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翻译习作 > 翻译探讨
《坂本龙马》良驹登程(一)
时间:2007-12-12 14:31:25  来源:本站原创|http://coffeejp.com/blog/index.php/27935/viewspace-3217  作者:华南虎

一 良驹登程(一)

  “小姐呀”

  这天早晨,源老爹匍匐在坂本家三女儿乙女的房前,捏着唱戏般的怪嗓禀报道。

  “什么事?”

  乙女低头应道。她正忙着手里的针线活儿。明天,这个家里最小的儿子龙马就要动身去江户学剑了。

  “真稀罕,真稀罕,院子角落里那棵小樱花树,竟开出花来了”

  “是吗?我知道”

  乙女在移门背后笑道:

  “又是源老爹贯弄的蹊跷吧。眼下才三月半,樱花怎么会开呢?”

  “果真,果真”

  源老爹说得兴高采烈,听着就像他在移门外翩翩起舞一般。

  “您要是不信,就出来看上一看呗。就一朵,像是刚从梦中醒来一般,开着咧”

   “果真?”

  乙女忍耐不住,来到走廊上观看。太阳光非常耀眼。果不其然,在那树靠下面的枝条上,清清楚楚地开着一朵白花。这棵小樱花树是在弟弟龙马九岁时,为了好玩而种下的。到今年已整整过了十个年头了。

  “咦,还真开了呢”

  乙女不由地看出了神,可不一会儿,像是发现了什么,她高声笑了起来。

  她有个毛病,只要一笑起来就刹不车了。以前有一次,源老爹回来说,有一武士骑马过播磨屋桥1,走到桥中间,马放了个屁,紧接着那武士也放了一个老响老响的屁。乙女听了此话,“哇——”一声就翻了白眼了。过了一会儿,她躺翻了身子,手按胸口,两只穿着白布袜的脚离了塌塌米在空中乱踢,滚来滚去地大笑起来。刻板的长兄权平甚至真的担心地说道:

  “这便如何是好,不叫医生来不行了吧”

  乙女皮肤很白,长了个可爱的小圆脸,可身体却异常高大,竟有五尺八寸开外。她一滚倒,压得塌塌米都凹陷下去。因太胖了,她哥哥权平和姐姐千鹤打趣地说她:

  “简直像个门神”

  后来这个绰号就传开来了,在高知城里,只要一提起

“坂本家的门神”便无人不晓,就连农民、町人2也都知道。不过她尽管个子大,动作却相当灵敏,使起竹剑来则有切纸3的身手。给最小的弟弟龙马小时候进行剑术启蒙的,就这位仅年长三岁的乙女。

 

   “源老爹,你真无聊,那不是纸做的吗?”

  乙女看破了花样。一问才知道,苯手苯脚的源老爹为了做这么一朵纸花,昨晚竟然一宿没睡。乙女虽觉得好笑,可笑了一半,赶紧打住了。大概是要掉眼泪了吧。

 

   闻得明天龙马终于要上路了,这个位于城下4本町筋一丁目5的坂本家,从一大早起就贺客盈门,络绎不绝。

  贺客们分别给龙马的父亲八平及兄长权平道贺后,必定要去小女儿乙女的房间,并且,说的话也是千篇一律的:

  “少爷出了们,小姐肯定会觉得冷清了吧”

  “说哪里话来,那个鼻涕虫不在身边,才得舒畅呢”

   不消说,这是该小姐的虚张声势罢了。在龙马十二岁时,母亲幸子就去世了,之后,一直是这位仅大三岁的姐姐乙女又是背着又陪睡的将他抚养到今天。她对龙马怀有年轻妈妈般的感情,或更深。龙马小时候,却是个非常让人操心的孩子。

  出入坂本家已有三十来年的古董店老板阿弥陀佛,是一位生性耿直,用当地话来说,叫作“异骨相”的老人,说起话来直来直去。他曾说道:“带大这孩子可真是不容易啊。说起来有点忌讳,这家的少爷尿床厉害着呢”

