖子,觉得我说的对,我希望您能克服一下。觉得我说的不对,也没关系,仅当我是在放屁好啦。. P4 U, |1 g1 j
' n0 X' f2 h: r) e7 |8 x M: q
5 I+ X% ?! S3 O* t5 A' v
* ~+ r k6 S& @" C0 i* a w
# |2 s! |! P/ Z' C: y
$ E, u' c% R$ f8 V2 i! ]* `
8 v$ l' M3 G5 @7 j9 E. f【闲聊日语之38】什么是真正的“敬语精神”
, a- _) ^: i: [8 ~, R/ A$ W! T0 U% s; c) ~# x5 d- L
, B+ L/ }8 e% R8 J2 b, O4 i前几天,我在一个日语学习的 BBS 上,看到一个帖子,介绍日语的敬语。那个帖子的绝大部分内容,我都同意,只有一句话,我认为不全面。那句话的大意是(原文我忘了):一个名词,只要是描述对方的东西,你就可以在它前面,加上接头词“お”,以此表示你对对方的尊敬,这就是日语中所谓的“敬语精神”。 5 E6 P M- X9 B+ [( E
/ g7 q* A. A) U+ v0 Q对方的“なまえ”(名字),加上“お”,变成“おなまえ”,确实表示尊敬,没有问题。但是,假如对方的脸上长满了“にきび”(粉刺,俗称青春痘),疙疙瘩瘩的,油油腻腻的,看着就恶心,你要是也说“おにきび”,对方不仅不会感到敬意,反而会觉得你是在嘲笑、戏弄他,非跟你急了不可。所以我说,上面那句话不全面。 ! G0 j1 h/ O+ C( h/ S
' y: C4 t+ S( i/ T7 a3 r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敬语精神”呢?我个人认为,至少包含三层含义。
: U7 p3 ]8 x9 j m
5 j7 H; D6 `) I9 d第一,一个东西,虽然是对方的,但如果是丑陋的(比如粉刺),或者是隐私性的(比如那玩意儿),或者是非自然的(比如假肢),那你在谈话过程中,根本就不要提到,一个字也不要提到,就好象对方脸上,什么都没长,或者,虽然长了粉刺,但你眼神不好,视力差,什么也没看见。简单地说,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才是真正对那个人的尊敬。
: c4 Z7 ^6 R# P4 M
0 K' m6 s; r' T2 m第二,如果必须要提到这个东西,比如你是外科医生,要给那个人脸上的粉刺抹药水,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你也不应直接说“にきび”这个词,你要么使用没有主语、只有谓语的句子,将这个词跳过去,要么使用指示代词,来代替这个词,以免让对方感到难堪。 [9 _8 R/ o2 i9 j, q. b4 `
第三,一个东西,只有不是丑陋的、隐私性的、非自然的,你才可以考虑使用接头词“お”,也就是最上面那句话的意思。 ; Y6 I* w( D V. q9 a' l' Y& I& E
}( a- F- a* Z* `+ U
所以我觉得,只有理解了这三层含义,才能算是真正理解了“敬语精神”。您以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