  事实如此。

 

   龙马长到十二岁仍改不了尿床的毛病,附近的孩子都嘲笑他是“坂本家的小尿床”。龙马懦弱,被嘲笑了也不敢还嘴,往往一下子就哭了。有时他也跟着附近的孩子们一起去筑屋敷(镇名)的河边玩,可几乎每回都是哭着回来的。并且,离家老远就一路抽抽搭搭的,所以,在城下只要一提起“坂本家的小哭鬼”,都会说“啊,不就是那个本町筋的鼻涕虫么”。也不知为什么,龙马一直到十二、三岁时,还拖着鼻涕呢。在他十二岁时,他父亲照惯例让他去私塾念书。在城下,藩里上士的孩子通常都去上町的岛崎七内的私塾,下级武士家的子弟,往往都去东濑的池地作、大膳町的楠山庄助处,龙马就读的,正是楠山塾。

  可是,龙马上学后,几乎每天都是哭着回家,教给他的字,也老记不住。终于,在一个雨夜,老师楠山庄助来家访,说:

  “那孩子我教不了。还是你们自己来教吧”

  就这么着,把他给撇下不管了。私塾是靠舌耕度日的,连私塾老师都不愿教了,或可谓是有辱家门了。当时,他父亲仰天长叹道:

  “出了这么个逆子。这孩子难道就是我坂本家的废物吗?”

  兄长权平也是愁眉不展。只有乙女吃吃笑道:

  “龙马才不是废物呢。说不定他会是个不仅在土佐,就是在全日本来说,也是个青史留名人物哩”

  “就这么个小尿床?”

  “不错”

  乙女对龙马寄以厚望,内中自有有一个缘故。(待续)

 

             ——译自司马辽太郎《龙马奔走》

 

注:

1播磨屋桥:可以称之为高知市象征的播磨屋桥是架设在如今已填埋了的播磨屋川上的一座小桥。这座桥原本是 400 年前在此开设商店的富商播磨屋架设的私人桥。此后过往行人日益增多,而成了公共桥,至今,已经过多次重建。高知的乡土艺术歌舞民间小调“约撒考小调”(Yosakoi Bushi) 唱出“在播磨屋桥上看到和尚在买簪子”一句,使得这座桥不仅仅为高知市民所知,而且在全日本,声名远播。歌中所唱的是在 19 世纪中叶,戒律严格的某派佛教僧侣和平民的女孩坠入情网,在播磨屋桥边的小杂货铺给恋人买簪子时,被人发现,两人分别被赶走的真实故事。听过这个故事再看看这座桥,桥上弓形的栏杆被涂成朱红色,看起来像是簪子,不禁使人有浪漫的感触。

2町人:商人和手工业者

3切纸:日本古代剑道的初级段位,因最初的证书是由师傅写在裁开的纸(日语为“切纸”)上的。其后有“目录”、“免许”、“皆传”等段位。

4城下:日本古代的城是指大人物(大名、藩主等)所居住的,有城墙的城堡。负守卫责任的大部分武士则住在城外(即:城下),服务于武士商人、手工业者(统称町人)当然也住在城外,渐渐地就在城外形成街市,称为“城下町”。后来,城下町发展成现代的城市,而原来的城则仅是城市中间的一古建筑群。

5本町筋一丁目:是日本的地址。“本町筋”是“町”中主干道的意思。“丁”是街区的意思,“(数字)+……目”是“第(几)……”的意思。所以“一丁目”,其实就是“第一街区”的意思。日本的门牌号的排法与中国以及大部分国家都不一样,不以路为基准编号(日本好多路没有路名),而是将房子集中的一块称为“丁”,有点像中国新村里的“幢”,且排列不知头尾。


咖啡日语 Ver.7 Created by Mashimaro